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13.7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的原始碼
←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意为: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此句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原文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中文名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出 处《道德经》作 者老子朝 代春秋战国时期示 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730946/5f893-b0mrSaYKNlFY6aD3GMFxw-ao1re73AI2wgHCM3UxCF68mw7RLebsuvlpWsDkqLJDELYMMoRPHq5T8GmnQa6Rk-cDI | www.wenyanhanyu.com] </ref> 表达主题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 [[File:7c1ed21b0ef41bd5ad910ed953da81cb38db3dd8.jp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c1ed21b0ef41bd5ad910ed953da81cb38db3dd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7c1ed21b0ef41bd5ad910ed953da81cb38db3dd8?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68,limit_1/format,f_jpg 图片来源百度]]]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730946/5f893-b0mrSaYKNlFY6aD3GMFxw-ao1re73AI2wgHCM3UxCF68mw7RLebsuvlpWsDkqLJDELYMMoRPHq5T8GmnQa6Rk-cDI | www.wenyanhanyu.com] </ref> ==译文==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注释== 1、反者:循环往复。一说意为相反,对立面。 2、弱者:柔弱、渺小。 3、有:这里指道的有形质,与一章中[[“有名万物之母的”]]的有“相同。但不是有无相生的“有”字。 4、无:与一章中的[[“无名天地之始”]]的“无”相同。但不同于[[“有无相生”]]的“无”。此处的“无”指超现实世界的形上之道。 ==引语== 在一、四、五、六、十四、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三十五和三十七章里,老子从各方面阐述关于“道”的理论。在本章里,老子用极其简练的文字,讲述了“道”的运动变化法则和“道”产生天下万物的作用。关于“道”的基本理论,本章和四十二章都是就此而论的。本章虽然只有两句话,但言简意赅,含义十分丰富。 ==评析==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循环往复。“弱者道之用”,是说“道”在发挥作用的时候,用的是柔弱的方法,这不完全是消极的,同样也有积极性的一面,道创造万物,并不使万物感到有什么强迫的力量,而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成长。用弱和用强,也就是是“无为”和“有为”的区别。“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的论者认为这一句可以概括出“无—有—万物”的公式,并说万物毕竟是从“无”而来的。其实,老子讲“有”和“无”,他是把有与无当成相互对立的两个哲学范畴,有与无都是道的属性。老子在说无其实也包括有,说有也包括无,道学中的阴阳即是分开又是合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其中的一就是太极,太极在表达无(阴)时,就包含了有(阳),表达有(阳)时,也包含了无(阴)。 ==作者简介==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老聃(dān)(约前571~前471),字伯阳,谥号聃。又称李耳(古时“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义)。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今河南鹿邑,安徽涡阳存有争议)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File:D058ccbf6c81800aece31520bc3533fa828b479e.jpg|缩略图|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058ccbf6c81800aece31520bc3533fa828b479e?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20,h_220,limit_ 原图链接][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d058ccbf6c81800aece31520bc3533fa828b479e?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220,h_220,limit_ 图片来源百度]]] ==作品出处==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章。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730946/5f893-b0mrSaYKNlFY6aD3GMFxw-ao1re73AI2wgHCM3UxCF68mw7RLebsuvlpWsDkqLJDELYMMoRPHq5T8GmnQa6Rk-cDI | www.wenyanhanyu.com] </ref>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德经》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为[[道教经典]],所以有学者认为《道德经》被分为八十一章有明显的道教的九九归一的思想,在内容的分割上未免牵强。但道德经前三十七章讲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简单说来,道是体,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惯例而分《道德经》为六十八章,相对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视频 {{#iDisplay:f3005vh0w7r | 560 | 390 | qq }} ==参考资料== categorg:+230 [[Category:230 道教總論]]
返回「
道德经·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