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41.10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郑逸梅 的原始碼
←
郑逸梅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郑逸梅</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2b41edaecc92e0bc.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607877&sid=5820486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郑逸梅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895年10月19日 逝世日期;1992年7月11日 职业;作家,文史学家 主要成就;被誉为"报刊补白大王" 出生地;上海江湾 代表作品;《艺林散叶》,《文苑花絮》,《书报话旧》等 |} '''郑逸梅'''(1895年10月19日-1992年7月11日),出生于[[上海江湾]], 祖籍[[安徽歙县]]。被誉为报刊补白大王。<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741188014486069&wfr=spider&for=pc 圆桌|为时代“补白”的郑逸梅:他写到了生命最后一刻] , 百度 2020-12-22 </ref> ==个人经历== 郑逸梅,父早殁,依苏州外祖父为生,改姓郑,谱名际云。他5岁入私塾,10岁入上海敦仁学堂,14岁入苏州长元和公立第四高等小学堂。17岁进江苏省立第二中学。开始为报刊写文史小品。21岁进江南高等学堂。32岁到上海,入上海影戏公司,编撰字稿及说明书。参加南社。1913年,编辑《[[华光半月刊]]》《[[金刚钻报]]》。1934年,辞《[[金刚钻报]]》编辑职务,任中孚书局编辑。1938年,在上海国华中学任副校长。同时在上海音乐专修馆、爱群女中兼课。国华中学停办后,在大夏大学附中、大同大学附中任教。1942~1943年,在徐汇中学、志心学院、江南联合中学任教。1944~1946年,在模范中学(晋元中学)、诚明文学院任教。课余笔耕不辍,以"报刊补白大王"闻名。 建国后,在晋元中学任教,任副校长。1966年退休。"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加入农工民主党。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1981年起,每年从事写作、编撰50万字左右。1992年7月1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他的著作很多,有近50种。近年辑为《郑逸梅选集》3卷本。 郑逸梅先生自1913年起就在报刊发表文字,至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成就一段文坛佳话。其笔下著述,多以清末民国文苑轶闻为内容,广摭博采,蔚为大观,成为了解近现代文艺界情形的宝贵资料。郑先生早年作品多用文言,简练含蓄,饶有风致;晚年炉火纯青之作,则用白话间以文言,笔墨卷舒之中,人情练达之处,皆能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这些作品以别具一格的小品文体和雅俗共赏的风格,赢得了各界读者的好评。 ==主要作品== 著有专著《[[人物品藻录]]》《淞云闻话》《[[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谈丛》《[[南社丛谈]]》《郑逸梅文摘》《[[艺坛百影]]》《影坛旧闻》《[[三十年来之上海]]》《清娱漫笔》等。 中华书局出版有郑逸梅先生著作《[[艺林散叶]]》《艺林散叶续编》《[[书报话旧]]》《文苑花絮》《[[清末民初文坛轶事]]》《近代名人丛话》 〉《[[南社丛谈:历史与人物]]》。前两本书以笔记文体琐记近现代文史掌故,文字短小精悍,叙述亲切生动,兼具史料性和趣味性;《书报话旧》以通俗平实的文字琐谈清末民国出版界、报界旧闻逸事,勾勒出了一部富有参考价值的文化史料,具有比较强的可读性,素来为关注近现代文化史的学人称道,也吸引了不少普通读者的兴趣,可称雅俗共赏。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有郑逸梅文集《[[书话篇--芸编指痕]]》《人物篇--世说人语》《[[艺事编--林夏云烟]]》《美文类编--前尘旧梦》 作品选读 《[[艺林散叶]]》: 康有为 1.康有为谓:古今书法家,以苏东坡为最劣,不知用笔,若从我学书,当先责手心四十下。 2.康有为居槟榔屿,颜其室为大庇阁,绕屋皆花木,有一大树,似榕而经年著花,色黄而繁艳,惟一日即落,康名之为一日黄,曾有句云:"昨日开来今日落,可怜顷刻短繁华。" 3.康有为善八股文,人戏称之为八股圣人。后去八股二字,竟以圣人自居,号长素。 4.康有为赴礼部试,题为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而康试文结语曰:孔子大矣,孰知万世之后,复有大于孔子者哉!