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237.2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郭雍 的原始碼
←
郭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郭雍'''(1104—1157)字子和,号白云,河南洛阳人,是补亡、拾遗研究伤寒的杰出医家。<br> ==人物生平==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13&filename=ZRKY201301005&v=MDM0NjdmWmVSdkZpSGtVNy9MUHovQWQ3RzRIOUxNcm85RllZ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8= |title=士人身份与宋代伤寒学的发展——以郭雍《伤寒补亡论》为中心[J]. |author=逯铭昕. |work=自然科学史研究, |date=2013,32(01):55-63. }}</ref><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8589&filename=SXZY198612028&v=MDE4OTkxRnJDVVJMT2ZaZVJ2RmlIa1U3ckpOalhSZDdLeEZ0Zk5yWTlIYk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 |title=郭雍外感温热思想浅深[J]. |author=符友丰. |work=陕西中医, |date=1986(12):553-555. }}</ref> <br> 郭雍其先祖洛阳人,父忠孝,官至大中大夫,师事[[程颐]],著《易说》,号兼山先生。雍传其父学,通世务隐居峡州,号白云先生。仲兄子言“幼以多疾喜方”,遇常器之、康醇道辈悟医道,并深通仲景之论。乾道中,以峡守任清臣、湖北帅[[张孝祥]]荐于朝,旌召不起赐号冲晦处士,后更封颐正先生有《传家易说》存世。雍也涉足歧黄,寄意典籍,老而不辍,兄弟皆成名医。雍淡泊自甘,尊法前贤,且独具慧眼。晚好伤寒之学研读不辍,以八旬高龄撰《仲景伤寒补亡论》。郭雍并无医学授受渊源其医学知识皆来自医学经典的阅读,因此,郭雍对《[[伤寒论]]》的研读在一定程度上可折射出“儒医”进人医学领域的方式以及对医学体系的影响。<br> ==《伤寒补亡论》== <ref>{{cite book|url=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Q&dbname=CJFD2010&filename=GYLT201006002&v=MjE3MjhIOUhNcVk5Rlpv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E9mWmVSdkZpSGtVTC9KSWpUSGVyRzQ= |title=宋代名医郭雍伤寒补亡研究探赜[J]. |author=吕芹,卞华,孙中堂. |work=国医论坛, |date=2010,25(06):1-3. }}</ref> <br> '''补充疾病''' <br> 《伤寒补亡论》补亡了温病、瘟疫、风温温毒等外感热病。郭氏首先提出存在一种“才感而即发”的温病,并将温病分为三类,他说“医家论温病多误者,盖以温为别一种病。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节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不同也”。同时将伤寒、温病、瘟疫进行区别,对5种发疹性疾病进行鉴别,对温病学派形成提供了许多内容。郭氏参《类证活人书》补充了《伤寒论》书中没有的“伤寒相似诸症十四条”,除引《活人书》所载痰症、食积、虚烦、香港脚四者外,复增“疮毒、虫毒、溪水毒、瘴雾”诸类伤寒证,以“使人知此皆与伤寒相似而非伤寒”。 <br> 《伤寒补亡论》补亡了妇、儿伤寒。《伤寒论》论述妇人伤寒仅有“热入血室”一证,小儿伤寒则无记载。郭氏根据妇女特点,取庞安时、朱肱之说,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增添了妇幼伤寒的治疗方法。 <br> 《伤寒补亡论》补小儿疮疹。郭氏在“小儿疮疹”上下篇65条中作了大量阐述。首先指出疮疹是温毒,亦称“温毒疮”。接着将疮疹分为“脓疮”、“水疱”、“麸疮”三类,脓疮毒最甚,即豌豆疮,生七日方长,贯脓成痴,然后愈。水疱即麻子疮,生数日,园满水出则愈。轻者为麸疮(麸疹),随出则焦,他处再出再焦,如是遍及其身。 <br> 此外,郭氏还补充了《金匮要略》中的部分病证,如痉、湿、暍、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等病证,以充实伤寒内容。 <br> '''拾遗证候''' <br> 郭氏补充《伤寒论》部分病的证候,使人易于掌握。如郭氏引王叔和、朱肱言拾遗阳毒、阴毒的证候,《伤寒补亡论•卷十四阴毒五条》云“阳毒为病,身重,腰背痛,烦闷不安,狂言,或走,或见鬼,或吐血下利,其脉浮动大数,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阳毒病,阳气独盛,阴气暴绝,必发躁,狂言妄走,面赤斑斑如锦文,咽痛,或下利赤黄,脉洪实滑促”。《伤寒补亡论•卷十四阴毒五条》云“阴毒为病,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身如被杖,五六日可治”。“阴毒之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强咽痛,糜粥不下,毒气攻心,腹痛短气,四肢逆冷,呕吐不利,身如被打”。 郭氏不囿于仲景之论,对伤寒之“死证”补充了治法,如《伤寒论》295条“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郭氏认为此证是阳气虚惫,而无阳气欲脱之状,可用灸太溪穴和服四逆汤之法以回阳逐阴。又如补充温病治法,《伤寒补亡论•卷十八温病六条》云“升麻解肌汤最良。热多者,小柴胡汤主之;不渴,外有微热者,小柴胡加桂枝也;嗽者,小柴胡加五味也;烦躁发渴,脉实,大便闭塞者,大柴胡微利也;虚烦者,竹叶汤;次第服之,此治春温之法。其伤寒成温者,并依伤寒治之,治温疫之法,并同春温,而加疫药也。 <br> '''补充方药''' <br> 郭雍推崇宋代医家,于伤寒诸说,每折衷于庞安时、朱脓、常器之之间。凡三阴三阳病有证无治、有治无方者,采常氏、庞氏、朱氏三家之论并结合自己临床经验予以补充。 <br> 此外,郭雍还据《内经》、《难经》有关论述,以问答形式,解释了伤寒名例等35个问题;据《千金方》补“张仲景华元化五问”,以区别二人所论伤寒证治异同,如此等等。 ==参考来源== {{reflist}} [[Category:中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郭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