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13.19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铁山镇 的原始碼
←
铁山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399HQ.jpg|thumb|right|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8702499302&di=f2082e0e2426faf3decbfb125426a518&imgtype=0&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90223%2F16448e0caaa143d6b8733f41fe36fe42.jpeg 原图链接]]] [[铁山镇]],位于[[政和县]]东北部闽浙交界处,南距县城8公里,西邻[[松溪县]],北和[[浙江省]][[庆元县]]毗邻,省道204线穿境而过,辖14个村。整个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分为山地、丘陵、河谷、盆地,最高行政村海拔1000米,最低254米,14个村中有9个村海拔超过500米。全镇耕地2.66万亩,林地15.6万亩,毛竹林7.3万亩,茶山7500亩,锥栗2.1万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2%。已探明的有铁、磷、黄金、铅锌等矿藏。是省级文明乡镇、省级生态乡镇。2017年,铁山镇行政区域面积13716公顷,常住人口18123人 。<ref>[http://m.iicha.com/88282/ 铁山镇 ] </ref> 中文名: 铁山镇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福建南平市政和县 地理位置: 西南部 面 积: 13716 公顷 下辖地区: 14个村 政府驻地: 铁山镇铁山村 电话区号: 0599 邮政区码: 353603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8123人(2017年) 著名景点: 大岭银杏 车牌代码: 闽H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乡村公路硬里程达6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绝大部份村巷铺设了水泥路面,人居环境大大改善。教科文卫并肩发展,电视、电话全面开通,投资200多万元的铁山中学综合教学楼竣工使用;中心卫生院全面装修改造,引进了先进的诊疗设备,提高医疗水平;殿下林全民健身场建成;新建了一个3.5万伏变电站,满足工业发展用电需求。 ==地理环境== “闽北竹乡”铁山镇,地处闽浙交界,南依政和城关,西邻松溪县,北和浙江省庆元县毗邻,全镇方圆132.6平方公里,整个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分山地、丘陵、河谷盆地三种区域,入闽战备通道穿境而过,是闽东北通往浙西南的咽喉之地。全镇辖14个村,境内铁、锌、铅等矿产资源丰富,盛产的竹、茶、锥、菜等产品品质极佳,适宜加工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矿产业。与浙江省庆元县接壤,民风民俗相通,边贸往来十分活跃。全镇有林地面积15.6万亩,毛竹林6.2万亩,茶山7500亩,锥栗2.1万亩。已探明的矿藏有铁、磷、黄金、铅锌、脉英石、钾、明矾、水晶等。整个地形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分山地、丘陵、河谷盆地。最高行政村海拔1000米,最低234米,14个村中有9个村海拔超过500米,受海拔高差影响,自然灾害频繁,素有“十年九灾”之称。历史悠久。境内有千年古刹宝福寺、护国寺,有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祖父朱森墓和明两淮都转盐运使司卢亮墓。有百年树龄的银杏群和树抱竹景观。凤林古道是闽北通往浙江和闽东唯一的官家驿道,自古就留下许多文人骚客的足迹和墨宝。 ==经济发展==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东干至张屯工业走廊初具雏形,铁山、东干两个县级工业平台一期开发面积300多亩,已实现“三通一平”,工业走廊现拥有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年产值200-500万元的企业8家,竹、茶、锥等半成品加工企业100多家。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767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7240万元,工业产值10438万元,各项税收29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00元。 ==视频== 铁山镇梅垅溪水利风景区 {{#iDisplay:n0373ff2e3q | 560 | 390 | qq }}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铁山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