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9.1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醉酒湾防线 的原始碼
←
醉酒湾防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醉酒灣防線''' </p> |- |<center><img src="https://0.share.photo.xuite.net/hbleddie/10fb577/9777316/433099987_m.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hbleddie/hkblog/121833380 圖片來自xuite] </small> |} '''醉酒灣防線'''(Gin Drinker's Line),又稱'''賈乃錫內防線'''(Grasett's Inner Line),是[[駐港英軍]]因應1930年代中期不斷惡化的國際局勢,而在[[新界]]南部所设置的防線,這條防線的一系列[[防禦工事]]從西部的[[葵涌]]一直分佈到東部的[[牛尾海]]沿岸,目的是要利用分隔新界和九龍的丘陵地帶,阻止敵軍從香港北部的新界攻入[[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可是醉酒灣防線在1930年代後期接近完工時,英軍卻因爲駐港兵力不足而一度棄守防線,到1941年11月又重新派兵進駐,但駐防的兵力仍遠少於固守防線的基本所需。 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當日即爆發[[香港保衛戰]],入侵香港的日軍於1941年12月9日晚上至10日清晨,摸黑進攻數小時便攻陷守備兵力薄弱的[[城門棱堡]],並於12月11日從葵涌突破防線<ref name="wardiary-hk1941">{{cite web |title=Studying the Battle |url=http://www.hongkongwardiary.com/book1thebattle.html |website=www.hongkongwardiary.com |publisher=Hong Kong War Diary |accessdate=2020-03-2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924004150/http://www.hongkongwardiary.com/book1thebattle.html |archive-date=2019-09-24 |dead-url=no }}</ref>,促使英軍提早撤出防線並退守香港島,防線並未能發揮大幅拖延日軍推進及延遲[[香港淪陷]]的作用。 == 地理位置 == 醉酒灣防線建基於新界南部和九龍半島北部之間連綿的多座山峰,利用該處的高地作為天然屏障<ref name="b9789888254347-45-47">{{cite book |author1=鄺智文 |coauthors=蔡耀倫 |title=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date=2013-09 |publisher=天地圖書 |location=香港 |isbn=9789888254347 |pages=45-47}}</ref>。防線的起點在[[新界]][[葵涌]]一帶的[[醉酒灣]](已被填海,即現在[[葵芳]]一帶),由西向東,經過[[金山 (香港)|金山]]、[[城門水塘]]、[[筆架山 (香港)|筆架山]]、[[獅子山 (香港)|獅子山]]、[[大老山]],直至[[西貢區|西貢]]的[[牛尾海]],全長約18公里。 相對於醉酒灣防線的中央的有[[城門河]]及右翼有[[沙田海]](1950年代以前的城門河,出海口位於[[大圍]],後來因填海才令大部分沙田海收窄成河),這兩翼防線的北側都有天然屏障,而左翼防線則較容易被敵軍接近,因為由西至東的葵涌、金山、城門水塘及筆架山,都是新界和九龍接壤之處,並且西有[[青山公路]]在葵涌穿過,東有[[大埔公路]]在金山和筆架山之間的山坳穿過,而兩條公路的南端均連接至左翼防線後方的[[深水埗]],所以一旦左翼防線失守,敵軍便有很大機會能夠長驅直進,繼續往南攻入九龍市區<ref name="b9789888254347-148">{{cite book |author1=鄺智文 |coauthors=蔡耀倫 |title=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date=2013-09 |publisher=天地圖書 |location=香港 |isbn=9789888254347 |pages=148}}</ref>,所以[[筆架山 (香港)|筆架山]]至[[沙田坳]]的一段,以及上城門水塘一帶成為英軍陸上防衛的重點。 英軍最初認為與防線同期規劃建造的[[上城門水塘]]可作為醉酒灣防線左翼的人工屏障,而城門河上游的城門峽(即現在的[[下城門水塘]]一帶)的地勢多為斷崖峭壁<ref name="b9789888254347-178">{{cite book |author1=鄺智文 |coauthors=蔡耀倫 |title=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date=2013-09 |publisher=天地圖書 |location=香港 |isbn=9789888254347 |pages=178}}</ref>,除了城門水塘的水壩外,其餘地點都被認為不便行軍,而且該處以南的[[金山 (香港)|金山]]亦築有防線,所以英軍原本並沒有打算在上城門水塘修建防衛陣地,但後來為了避免出現防禦漏洞,於是在上城門水塘東南面的[[孖指徑]]加建[[城門棱堡]],將醉酒灣防線左翼東部的防衛陣地往北推前至上城門水塘的南側,藉此鞏固醉酒灣和金山之間的防衛。 == 建築 == 醉酒灣防線於1936年開始興建<ref>{{cite book|title=Roses in December |author=David Stanford|publisher=Lulu.com|year=2006|isbn=9781847539663|pages=110 |accessdate=2009-04-19}}</ref>,為了保密防衛計劃及防線的佈局,所以英軍建造防線時利用同期興建的[[城門水塘]]第三期工程作為掩飾,當時發刊的地圖也不會顯示防線的位置。