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49.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金艳芳 的原始碼
←
金艳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金艳芳 | 圖像 = [[File:jyf101.jpg|缩略图|center|[https://p1.ssl.qhmsg.com/dr/270_500_/t0191c3109253bed79e.jpg?size=346x480 原图链接]]] | 圖像說明 = | 出生日期 = 1922年9月10日 | 國籍 = 中国 | 别名 = 王俊囡 | 職業 = 越剧演员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梁山伯与祝英台]]》</br>《[[孔雀东南飞]]》</br>《打金枝》</br>《[[小二黑结婚]]》 }} '''金艳芳''' 越剧演员。原名王俊囡,艺名筱俊囡。[[祖籍]][[浙江省]][[诸暨]],出生于1922年9月10日。 11岁拜杭剧名旦袁伶悟为师学唱杭剧,先演童生,后挂头牌,改艺名为金艳芳。 曾先后给姚水娟、王杏花、[[邢竹琴]]、竺水招、[[傅全香]]等人当二肩旦, 从众名旦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因而戏路宽,正旦、老旦、彩旦均能出色当行。 是越剧界的“[[硬里子]]”演员,誉称为越剧的“芙蓉草”,演的大都是性格迥异的重要配角。 在《珍珠塔》申饰演的方朵花,形象生动鲜明,广受好评。 == 成长经历 == 金艳芳出生于1922年9月10日。11岁拜杭剧名旦袁伶悟为师学唱杭剧, 先演童生,后挂头牌,改艺名为金艳芳。 1939年春节,进宁波中南大戏院改唱越剧。 1939年9月,到上海皇后大戏院水云剧团任二肩旦。 她躲在台角偷看头肩花旦姚水娟的拿手戏《盘夫索夫》、《碧玉簪》、《孟丽君》等剧目,学到了不少富有特色的演技。又跟大新游乐场的大京班练功,打下了一定的武功底子。 曾先后给姚水娟、王杏花、邢竹琴、竺水招、[[傅全香]]等人当二肩旦,从众名旦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因而戏路宽,正旦、老旦、彩旦均能出色当行。 1949年春节参加雪声剧团。7月,参加了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主办的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 1950年4月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上海越剧院]]前身)。热情辅导青年演员,[[金采风]]的代表作《盘夫》、《碧玉簪》就是在她的帮教下学成的。 1955年,随团赴民主德国、苏联访问演出。 1961年,又随团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 198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拍摄的彩色戏曲片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金艳芳出演越剧《孔雀东南飞》 [[File:Jyf102.jpg|缩略图|右|[http://d.ifengimg.com/w600/p0.ifengimg.com/pmop/2018/0530/A18927D8689223F4F68B89AD2369C472289A16B34_size33_w631_h473.jpeg 原图链接]]] 50~60年代前期是越剧的黄金时期,金艳芳创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艺术精品,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祥林嫂》等,在国内外都获得巨大声誉,《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碧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秀》、《[[彩楼记]]》、《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情探》、《追鱼》《、碧玉簪》、《红楼梦》还被摄成电影,使越剧进一步风靡大江南北。 而且音乐方面,又创造出新的曲调,金艳芳与作曲家[[刘如曾]]合作,吸取男班艺人的唱法,创造了新型的"男调"。1958年、1959年[[傅全香]]、金艳芳分别在《情探》中的"行路"、《双烈记》中的"夸夫"中,创造了崭新的"六字调"。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并传唱。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越剧受到严重的摧残。一批著名演员、创作人员和管理干部,受到迫害, 也因此暂时停止演出,越剧被迫停演。 80年代后期始,随着文化品类的丰富和观众欣赏口味的多样化发展,上海的越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剧界的有志之士正在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力争使上海越剧事业重新走向辉煌。 著名演员有金艳芳、[[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徐玉兰、[[尹桂芳]]、王文娟、张桂凤、[[茅威涛]]等。 == 个人作品 == 金艳芳是越剧界的"硬里子"演员,誉称为越剧的"芙蓉草",演的大都是性格迥异的重要配角。所饰《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师母、《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打金枝》中的皇后、《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九斤姑娘》中的三叔婆、《珍珠塔》中的方朵花等角色,都演得个性突出、形象鲜明。198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拍摄的彩色戏曲片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 [[File:Jyf103.jpg|缩略图|右|[http://www.xijucn.com/upimg/userup/1512/02101422D20.jpg 原图链接]]]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祥林嫂 (1978) .... 鲁四太太 女侠脱脱儿-上集 (1964) .... 蓝凤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 .... 师母 又出演过《盘夫索夫》、《碧玉簪》、《孟丽君》等剧目 代表作《盘夫》、《碧玉簪》就是在她的帮教下学成的。 1954年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饰演《打金枝》中的皇后,获演员三等奖。1955年,随团赴民主德国、苏联访问演出。 1961年,又随团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演出。是越剧界的"硬里子"演员,誉称为越剧的"芙蓉草",演的大都是性格迥异的重要配角。 、参加拍摄的彩色戏曲片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戏曲电视剧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彩楼记》、《孔雀东南飞》、《盘夫索夫》、《珍珠塔》等。其表演夸张适度,善于刻画人物性格,并将京剧、杭剧等曲调融进自己的唱腔。 == 重登艺台 == 85岁金艳芳重登越剧舞台 众多越剧戏迷看到难得的一幕,已阔别舞台20多年的85岁越剧演员金艳芳粉墨登场,与弟子[[徐标新]]合演折子戏--《珍珠塔·前见姑》片段。两位演员年龄相差50多岁,一老一小同台演绎满台生辉。在后台候场的几位年轻越剧演员,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在幕侧观看。钱惠丽说:"金艳芳老师的舞台形象真亮啊,哪里看得出已85岁高龄啊。她这次出场提携后辈演员,不光让观众饱了眼福,就连我们也是第一次饱眼福呀!" 演出后金艳芳高兴地说:"我在舞台上是'百搭',就像生姜和葱花,往儿放都可以。这次与弟子同台演戏,就是来为[[徐标新]]配戏的。越剧的未来是年轻演员的,只有给他们多压担,多演出,才能让他们逐渐冒出来,如果没有机会演出,过了最好的演出时间段,那么年轻演员的艺术感觉就会退化,也许就与观众'擦肩而过',那多可惜。徐标新的条件很好,能文能武,如今舞台上的男小生很少,要演出自己的个性特色来,年轻演员还需在舞台上多锻炼。" 这次[[徐标新]]专场演出的四个剧目,记录了他的成长轨迹,其中[[徐标新]]在新戏《李慧娘·放裴》一折中,将剧中人物裴舜卿这一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刻画得相当到位,他将越剧小生不常用的长水袖和甩发等身段动作,拿捏得得心应手。 == 艺术特色 == 戏路宽,正旦、老旦、彩旦均能出色当行。 表演夸张适度,善于刻画人物性格,饰演人物个性突出、形象鲜明。并将京剧、杭剧等曲调融进自己的唱腔。 == 主要作品 == 所饰《[[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师母、《[[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打金枝》中的皇后、《[[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九斤姑娘]]》中的三叔婆、《祥林嫂》中的鲁四太太、《珍珠塔》中的方朵花等角色,都演得个性突出、形象鲜明。 [[Category:戏曲演員]]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金艳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