乃隐以自况也。 梁启超 1.梁启超在南京东南大学讲学问之趣味,有云: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个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零了。 2.梁启超为我国学者在著作中提到马克思之第一人。当一九○二年,梁署名中国之新民,撰《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刊载《新民丛报》第十八号,涉及马克思,惟马克思译为麦喀士。 3.梁任公自谓为现在中国不可少之一人。又云:数年以后,无论中国亡与不亡,举国行当思我耳。 4.梁启超自称书呆子,谓书呆子常被人利用。 5.梁启超曾云:说到美人,便离不了病,真是文学界一件耻辱事,我盼望往后文学家描写女性,最要紧先把美人的康健恢复才好。 6.梁启超极推重黄遵宪之诗,遂有诗界革命之一人之称。 郑逸梅读书法 郑逸梅认为大凡读书主要有两种方法,即"里打进"式和"外打进"式。他自己则属于后一种。他说:"前人看重基本功,所以家长和老师相互督促弟子们阅读经典著作,诵千古名篇,务使含英咀华。在这时期,不容许阅读所谓'闲书',以免分散注意力,直至文理通达,才能涉猎稗史小说,有所遣兴。这种读书属于'里打进'。"而"外打进"式读书法,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从饶有趣味性的稗史小说和时代气息很浓厚的散文开始,然后读清文及晚明小品﹒更上溯元曲、宋词、唐诗、汉文章,及《[[左传]]》《[[离骚]]》《[[诗经]]》《[[尚书]]》也得钻研一番。" 郑逸梅在将两者进行了比较之后评论道:"培根之深,植基之固,是前者胜於后者;至於领会之易﹒进步之速﹒是后者胜於前者。各有利弊,难下结论、"郑逸梅在谈及自己的读书方法时说:自己初在私塾﹒读训蒙书及《[[大学]]》《[[中庸]]》一类,不感兴趣。 后来乘凉时听到《[[三国演义]]》被吸引住住,乃由听讲转而自己翻阅,渐由一知半解到悉其大端,"当时认为读书是件苦事,一转变觉得其味无穷"。终渐成大家,运棹如是,成为一代知名作家。 ==补白大王== 郑逸梅是真正的"[[八卦大师]]",为报纸副刊写了一辈子的随笔,趣闻,字数超过1000万字,人称"[[补白大王]]"。他从中学开始就在出版界的圈子里混,一直是三大报《[[申报]]》《[[新闻报]]》《[[时报]]》的特约撰稿人,与那些出版巨头,写作名家都有极深的交情,从他嘴里抖出来的出版内幕自然是最最权威的了。出版界的八卦,大家可以去看《书报话旧》,这篇文章里我们专门来谈郑逸梅自己的八卦。 郑逸梅原来是姓鞠的,因为酷爱梅花而改用这个笔名。据说,当时他启蒙时自己购买的第一本书是《[[吴梅村词]]》,扫叶山房的石印本。郑逸梅原本不了解吴梅村,听都没听到过,但是他看到书名中一"梅"字,马上断定是本好书,当即买下。其实当时他只是个中学生,经济并不宽裕,实在买不起什么书。好在读书成绩优秀,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学校里也不发奖学金,用"购书券"来代替。郑逸梅就用购书券买来王蕴章主编的《[[小说月刊]]》反复阅读,也试着写随笔投稿,终于逐渐步入文坛。而他出的第一本集子,就叫作《[[梅瓣集]]》。 南社文人多好风雅,郑逸梅自然也不例外,把他的书斋命名为"纸帐铜瓶室"。这个名字看起来颇为怪异。郑逸梅解释说,古人的咏梅诗中,多有纸帐、铜瓶之类的描述。若是直接在名字中嵌入个"梅"字,那就显得俗了。他现在取名"纸帐铜瓶室",正是取"暗藏春色"之意,真可谓匠心独具了。不过后来,他得到年轻篆刻家陈茗屋刻的一方"秋芷室"的印章,爱不释手,从此"纸帐铜瓶室"改名为"秋芷室"。有人曾问他,秋芷室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秋芷室者,臭知识也。 由此可见郑逸梅诙谐幽默的兴致。他自己也承认,一直没有兴趣从经学小学入手,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可是但他对小说,笔记有着异常的兴趣,最最喜欢读的就是《[[花月痕]]》《[[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最不配胃口的则是《[[水浒]]》《[[镜花缘]]》和《[[儒林外史]]》。为了考证《[[三国演义]]》里的故事种种,他还专门写了一本《三国闲话》,极受读者欢迎,这种真雅兴是近代文人中少有的。 他的好友南社诗人高吹万曾经给他写了一副对联,人澹如菊;品逸于梅。菊字与他的本姓"鞠"谐音,下联则嵌入他的笔名。用这两句对联来概括郑逸梅的一生,倒是最最合适的了。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v3081k4czsy|480|270|qq}} <center>长寿路160弄养和村曾经是一代文学家补白大王郑逸梅先生的故居</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返回「
郑逸梅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