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209.2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郑性 的原始碼
←
郑性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鄭性''',1665年—1743年,[[清朝]]初年[[藏书家]]、[[诗人]]<ref name="cheung poetry">{{cite web|url=http://sou-yun.com/PoemIndex.aspx?dynasty=Qing&author=%E9%83%91%E6%80%A7 |title=清 郑性 |publisher=诗词索引}}</ref>。黄宗羲再传弟子,梨洲学派人物,终生服膺黄宗羲学说和著作。 ==生平== 浙江[[宁波府]][[慈溪县]]鹳浦(今属[[宁波市]][[江北区]])人,字'''义门''',号'''南溪'''。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考中[[貢生]],但因受銓不赴,终生布衣不出仕,自署'''五岳游人'''<ref name="cheung poetry"/>。[[黄宗羲]]再传弟子,自筑“二老阁”,祭祀其祖和先师黄宗羲<ref name="cheung poetry"/>。 以重刊黄宗羲《[[明儒学案]]》知名,在[[乾隆]]四年(1739年)续完《明儒学案》,史称“郑本”或“二老阁本”。又刊行《[[南雷文约]]》(南雷是黄宗羲的号)<ref>{{cite web|url=http://www.hkshp.org/humanities/ph143-16.htm |title=二老閣本《明儒學案.羅欽順》傳文勘誤 |publisher=华东师范大学 |author=王紅春}}</ref>。其诗因景而生,直抒胸臆<ref name="cheung poetry"/>。 祖父[[鄭溱]]与黄宗羲为至交,父[[郑梁]], 为晚明大藏书家<ref name="tw library">{{cite web|url=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83748/?index=77 |title=二老閣 |publisher=台湾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author=昌彼得 |year=1995年12月}}</ref>。 ==郑氏藏书== 如薛居正的《五代史》,已为罕见。郑氏藏书,世有渊源,自其祖父郑溱(1611~1696)以来,所收黄宗羲书各为其半。康熙六十年,遵父郑梁遗嘱,在所居之旁,筑“二老阁”为藏书之所,以纪念先祖及南雷先生。阁为三层,楼上为供三老之位,梨洲居中,郑溱居右,郑梁居其侧。左右两间为黎洲遗藏图籍3万卷,楼下三间为郑氏家藏2万余卷。全祖望为其写有《二老阁藏书记》。“二老阁”在中国藏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继承黄宗羲“续抄阁”藏书,而黄宗羲又收购了著名藏书家如钮氏“世学堂”、祁氏“澹生堂”、黄氏“千顷斋”、钱氏“绛云楼”、徐氏“传是偻”等家旧藏。乾隆三十八年(1773)修《四库全书》,从“二老阁”调拨走《警时新录》、《岭海舆图》、《西洋国志》等94种罕见珍籍。故城贾氏刊《明儒学案》62卷,因次序颠倒,为勘正谬误而重刊。殁后,其曾孙郑勋刻印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和郑氏著作十多种。后裔郑观海亦能守其郑氏旧藏。喜刻书,刻印有《南雷文约》、《明儒学案》、《寒村集》等。著作有《南溪寐歌》、《南溪不文》、《南溪偶存》、《仅真集》等。 ==代表著作== * 《南溪偶存》,所作诗集 * 重刊《明儒学案》行世 * 发行《南雷文约》 ==参考著作== * [[全祖望]]撰《二老閣藏書記》记载郑氏家世、生平和藏书史<ref name="tw library"/>。 ==参考来源== {{reflist|2}} [[Category:文学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olumn-width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郑性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