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7.2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遽 的原始碼
←
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遽 </big> ''' |- | [[File:T01ba9c706c8cd2c024.jpg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ba9c706c8cd2c024.jpg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888245&sid=3048020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遽,jù,[[从辵]]( chuò)从豦。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左传僖卅三年。使遽告於郑。[[遽兴姜戎]]。昭二年。 乘遽而至。传中恋反。一曰窘也。窘迫也。 〈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2) 同本义 [post car or horse]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急,[[急速]],仓猝,匆忙"之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遽 拼音; jù 广韵; 其据切,去9御,jù,遇开三去鱼群 汉语大字典; 传车,驿马。等等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 说文解字; 传也。一曰窘也。从辵豦声 =='''基本信息'''== 遽,ju,从辵( chuò)从豦。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左传僖卅三年。使遽告於郑。遽兴姜戎。昭二年。乘遽而至。传中恋反。一曰窘也。窘迫也。 〈名〉 (1) 形声。从辵( 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2) 同本义 [post car or horse]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急,急速,仓猝,匆忙"之意。 读音 拼音:jù 注音:ㄐㄩˋ 音韵参考 广韵:其据切,去9御,jù,遇开三去鱼群 平水韵:去声六御 粤语:geoi6 潮州话:哥余6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3 giak7 [客英字典] gi3 [宝安腔] ki3 [梅州腔] gi3 [台湾四县腔] gi3 giak7 [客语拼音字汇] giag5 部首笔画 部首: 辶 部外笔画: 13 总笔画: 16 五笔86: haep 五笔98: hgep 仓颉: yypo 四角号码: 31303 郑码: ihgw Unicode: CJK 统一汉字 U+907D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辶豦 汉字部件分解: 虍豕辶 笔顺读写: 竖横折撇横折横撇折撇撇撇捺捺折捺 基本字义 1. 急,急速,仓猝,匆忙:~尔(突然)。~死。~然。匆~。急~。老至何~。 2. 惊惧、慌张:~色。惶~。~怕。色~(色:脸色)。 3.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乘~而至。 4. 遂,就,竟:"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无由出?"。~以告人。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遽jù 〈名〉 (1) 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送信的快车或快马。 (2) 同本义〖postcarorhorse〗 遽,传也。--《说文》 以待达穷者与遽令。--《周礼·大仆》 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周礼·行夫》。注:"若今时乘传骑驿而使者也。" 且使遽告于郑。--《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传车。" 士曰传遽之臣。--《礼记·玉藻》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五回:"孙武大怒,两目忽张,发上冲冠,遽唤'执法何在?'" (3) 又如:遽人(驿卒;传达命令的人);遽驿(传车和驿马);遽传(驿车和传舍);遽委(驿站车马和储存的粮食) (4) 乡名〖Juvillage〗。在今河北省元氏县附近 词性变化 遽jù 〈副〉 (1) 立刻;马上〖immediately;atonce;innotime〗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二》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遽扑之。--《聊斋志异·促织》 遽以不变名之。--〖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遽诺(马上承诺、答应);遽理(马上或很快处理);遽即(立即) (3) 于是,就,竟〖then〗 岂遽善游哉。--《吕氏春秋·察今》 此何遽不能为福乎?--《淮南子·人间训》 遽惊谢曰。--清·周容《芋老人传》 遽躬蹈之。--清·袁枚《祭妹文》 遽掩其耳。--《吕氏春秋·自知》 ◎遽jù 〈形〉 (1) 惊慌〖frightened〗 (2) 又如:遽惶(惶遽,惊慌);遽惕(惶恐戒惧);遽戚(敬畏的样子);遽容(恐惧的脸色) 中丞台皇遽无措,檄公(袁可立)往解散。--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3) 十分贫困,窘迫〖verypoor〗 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世说新语》 (4) 急忙,匆忙〖hastily;hurriedly〗 遽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公惧,遽见之。--《国语·晋语》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遽契其舟。--《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遽别(急速分别);遽步(急步快走);遽忙(匆忙);遽几(急切期求);遽淹(迅速而逝) (6) 快,迅速〖quick;fast〗 本乎疾者其势遽,故难得以晓也。--刘禹锡《天论》 常用词组 遽尔jù,ěr 〖suddenly〗突然;促然 不料他正该享天伦之乐的时候,竟遽尔作古了 遽尔加刑 遽然 jù,rán〖suddenly〗突然;猛然 遽然变色 遽色jù,sè 〖frightenedlook〗惊慌的神色 《汉语大字典》 ①[jù] 《广韵》其据切,去御,羣。 (1)传车,驿马。 (2)赶快,疾速。 (3)仓猝;匆忙。 (4)急迫;窘迫。 (5)惶恐;惧怕。 (6)发动;兴起。 (7)尽,完。 (8)遂;就。 (9)通"剧"。劳碌。 (10)通"讵"。岂。 (11)神话传说中的兽名。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其据切《等韵》巨御切,$音讵。《玉篇》急也,疾也,卒也。《礼·儒行》递数之,不能终其物。《左传·僖二十四年》公遽见之。《后汉·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又《广韵》战栗也。《集韵》窘也,惧也。《左传·襄三十一年》岂不遽止。《注》遽,畏惧也。《楚辞·九章》骇遽以离心兮。《注》言意中惊骇,逐离己心也。 又《说文》传也,驿车也。《礼·玉藻》士曰传遽之臣。《注》士位䰞,供车马之役,故自称传遽。《左传·僖三十三年》且使遽告于郑。《注》传车,卽驿递也。 又《集韵》求於切,音渠。麦也。 又姓。 又《正韵》鲁遽,人名。 又《集韵》权俱切,音劬。义同。 说文解字 传也。一曰窘也。从辵豦声。其倨切 说文解字注 传也。释言。驲遽传也。孙炎曰。传车,驿马也。左传僖卅三年。使遽告於郑。遽兴姜戎。昭二年。乘遽而至。传中恋反。一曰窘也。窘迫也。从辵。豦声。其倨切。五部。 =='''相关词语'''== 卒遽 偬遽 躁遽 庸遽 夭遽 奚遽 仓遽 边遽 薄遽 怖遽 传遽 遽尔 促遽 匆遽 丛遽 忩遽 飞遽 蜚遽 骇遽 何遽 偟遽 慌遽 皇遽 惶遽 遑遽 急遽 惊遽 遽驿 遽几 遽人 遽容 遽惶 遽篨 遽然 遽央 遽切 遽遥 遽惕 遽传 遽戚 遽即 遽色 遽步 遽委 遽迫 遽卒 未遽央 疾言遽色<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9%81%BD 遽], 360国学 ,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