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08.17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铁铉 的原始碼
←
铁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鐵鉉 | 原名 = | 圖片名稱= 济南大明湖公园铁公祠铜像.jpg | 圖片大小 = 190px | 圖片說明 = 济南大明湖公园[[铁公祠]]铜像[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69312676949&di=55d64de08d824daee04be5f850b184d3&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2.imgtn.bdimg.com%2Fit%2Fu%3D2913522697%2C3211279872%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 | 最高職務 = 兵部尚書 | 國家 = 大明 | 爵位 = | 籍貫 =[[河南]] | 族裔 = [[色目人]] | 字號 = 鼎石 | 諡號 = 忠襄、忠定 | 出生日期 =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 出生地點 = [[河南]][[鄧州]] | 逝世日期 = 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十月十七日<ref>《[[国朝献徵录]]》(卷38):“时年三十七,十月十七日也。”</ref> | 逝世地點 = 京師 | 墓葬 = | 配偶 =杨氏 | 親屬 =兩子兩女 | 出身 = [[太學]] | 經歷 = | 著作 = }} '''鐵鉉'''({{bd|1366年||1402年|catIdx=T}}),字'''鼎石''',[[河南]][[鄧州]](今[[鄧州市]])人,[[元代]][[色目人]]後裔。他是[[明惠帝]]時著名忠臣,在[[靖難之變]]時不肯投降造反奪位的[[明成祖|燕王朱棣]],被施以[[凌遲|磔刑]]、[[油炸]]而死。後人尊其忠義不屈,在各地有[[大明湖#铁公祠|鐵公祠]]以祀之。[[南明]]時,[[追赠]][[太保]]、諡'''忠襄''',[[清朝]][[乾隆]]時諡'''忠定'''。 ==生平== === 早期生平 === [[明太祖]][[洪武]]時期,以[[太學生]]授禮科[[給事中]],後調任[[五軍都督府|都督府]]斷事曾经审理疑案,并迅速破案。[[明太祖]]十分高兴,[[赐名|赐其表字]]为“鼎石”<ref>《[[国朝献徵录]]》(卷38):“铁鼎石,名铉,邓州丰和乡人。幼处州校,聪敏迈伦。既入国学,学问益大,除礼科给事中,迁五军都督府断事官。高庙每试以盘根错节,知其能,喜而字之曰鼎石。法司有疑狱未决,多属铉以成。”</ref>。[[建文]]初年,铁铉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参政。[[李景隆]]率军北伐燕王[[朱棣]]时,铁铉督送军饷,从未中断。建文三年(1400年),李景隆兵败[[白沟河]],一人骑马逃往[[德州 (隋朝)|德州]],守城将士均望风而溃。铁铉与参军[[高巍]]为此感奋,痛哭流涕,自[[临邑]]直趋[[济南]],偕同[[盛庸]]、宋参军等誓死相守<ref>《[[革除逸史]]》:“五月辛未,景隆自德州潜出,奔济南。癸酉,燕将张信入德州,夺军饷百万,转掠济南。参政铁铉、都督盛庸、参赞高魏自临邑入济南。”</ref>。燕兵进攻德州,李景隆投奔铁铉。德州陷落,燕兵获其储蓄百余万,势头更猛,于是进攻济南。李景隆又大败,往南而逃<ref>《[[明史]]》(卷142):“鐵鉉,鄧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調都督府斷事。嘗讞疑獄,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為山東參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鉉督餉無乏。