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6.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酸碱 的原始碼
←
酸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酸碱</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txt6.book118.com%2F2016%2F1218%2Fbook74027%2F74026970.jpg&refer=http%3A%2F%2Ftxt6.book118.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3382292&t=cf496d2f0dc76f6c46446664015bcd2e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9%85%B8%E7%A2%B1&step_word=&hs=0&pn=3&spn=0&di=7077213605308923905&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011601256%2C2939021002&os=3037849748%2C438098593&simid=3361986033%2C487458794&adpicid=0&lpn=0&ln=1924&fr=&fmq=1650790296363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txt6.book118.com%2F2016%2F1218%2Fbook74027%2F74026970.jpg%26refer%3Dhttp%3A%2F%2Ftxt6.book118.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53382292%26t%3Dcf496d2f0dc76f6c46446664015bcd2e&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1s_z%26e3Bx7jmn_z%26e3Bv54AzdH3Fojg1wg2h7AzdH3Fz9fAzdH3Fu9a2AzdH3F3m9l0mmb990eAzdH3Fhmljwj8alj1d0s_z%26e3Bip4s&gsm=4&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zLDIsNCw4LDUsNiwxLDc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酸碱 性质;用于描述化学性质 类型;化学物质 |} '''酸碱'''是一种描述化学物质性质的叫法。 酸(有时用“HA”表示)的传统定义是当溶解在水中时,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大于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化合物。换句话说,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水的pH值(25℃时为水的ph值是7)。酸一般呈酸味,但是品尝酸(尤其是高浓度的酸)是非常危险的。酸可以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盐。酸可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两种。 碱是指与酸相对的一类物质。碱多指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通常指味苦的、溶液能使特定指示剂变色的物质(如使紫色石蕊变蓝,使酚酞变红等),其水溶液的PH值大于7。<ref>[https://www.360kuai.com/pc/908f1522245372a74?cota=3&kuai_so=1&sign=360_7bc3b157&refer_scene=so_55 耐酸碱劳保鞋有有效期吗?],快资讯 , 2022-03-08</ref> 酸碱电离理论由阿伦尼乌斯提出,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酸碱质子理论== 为了弥补阿伦尼乌斯电离理论的不足,丹麦化学家布伦斯惕和英国[[化学]]家劳里于1923年分别提出酸碱质子理论。要点如下: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都是碱。 酸碱共轭关系:酸=碱+质子 (酸越强,其共轭碱就越弱) PH的定义:PH= -lg[ 氢离子浓度](由丹麦生理学家索仑生提出)。 在此理论下,水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路易斯酸碱理论== 路易斯(Lewis)给出了更为广泛的酸碱理论,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都是碱。硼酸能接受水中氢氧根上的电子而呈酸性,为典型的路易斯酸,氨分子上有孤对电子,为路易斯碱。 ==植物酸碱==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植物色素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都会发生[[颜色]]的变化。这些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等指示剂的代用品。 1:羽衣甘蓝,在上面滴加盐酸,观察到羽衣甘蓝变红。 代用指示剂颜色 2:牵牛花(花瓣) 3:苏木 4:紫萝卜皮 5:月季花(花瓣) 6:美人蕉(花冠) 7:紫色[[康乃馨]]花、 8:紫卷心菜 9,[[红玫瑰]] 10,粉红玫瑰 11,蓝色睡莲 12,[[白菊花]] 13,勿忘我 14,紫色高丽菜 15,地衣 16,虞美人 17,[[三叶草]] 18,粉红凤仙花 19,紫色石竹花 20,[[牵牛花]] 21,三色堇花 22,红萝卜皮 23,苔藓 24,樱草 指示剂低pH值的颜色过渡颜色转变之pH值[[范围]] (约数) 高pH值的颜色 酚红黄 6.6-8.0 红 刚果红蓝 3.0-5.2 红 甲基橙红 3.1-4.4 黄 酚酞无色 8.2-10.0 粉红 百里酚蓝 ... 指示剂 低pH值的颜色 过渡颜色转变之pH值范围 (约数) 高pH值的[[颜色]] 酚红 黄 6.6-8.0 红 刚果红 蓝 3.0-5.2 红 甲基橙 红 3.1-4.4 黄 酚酞 无色 8.2-10.0 粉红 百里酚蓝 黄 8.0-9.6 蓝 [[石蕊]] 红 4.5-8.3 蓝 甲基紫 黄 0.0-1.6 紫蓝 [[孔雀石]]绿 黄 0.2-1.8 蓝绿 百里酚蓝 红 1.2-2.8 黄 甲基黄 红 2.9-4.0 黄 溴酚蓝 黄 3.0-4.6 紫 溴甲酚绿 黄 3.8-5.4 蓝 [[甲基红]] 红 4.2-6.3 黄 溴甲酚紫 黄 5.2-6.8 紫 溴百里酚蓝 黄 6.0-7.6 蓝 百里酚酞(Thymolphthalein) 无色 9.4-10.6 蓝 [[茜素黄]] R 黄 10.1-12.0 橙红 天然pH指示剂 糖萝卜 蓝莓 [[胡萝卜]] [[樱桃]] 咖哩粉 飞燕草花瓣 天竺葵花瓣 [[葡萄]] 七叶树的叶 绣球花 洋葱 牵牛花花瓣 欧洲樱草 [[罂粟]]花瓣 紫牡丹 红叶卷心菜 [[红萝卜]] 大黄 玫瑰花瓣 [[草莓]] 茶 百里香 姜黄 [[郁金香]]花瓣 [[紫萝兰]]花瓣 紫色高丽菜汁 [[紫甘蓝]]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t0713fi2oh8|480|270|qq}} <center>07.酸碱的概念</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340 化學總論]]
返回「
酸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