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51.1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金丹诗四十八首13-16 的原始碼
←
金丹诗四十八首13-16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金丹诗四十八首13-16</big>''' |- |<center><img src=https://www.gushicimingju.com/upload/people/zhangjixian.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gushicimingju.com/shiren/zhangjixian/ 来自国学荟网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金丹诗四十八首13-16 创作年代:宋朝 文学体裁:诗 词 作者:[[张继先]] |} '''金丹诗四十八首13-16'''是北宋末著名道士张继先的作品之一。 张继先(1092-1127),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翛然子”。 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张继先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张继先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 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张继先天师、[[林灵素]]真人、[[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ref>[https://www.gushicimingju.com/shiren/zhangjixian/ 张继先简介]国学荟网</ref> ==正文== '''其十三''' 存神认取本来身,此理幽玄可学人。 无漏实成除有漏,迷津才出是通津。 浮生难保千年寿,仙世轻翻万劫春。 堪叹茫茫迷路者,甘将神作北邙尘。 '''其十四''' 学佛回心又学仙,两头扪摸不能专。 大都错路生迷惑,便见迷途易变迁。 得事只烹身上药,痴心莫望火中莲。 但能求已兼求命,休说三千与大千。 '''其十五''' 气龙津虎不难分,下手须从神定门。 白雪炼多齐日月,黄芽服久出乾坤。 四神鼎内堪逃死,五色浆中可返魂。 世上蜉蝣能几许,莫将财色败元根。 '''其十六''' 急认浮沉水内金,若能烹炼鬼神钦。 四神守卫炉固,九转工夫转色深。 龙虎翻施双入路,龟蛇腾焰两边侵。 但知五色纷纷起,满室荧煌可照心。<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1634.html 「张继先」诗词全集 金丹诗四十八首13-16] 诗词名句网</ref> ==简介== 虚靖先生张继先是北宋中晚期著名道士,第三十代天师,字嘉闻、道正,号翛然子,道教尊为“虚靖冲弘悟道真君”、“玄风演化天尊”等,是正一道派的重要宗师。 张天师自幼聪敏过人,尤其善于题诗答对,当时有“神童”之誉。据《龙虎山志》载:“(天师)元佑七年生于蒙谷庵,五岁尚不能言,据传一日闻鸡鸣,忽笑,赋诗曰:灵鹦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翌日,宴坐碧莲花上,人皆称异,(以)为真仙。”<ref>[https://mp.weixin.qq.com/s/34ayA0ansB_hV4SVGlG_0Q 宋代新道教的改革者,《虚靖天师宝诰》注释]天津药王庙微信公众号</ref> 张继先为人沉默寡言。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年就九岁。徽宗崇宁以后,四次被召至东京,建醮内廷,赐号“虚靖先生”,视秩中散大夫,并赐昆玉所刻“阳平治都功印”等。张继先天师亦为正一天师清微派大宗师。 张继先得宋徽宗恩宠,却志在冲淡,喜在山中旷逸自怡,清静修道,屡乞还山。作庵于上清宫后,为心斋坐忘之所,徽宗亲书“静通庵”赐之,有亭名“翛然”,并建灵宝、云锦、真懿三观,改祖师祠为演法观。据称他曾预知国难,托弟子王道坚转告徽宗当“修德弭灾”。其弟子吴真阳,王道坚等有名于世。 张继先会通祥宗,除继承其家传符箓道法之外,亦兼修内外丹。他认为人之所以轮回于三界,出入于生死,乃是由于“一念萌动于内,六识流转于外”,故须“斋戒以神明其德”,应“慎言语,节饮食,除垢止念,静心守一,虚无恬淡,寂寞无为,收视返听,和光同尘”,使“一直澄湛,万祸消灭”,认为“道不远,在身中”,“神驭气,气留形,不须杂术自长生”,劝来拜受天师秘箓者脱去世网,反求诸己,“俱登道岸”。 有著作《[[大道歌]]》(即《[[明真破妄章讼]]》)、《[[心说]]》等传世,后代天师明张宇初辑有《[[虚静真君语录]]》七卷,多叙述张继先的理论与方法,其中的《心说》谓心与神,道异名而同义,守一虚无,即离尘绝世。一念萌动,即堕轮回之苦。其论说、书信、诗歌,明张宇初编次为《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行世,收入《正统道藏》。另外,《[[正统道藏]]》又收有署题“虚靖张真君著”的《明真破妄章颂》。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金丹诗四十八首13-16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