景隆兵敗白溝河,單騎走德州,城戍皆望風潰。鉉與參軍高巍感奮涕泣,自臨邑趨濟南,偕盛庸、宋參軍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鉉。德州陷,燕兵收其儲蓄百餘萬,勢益張。遂攻濟南,景隆復大敗,南奔。”</ref>。 === 抗击燕军 === 五月十五,燕军攻济南,铁铉与[[盛庸]]等倚城抵御。朱棣射信入城招降,未果<ref>《[[明通鑑]]》(卷12):“燕師遂圍濟南,鉉與庸等乘城守禦。王知不可驟克,令射書城中趣降。”</ref>。五月十七日,燕軍掘開河堤,放水灌城<ref>《[[明太宗實錄]]》(卷6):“辛巳,隄水灌濟南城。”</ref>。鐵鉉見勢不妙,決定派千人詐降<ref>《明通鑑》卷十二:鉉乃佯令守陴(牆頭)者皆哭,撤守具,遣千人出城詐降。王大喜,軍中懽呼。鉉設計,預懸鐵板城門上,伏壯士闉堵(甕城)中,候燕王入,下板擊之,又設伏,斷城外橋以遏歸師。</ref>。朱棣大喜,燕军将士都为此欢呼。铁铉命勇士埋伏在城墙上,待朱棣进入,便抛下铁板袭击他,并另外设伏断桥。不久失约,朱棣还未入城,铁板便突然被抛下,朱棣大惊而逃。伏兵暴露,桥在仓促之间也未截断,朱棣策马奔驰而去。朱棣十分气愤,決定使用大砲攻城。鐵鉉在一些木牌上寫了「[[高皇帝]][[神主牌|神牌]]」幾個字并掛在城頭,燕軍只得停止砲擊<ref>《[[明通鑑]]》(卷12):“初,燕王之攻真定也,三日不下,即解兵去。惟自以得濟南足以斷南北道,即不下金陵,畫疆自守,亦足以徐圖江、淮,故乘此大破景隆之銳,盡力攻之,期於必拔。不意鉉等屢挫其鋒,又令守陴者詈燕,燕王益憤,乃以大炮攻城。城中不支,鉉書高皇帝神牌,懸之城上,燕師不敢擊。”</ref>。围城共三个多月,可济南终固守不下。正在当时,[[平安 (明朝)|平安]]统兵二十万,打算收复德州,以绝燕兵运饷之路。燕王畏惧,便解围北归<ref>《[[明史]]》(卷142):“鉉與庸等乘城守禦。燕兵堤水灌城,築長圍,晝夜攻擊。鉉以計焚其攻具,間出兵奮擊。又遣千人出城詐降。燕王大喜,軍中皆歡呼。鉉伏壯士城上,候王入,下鐵板擊之。別設伏、斷橋。既而失約,王未入城板驟下。王驚走,伏發,橋倉卒不可斷,王鞭馬馳去。憤甚,百計進攻。凡三閱月,卒固守不能下。當是時,平安統兵二十萬,將復德州,以絕燕餉道。燕王懼,解圍北歸。”</ref>。 朱棣自起兵以来,进攻[[真定]],二日不下,便捨它而去。唯独认为获得济南便可截断南北通道,就地划疆而守,[[应天府]]不难谋取,因此便乘大破李景隆锐气之机,全力以攻,希望一定要攻取济南,但却为铁铉所挫。建文帝闻此大悦,遣官前往慰劳,赏赐金币,封其三世。铁铉入宫拜谢,建文帝又赐宴招待。凡是铁铉的建议都予以采纳。铁铉被提升为山东左布政使<ref>《[[革除逸史]]》:“八月戊申,济南围解。以铁铉为山东左布政使,有功将士姜贵等五十四人升赏有差。”</ref>。十二月,进升[[兵部尚书]]<ref>《[[明史]]》(卷111):“十二月任督军。”</ref>。 建文帝以盛庸代替李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铁铉参与军务<ref>《[[明通鑑]]》(卷12):“九月,辛未,擢鐵鉉山東布政使,參贊軍務,尋進兵部尚書。封盛庸為曆城侯,授平燕將軍,以代景隆,都督陳暉、平安副之。詔庸屯德州,平安及吳傑屯定州,徐凱屯滄州,相為犄角以困北平。”</ref><ref>《[[国朝献徵录]]》(卷38):“当世荣之时,李景隆以败军召还,命历城侯盛庸出印代之。铉趋朝谢恩蒙,赐宴碗肉,几所建白,皆如其言。陞山东布政使,不数日拜兵部尚书,参佐盛庸。凡运筹策申军政粮草,主将多倚藉之。”</ref>。这年冬天,盛庸在[[东昌府|东昌]]大败朱棣,斩其大将[[张玉]]。朱棣逃回[[北平]]。从此以后,燕兵都由[[徐州]]、[[沛县]]南下,不敢再取道山东<ref>《[[明史]]》(卷142):“燕王自起兵以來,攻真定二日不下,即捨去。獨以得濟南,斷南北道,即畫疆守,金陵不難圖。故乘大破景隆之銳,盡力以攻,期於必拔,而竟為鉉等所挫。帝聞大悅,遣官慰勞,賜金幣,封其三世。鉉入謝,賜宴。凡所建白皆採納。擢山東布政使。尋進兵部尚書。以盛庸代景隆為平燕將軍,命鉉參其軍務。是年冬,庸大敗燕王於東昌,斬其大將張玉。