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51.1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道德经·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的原始碼
←
道德经·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出处】道德经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战国时期 作品名称 [[道德经]]·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作 者 [[老子]]创作年代[[春秋战国时期]]作品出处道德经. [[File:F3265098693f4b53908bcdc793d60791.jpg|缩略图| [https://image.so.com/view?q=%E9%81%93%E5%BE%B7%E7%BB%8F%C2%B7%E8%80%81%E5%AD%90%E5%9B%BE%E7%89%87&src=tab_video&correct=%E9%81%93%E5%BE%B7%E7%BB%8F%C2%B7%E8%80%81%E5%AD%90%E5%9B%BE%E7%89%87&ancestor=list&cmsid=1d149f1e96f55cf3f8360e9aea8fedb5&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37#id=705aa4429a126afdea7c9a4169ad7794&prevsn=0&currsn=60&ps=120&pc=60 原图链接][https://image.so.com/view?q=%E9%81%93%E5%BE%B7%E7%BB%8F%C2%B7%E8%80%81%E5%AD%90%E5%9B%BE%E7%89%87&src=tab_video&correct=%E9%81%93%E5%BE%B7%E7%BB%8F%C2%B7%E8%80%81%E5%AD%90%E5%9B%BE%E7%89%87&ancestor=list&cmsid=1d149f1e96f55cf3f8360e9aea8fedb5&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37#id=705aa4429a126afdea7c9a4169ad7794&prevsn=0&currsn=60&ps=120&pc=60 图片来源百度]]] ==原文== [[大道氾兮]]①,[[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②,[[功成而不有]]③。[[衣养]]④[[万物而不为主]]⑤,[[常无欲]]⑥,[[可名于小]]⑦;[[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占有名誉。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注释== 1、氾:同泛,广泛或泛滥。 2、辞:言词,称说。不辞,意为不说三道四,不推辞、不辞让。 3、不有:不自以为有功。 4、衣养:一本作“衣被”,意为覆盖。 5、不为主:不自以为主宰。 6、常无欲:一本无此二字,认为此乃衍文。 7、小:渺小。 8、大:伟大。 ==引语== 这一章说明“道”的作用,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书中再次谈到“道”的问题。他认为,“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任自然。这些观点,老子在前面某些章节中已经做过论述。这一章是继续阐发三十二章的道理,讲“道”可以名为“小”,也可名为“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圣人]]”、“[[侯王]]”,实际是在期望统治者们应该像“道”那样起“朴”的作用。此章内容从另一角度看,又是在谈作为“圣”、“侯王”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评析== 在学术界,关于老子的“道”的属性,有几种不同观点,最典型的主要是唯物论和唯心论截然对立的观点。持“[[唯心论]]”观点的学者认为“老子的‘道’是一个超时空的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对此,张松如认为,“我们不这样看。‘[[大道氾兮,其可左右]]’,怎么能是‘[[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呢?而且,就它覆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欲也,可名小于]]’;就万物归附它,而不知道谁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无欲、无名、可小、可大,这个‘道’又怎么能是‘[[超时空的无差别]]’呢?”许多学者认为,“道”作为抽象概念,它既不表现物质现实事物的本身,也不能离开形式推论或理论假设的思想,它只是由思维形式表述的一些东西,并不直接适用于对待客观现实的事物和现象([[张松如]]《老子校读》第206页)。我们同意张松如的观点,“道”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它虽然是耳、目、触、嗅诸感觉器官都不能感受到的,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仅凭人们的主观臆想存在的精神性概念。这一点是我们准确理解《道德经》中有关“道”的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老子在本章里发挥的“不辞”、“不有”、“不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从“[[衣养万物]]”中,使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暖的氛围。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696459/eb9d2E09BCTy99WHHDRc_pIJmzgKt7pYoQFCILzRuDwd2lBg2U4G8dJHhJAKuHrd18LAKK0ajAs4xRsrYEh3YSUXUIVD6ylVkkkChNaYev4 | 是何年,引用日期2012-11-22] </ref>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2]<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696459/ac2fo8EgJFEpggBTG6fRedzpnm9JSlUW0IYA4yrRgkwzz7o8kQvW7Y1ukut2RHS8f17q5UsxI1_e3R6Vaaq-YRfbN7RI7IPn0C2g | 古诗文网,引用日期2012-11-22] </ref> [[File:T012c1fcb57f2378d4e.jpg|缩略图| [https://image.so.com/view?q=%E9%81%93%E5%BE%B7%E7%BB%8F%C2%B7%E8%80%81%E5%AD%90%E5%9B%BE%E7%89%87&src=tab_video&correct=%E9%81%93%E5%BE%B7%E7%BB%8F%C2%B7%E8%80%81%E5%AD%90%E5%9B%BE%E7%89%87&ancestor=list&cmsid=1d149f1e96f55cf3f8360e9aea8fedb5&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37#id=a7dd76e1d4d3a55e1df8acd4629ccd5c&currsn=0&ps=60&pc=60 原图链接][https://image.so.com/view?q=%E9%81%93%E5%BE%B7%E7%BB%8F%C2%B7%E8%80%81%E5%AD%90%E5%9B%BE%E7%89%87&src=tab_video&correct=%E9%81%93%E5%BE%B7%E7%BB%8F%C2%B7%E8%80%81%E5%AD%90%E5%9B%BE%E7%89%87&ancestor=list&cmsid=1d149f1e96f55cf3f8360e9aea8fedb5&cmras=6&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37#id=a7dd76e1d4d3a55e1df8acd4629ccd5c&currsn=0&ps=60&pc=60 图片来源百度]]] ==作品出处==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iDisplay:c08665z9qf5 | 560 | 390 | qq }} ==参考资料== categorg:+230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返回「
道德经·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