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249.1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钟惦棐 的原始碼
←
钟惦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钟惦棐 | 圖像 = [[File:01300543224648148073376848512 s.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pic5.nipic.com/20100111/4125101_111120055643_2.jpg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中国文艺评论家、电影美学理论家 | 出生日期 = 1919年10月3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中国文艺评论家、电影美学理论家 | 知名原因 = 被誉为中国电影美学的奠基人 | 知名作品 = 《陆沉集》</br>《起搏书》</br>《电影的锣鼓》</br>《电影策》</br> }} == 钟惦棐 == 钟惦棐(1919.10.3—1987.3.20),四川江津(今属重庆市)人,中国电影评论家。中共党员。大专毕业。生于重庆江津,1937年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进延安鲁艺美术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在敌后游击区从事文教宣传工作。后历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教师,华北军区抗敌剧社美术队干部,文化部艺术局干部,中宣部干部,中国影协书记处书记,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电影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理论、美学研究所主任;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7年卒于北京;主要从事电影艺术的研究和评论,但对美术,戏剧、文学、音乐也有独到见解,写过不少评论文章和杂文随笔。 === 个人经历 === 钟惦棐(1919年10月-1987年3月20日),四川省江津几江(今重庆市江津区)人,文艺评论家、电影美学理论家;少年时就读江津中学初中,因家贫,一年后失学。 1937年3月,参加中共领导的重庆救国会,11月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次年转鲁迅艺术学校。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赴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 1948年调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部,次年调文化部筹建艺术局。 1950开始写电影评论,逐渐成为有影响的评论家。 1957年因批评当时电影工作的文章《电影的锣鼓》而被打为右派。 1979年平反后,调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晚年主编《电影美学》,历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宣部电影指导委员会成员、新闻电影制片厂第二总编辑、《文艺报》编委及艺术部主任等。 著名小说家阿城是其子。 === 人物成就 === 1950年开始撰写电影评论,此后发表《〈无罪的人〉为什么不是消极影片》、《评〈祝福〉》等多篇文章,形成了观点鲜明、剖析深刻、文笔洒脱的风格。 1956年发表《电影的锣鼓》 1978年,平反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继续致力于电影评论,发表《电影文学断想》等多篇电影美学论文;1983年和1986年分别出版电影论文集《陆沉集》和《起搏书》。 在此期间,为新时期的电影美学理论呕心沥血,撰写了百多万字的理论、评论和美学论文,开创了中国影评一代新风,被誉为中国电影美学的奠基人。 他主编的《电影美学》丛刊,1982年和1984年先后各出版了一册。 === 主要作品 === 《陆沉集》 《起搏书》 《电影的锣鼓》 《电影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钟惦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