燕王奔還北平。自燕兵犯順,南北日尋幹戈,而王師克捷,未有如東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復道山東。”</ref>。 当燕兵日益进逼时,建文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率所部十万前去与铁铉会合,断绝燕兵后路。杨文军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到达济南。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燕军在[[小河]]之南与中央军交战,铁铉与诸将时有斩获。双方连战于[[灵璧]],平安等兵溃被擒。之後盛庸也败绩。燕兵渡江,铁铉屯兵淮上,军队也溃败<ref>《[[明史]]》(卷142):“比燕兵漸逼,帝命遼東總兵官楊文將所部十萬與鉉合,絕燕後。文師至直沽,為燕將宋貴等所敗,無一至濟南者。四年四月,燕軍南綴王師於小河,鉉與諸將時有斬獲。連戰至靈璧,平安等師潰被擒。既而庸亦敗績。燕兵渡江,鉉屯淮上,兵亦潰。”</ref>。 === 不屈而亡 === 不久铁铉兵败被俘,不肯投降,背坐廷中辱骂朱棣不止。朱棣命他回过身来,铁铉却始终不听,即使割下耳鼻也不肯回顾。朱棣下令灼烧他的肉后塞入其口中,并问:“甘否?”铁铉厉声回答:“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于是施以[[凌遲|磔刑]],铁铉至死骂不绝口。死後又以熱油烹炸其屍身,過程中朱棣曾欲使其面北朝拜,但因熱油突然濺起而作罷<ref>《[[明史纪事本末]]》(卷18):“兵部尚书铁铉被执至京,陛见,背立廷中,正言不屈,令一顾不可得,割其耳鼻,竟不肯顾。爇其肉,纳铉口中,令啖之,问曰:“甘否?”铉厉声曰:“忠臣孝子肉有何不甘!”遂寸磔之,至死,犹喃喃骂不绝。文皇乃令舁大镬至,纳油数斛熬之,投铉尸,顷刻成煤炭;导其尸使朝上,转展向外,终不可得。文皇大怒,令内侍用铁棒十馀夹持之,使北面。笑曰:“尔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蹙溅起丈馀,诸内侍手糜烂弃棒走,尸仍反背如故。文皇大惊诧,命葬之。”</ref>。铁铉之妻杨氏及兩名女兒被沒入[[教坊司]],成為[[官妓]],儿子铁福安[[流放]][[河池]],83岁的父亲铁仲名和母亲薛氏被流放到[[海南]]<ref>《[[明史]]》(卷142):“燕王即皇帝位,執之至。反背坐廷中嫚罵,令其一回顧,終不可,遂磔於市。年三十七。子福安,戍河池。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並安置海南。”</ref>。杨氏病死,二女不肯受辱,后朱棣也将她们[[赦免]],嫁给士人<ref>《[[明史纪事本末]]》(卷18):“妻杨氏并儿女发教坊司,杨氏病死,二女终不受辱,久之,铉同官以闻,文皇曰:“渠竟不屈耶?”乃赦出,皆适士人。”</ref>。 明成祖朱棣雖恨鐵鉉,但仍讚其忠義<ref>《[[罪惟录]]》:「對群臣言,每稱鉉忠。」</ref>。[[明神宗]]初,下詔“祀建文朝盡節諸臣與鄉”,修鐵鉉等七位建文忠臣之廟。[[南明]][[弘光帝]]时,[[追贈]]鐵鉉為[[太保]],谥忠襄<ref>《[[爝火录]]》(卷6):“追补建文死节诸臣赠谥,立祠祀之。……铁铉赠太保,谥“忠襄”。”</ref>。[[清高宗]]追諡曰“忠定”。在[[山東]]諸地,有諸多「鐵公」祠廟,皆是祭奉鐵鉉。[[濟南]]大明湖畔建有“铁公祠”,济南人更視其為鄉土神或[[城隍爺]]。 ==参考文献== {{Reflist|2}} {{DEFAULTSORT:T}} [[Category:明朝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olumn-width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明清人物信息框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铁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