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55.1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郭泰祺 的原始碼
←
郭泰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text-align:left" > {| class="wikitable" |- | <img src="https://gss0.baidu.com/-4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zhidao/pic/item/eaf81a4c510fd9f91322e843272dd42a2834a4e7.jpg" width="200"><br>圖片說明<br>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667999653615587947.html 圖片來源百度] |- |} </div> '''郭泰祺'''{{BD|1888年|12月4日||1952年|2月29日|catIdx=Guo郭}}<ref>邵(2000)、98頁以及劉国銘主編(2005)、1848頁作生于1888年。徐主編(2007)、1273頁作生于1890年。</ref>,字'''保元''',号'''復初''',[[湖北省]][[黄州府]][[廣濟县]](今[[武穴市]])人,[[中華民國]]外交官。 ==生平== === 北京政府時代的活動 === 郭泰祺的父亲[[郭锡谷]]是[[清朝]][[秀才]]。1902年([[光緒]]28年),郭泰祺入[[張之洞]]創办的新式学堂[[武昌区|武昌]]湖北省五路高等小学堂。後来,郭泰祺的才识获得[[張之洞]]器重,1904年(光緒30年)获公費赴[[美国]]留学。完成中学教育后,在1908年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政治学。1911年,获優秀大学生的荣誉称号,同年6月升入大学院。留学期間,还从事记者活动。<ref>以上见邵(2000)、98頁。徐主編(2007)、1273頁及劉国銘主編(2005)、1848頁作1909年(光緒元年)郭泰祺归国,创办湖北方言学校,自任校長。如果这属实,那么郭泰祺当時虚岁22岁便出任校長。</ref><ref name=liujinhua>[http://news.sina.com.cn/c/2007-06-08/140113184796.shtml 刘金华,郭泰祺:“被遗忘的外交家”,世界知识2007年12期]</ref> [[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见報后,郭泰祺在1912年([[民国紀元|民国]]元年)归国,被任命为[[湖北軍政府]]外交股長。同年8月,[[国民党 (宋教仁)|国民党]]成立,郭泰祺加入。1913年2月,[[黎元洪]]就任副总统,郭泰祺作为其英文秘書随行赴[[北京市|北京]]。1916年(民国5年)6月,随着[[袁世凱]]死去,黎元洪升为[[中華民国大总统|大总统]],郭泰祺任其高等顧問兼外交部参事。1917年7月,[[張勳復辟]],黎元洪失势,郭泰祺下野。其後,郭泰祺回到湖北省,历任湖北方言学校、武昌国立外語学校、武昌商科大学校長。<ref>邵(2000)、98-99頁。</ref><ref name=Xu>徐主編(2007)、1273頁。</ref><ref name=Liu>劉国銘主編(2005)、1848頁。</ref> === 護法軍政府的活動 === 1918年(民国7年),郭泰祺赴[[广州]],加入[[孫文]](孫中山)的[[護法軍政府]],任参事兼外交次長。同年夏,和[[陳友仁]]、[[王正廷]]赴[[美国]]活动,争取美国政府支持護法軍政府,但以失敗告終。1919年(民国8年)1月,郭泰祺、陳友仁作为護法軍政府代表奉派参加[[巴黎和会]]。但是,郭泰祺、陳友仁赴美国展开否认[[北京政府]]的活動,後来通过其他途径改派[[王正廷]]作为護法軍代表参加巴黎和会。<ref>邵(2000)、99頁。</ref><ref name=Xu/><ref name=Liu/> 1920年(民国9年)11月25日,孫文改组軍政府,郭泰祺任軍政府参事兼宣传局局長。翌年5月,孫文就任[[非常大总统]],郭泰祺任总统府参事。1922年(民国11年)4月,调任[[广東省 (中華民国)|广東省]]政務厅厅長。翌年,任外交部次長。1924年(民国13年),任[[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科的前身)校長。<ref>邵(2000)、99-100頁。 === 国民政府的活動 === 1927年(民国16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郭泰祺站在蒋介石方面,担任[[江蘇省 (中華民国)|江蘇省]][[外交部特派駐滬交涉員公署|外交交涉員]]兼上海政治分会委員。8月,任外交部次長兼[[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上海办事处国際組主任。其後,郭泰祺参与了[[西山会議派]]及[[新桂系]]、[[汪精卫]]等反蒋派的活動。1931年(民国21年)12月,[[中国国民党]]各派大团结。 1932年(民国21年)1月,汪精卫任[[行政院長]],[[羅文幹]]任外交部長,郭泰祺任外交次長。同月,[[一·二八事变]]後的停战交涉中,郭泰祺作为中国方面代表参加,最终缔结[[上海停战协定]]。但是,上海的各团体及学生激烈反对该协定,郭泰祺被反对者砸中頭部負傷,入院治疗。結果,協定的签订改在医院的病床上进行。 同年6月,郭泰祺被免去外交次長,改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列表|駐英国公使]]。任内,曾在[[国際联盟]]三度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在国际联盟会议上反对承认[[满洲国]]并展开辩论。1935年(民国24年)5月,伴随着公使升格为[[大使]],郭泰祺成为第一任中国駐英国大使。同年,被[[伦敦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1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監察委員。1937年(民国26年)7月,随着[[盧溝橋事变]]发生,[[抗日战争]]爆发,郭泰祺多次照会国際联盟,抗议日本的軍事行動。1938年初,[[英国]][[牛津大学]]授予郭泰祺名誉法学博士。 === 短暂的外交部長生涯 === 1941年(民国30年)4月,郭泰祺被召还中国,接替[[王寵惠]]担任外交部長。郭泰祺是反蒋派人物,蒋介石本来希望自己身边的[[王世杰 (中华民国政治家)|王世杰]]接任外交部長,但王世杰和[[陳果夫]]不合,運動的結果是郭泰祺出任外交部长。郭泰祺与承认汪精卫的[[汪精卫政权|南京国民政府]]的国家断交。同年12月,郭泰祺突然被罢免外交部長职务,改任国防最高会議外交委員会主席。理由是在对美国交涉中与蒋介石意見对立,花费超額资金修建官邸等等。1945年(民国34年)5月,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監察委員。 == 參考文獻 ==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郭泰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