雖然在1938年因為英軍調整防務計劃,改為集中保護香港島,醉酒灣防線因此被停建,但防線的基本建築物已大致完成。防線主要沿分隔新界和九龍之間的多座山的山脊和山峽而建,在山上建有瞭望用的偵察堡,而在較容易行軍穿越的山坳則成為防禦重點,在此建有多個防禦工事,包括[[地堡]]、[[戰壕]]、[[機槍]]陣地及炮兵觀測站等。 醉酒灣防線規模最大的地道系統是位於[[金山郊野公園]][[孖指徑]]的[[城門棱堡]],主要由四座機槍堡及一個炮兵觀測站組成,以[[隧道]]及[[戰壕]]互相連接,至今仍然可以看到棱堡的地道採用英國[[倫敦]]的街道名稱作為標識,如[[牛津街]]、[[摄政街]]、[[查令十字路]]、[[乾草市場 (倫敦)|乾草市場]]等等<ref>{{cite news |title=港大發表本港二戰碉堡研究 |url=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politics/mingpao/20111208/02172977219.html |work=《明報》 |date=2011年12月8日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030184532/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politics/mingpao/20111208/02172977219.html |archivedate=2019-10-30 |deadurl=no}}</ref>,而在[[金山 (香港)|金山]]亦建有多座機槍堡。 ==戰事經過== 1941年12月8日,日軍入侵香港,[[香港戰役]]爆發,日軍原以為醉酒灣防線不易被攻破,主導進攻香港的[[第23軍 (日本陸軍)|日軍第23軍]]司令部下令[[第38師團 (日本陸軍)|第38師團]]轄下的第228、229及230聯隊要在防線前設立陣地駐紮,等待第1炮兵隊架設好重炮,再在重炮炮火的支援下對防線發起聯合進攻。 12月9日下午,第228聯隊長[[土井定七]]大佐因為在偵察時發現英軍在[[上城門水塘]]一帶的駐守兵力很薄弱,土井大佐在未經第38師團的批准下,與228聯隊內的大隊隊長及參謀策劃在晚上對城門水塘的英軍陣地發起私自進攻,並決定闖入被劃入第230聯隊轄區的城門水塘,取道上城門水塘的主壩發動攻勢。當晚約7時許,第228聯隊出動超過500人發起進攻,由第3大隊的兩個中隊擔任先鋒,將在該處駐守的39名蘇格蘭營士兵擊潰,繼而佔領城門棱堡。 雖然土井大佐成功在醉酒灣防線打開缺口,最終迫使英軍提早撤出防線,但因為這次攻勢違反第38師團下達各聯隊在陣地前設立陣地的指令,土井大佐違抗上級命令私自進攻,遭到第23軍司令[[酒井隆]]中將的斥責,在這次私自進攻擔任主要角色的第228聯隊第3大隊亦受到處分,當日軍進攻九龍時,該隊被指派充當後備隊,只能跟在第230聯隊的後面。至於攻破城門棱堡的戰功,則被記入攻陷炮兵觀測站的第228聯隊第10中隊隊長中尉身上。12月10日,指揮第230聯隊的[[東海林俊成]]大佐亦私自發起攻勢,派兵進攻金山及256高地,擊退防守醉酒灣防線左翼的蘇格蘭營。 英軍在防線左翼的破口擴大,繼而威脅到醉酒灣防線的中央及右翼,英軍為免陷入腹背受敵,惟有提早撤出醉酒灣防線,退守香港島保留實力。不過日軍兩支聯隊的私自行動,卻打亂了第38師團原定的行軍部署,而在倉促發起攻勢下,反而未能追趕有完善撤退計劃的英軍,使英軍部署在醉酒灣防線及九龍半島的主力得以退守香港島。 ==現況== 醉酒灣防線在二戰結束後被廢棄,防線的大部分機槍堡及部分建築物於戰後已被英軍以爆破方式拆除,但沒有清走瓦礫,而損毀嚴重的地道則被堵塞,及後又因其他緣故而被毀壞,所以防線的大部份建築物已經不存在,只剩下城門棱堡仍留下較具規模的地道系統及部分防禦工事的遺跡,而在獅子山、大老山、牛尾海一帶,也有一些機槍堡、防衛陣地及軍用坐標石的遺址,但都已經多年失修,也有部分機槍堡等建築物曾經遭人佔用及改建。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香港特區政府未有適當重視及保護這些香港抗擊日軍入侵的遺跡<ref name="二戰時期香港防禦工事研究報告">{{cite web |title=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發表二戰時期香港防禦工事研究報告 |url=https://www.hku.hk/press/c_news_detail_6681.html |publisher=香港大學建築學院 |accessdate=2020-06-13|dead-url=no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0101113449/https://www.hku.hk/press/c_news_detail_6681.html |archive-date=2021-01-01}}</ref>,雖然這些軍事遺址反映二戰時期盟軍在香港抵抗日軍的侵略,但香港對戰時遺跡的保護不但落後於其他亞洲地區,更不如澳門特區政府重視葡萄牙軍軍事遺址而作出大量保育工作。 建築系教授亦呼籲市民及遊客參觀這些香港二戰軍事遺跡時要愛惜文物,在拍攝時不應做出跳躍或攀爬的動作,避免加劇對這些年久失修的歷史建築造成的損壞,進一步影響結構安全<ref name="遊人冒險打卡">{{cite news |title=市民對文物都有責任,已經爛緊就唔好再加劇破壞 |url=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71006/bkn-20171006060020856-1006_00822_001.html |accessdate=2020-12-30 |work=東方日報 |date=2017-10-06 |dead-url=no |archive-url=http://web.archive.org/web/20180929094102/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71006/bkn-20171006060020856-1006_00822_001.html |archive-date=2018-09-29}}</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醉酒湾防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