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5.185.1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通道转兵 的原始碼
←
通道转兵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通道转兵(即通道会议) [[File:通道会议.jpg|缩略图|通道会议[https://p1.ssl.qhimg.com/t01998642254a9705da.jpg 原图链接]]] ==简介== 在长征中,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人称"飞行会议",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是鲜为人知的一次重要会议。 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湖南通道,召开了通道会议,决定转道[[贵州]]故称通道转兵。<ref>[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6/09/28/031195897.shtml 通道会议(1934年12月12日)]北方网 来源: 人民网</ref> 此事件由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在2011年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共同打造,向建党90周年献礼的一部主流影片电影《通道转兵》。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通道会议 时间:1934年12月12日 地点: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 别称:通道转兵 ==历史背景== 1933年5月,国民党纠集50万兵力向红军中央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受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中央革命根据地广大军民虽经浴血奋战,终未能打败敌人的“围剿”,反而丧师失地,形势恶化。1934年5月,中央红军主力决定撤离根据地。红六军团奉中革军委命令于7月下旬退出湘赣根据地西进。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进行战略转移决策的情况下,红六军团奉命西进是带有探路的性质。从[[江西]]遂川出发突围西征,进入湘西与红三军(后恢复二军团番号)会合,发动攻势,牵制敌人,策应中央红军(一方面军)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与[[福建]]的[[长汀]]、[[宁化]]出发突围长征。 [[File:长征20.jpg|缩略图|长征[https://p1.ssl.qhimg.com/t01e55243ea68d7f978.jpg 原图链接]]]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既定战略方针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以期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中旬,突围的中央红军跨越敌军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的嘉禾、临武一线。这时,[[蒋介石]]真正搞清了红军战略转移的目的地。对此,蒋介石于1934年11月17日发布《湘水以西地域剿匪计划大纲》,妄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他任命湘军[[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调动湘军和桂军,在零陵至兴安之间近300里的湘江两岸配置重兵,构筑碉堡,设置了第四道封锁线。 蒋介石则亲率国民党中央军周浑元部及部分湘军在后面追击。此时的蒋介石欲将红军全歼于湘江、潇水之间。1933年11月20日,[[白崇禧]]见红军的一支部队占领了湘南的江华,又向广西恭城奔来,他不愿同红军硬打而消耗实力,就借口兵力不够及防止红军南进广西,在1933年11月21日忽然从兴安、全州、灌阳撤兵,使湘桂军阀联合防守的湘江防线出现一个缺口。湘军何键为求自保,也不尽快派兵南移接防,致使这130里防线无兵防守达7天之久。顺利通过这第四道封锁线的机会是来了,可惜红军未能抓住这一良机。11月25日,中革军委才下达抢渡湘江的命令。渡口,很快控制了界首以北60华里的湘江两岸。这时中革军委纵队也到达了离渡口不到80公里的灌阳以北的桂岩地区。在这十万火急的情况下,中革军委纵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从1933年11月26日至29日,花了整整4天时间才走到湘江岸边。11月29日,湘军和桂军蜂拥而来,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红军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 12月1日,战斗达到白热化程度,敌人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红军将士用鲜血死守渡口,至当日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和军委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待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加紧了兵力部署,一方面调集五六倍于中央红军的兵力在通道以北的城步、绥宁、武冈、芷江、会同、靖州一带,部署了一道严密的袋形防线。一方面电令湘、桂、黔地方军阀分兵堵截合围,企图全歼中央红军。<ref>[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6/09/28/031195897.shtml 通道会议(1934年12月12日)]北方网 来源: 人民网</ref> ==会议召开== 12月11日,红军占领湖南通道县城。12日,中革军委临时决定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与会者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和[[李德]]。会议着重讨论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问题。李德、博古认为“我们依靠二军团的根据地,再加上[[贺龙]]和[[萧克]]的部队,就可以在广阔的区域向敌人进攻,并在湘黔川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带创建一大片苏区。” 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他说:“应该放弃在长江以南同二军团一起建立苏区的意图,向四川进军,去和四军团会师。”张闻天、王稼祥、周恩来等大多数人赞同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但李德、博古仍坚持与二、六军团会合原定计划。这次会议虽然通过了毛泽东的建议,但由于中央领导层中意见不统一,故未能对战略转移的大方向作出决定。 会后,中革军委于当日19时半下达了“万万火急”的《我军明十三号继续西进的部署》,仍按李德、博古的意见行事,电令一军团之第二师及九军团应向黎平方向前进,“相机进占黎平”。同时寻机北上,与二、六军团会合。野战军司令部在13日《我军进入贵州动作的部署指示》中指出:“我军以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动,以便转入北上。”14日,野战军司令部给二、六军团的指示重申:“我西方野战军已西入黔境,在继续西进中,寻求机动,以便北上。”要求活动于常德一带的二、六军团,策应中央红军北上。 通道会议研究了军事问题,虽然没有就战略方针的转变问题取得一致意见,但促进了这个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尔后黎平会议决策红军战略计划转变,作了必要的准备。<ref>[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16/09/28/031195897.shtml 通道会议(1934年12月12日)]北方网 来源: 人民网</ref> ==历史转折== 12月13日,中央红军从通道分两路转兵西进。一路由当时通道县城的县溪进入靖州县的新厂、平茶,然后由新厂、平茶分两路进入贵州。一路由通道的播阳进入贵州的洪州向黎平进军。是日,军委又向各军团、纵队发出“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会,以便转入黔北”的电令。14日,中央纵队进入黔境后,军委又命令活动在湘西的红二、六军团,要配合行动,调动或牵制黔阳、芷江、洪江的敌人,以便策应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了战略方针问题,肯定了毛泽东同志在通道会议上提出的转兵贵州的正确主张。 [[File: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纪念地(恭城书院).jpg|缩略图| 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纪念地(恭城书院)[https://p1.ssl.qhimg.com/t01809e6d574e182992.jpg 原图链接]]] ==历史意义== 通道会议是中央红军在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从危机中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正如[[刘伯承]]同志在《回顾长征》一书中指出的:“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还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从此可以看出,会议的历史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没有通道会议,就没有[[通道转兵]],没有通道转兵,也就没有贵州的黎平会议。因此,通道会议不仅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还为[[黎平会议]]和以后的[[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同时,“实际上开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此次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关介绍== 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县溪镇。 书院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坐东朝西,由门楼、两栋斋舍、讲堂四部分构成,建筑物沿纵轴方向依次排列在一条轴线上,由正中一条通廊串联成一个整体,四周砌青砖作护墙。系少数民族地区独具特色和最大的现存书院之一。 通道会议作出“通道转兵”的决策为党和红军转危为安奠定了基础。为纪念这一重要事件,湖南将当年红军活动地恭城书院作为纪念设施加以保护利用。 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纪念地(恭城书院)于2002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2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f>[http://www.bnxcw.com/Info.aspx?Id=2217&ModelId=1 恭城书院——通道会议和通道转兵纪念地]百年湘潮网</ref> ==相关视频链接== [https://www.1905.com/vod/play/602809.shtml 通道转兵 Tong Dao Zhuan Bing (2011) 8.5 1934年12月1日,中央红军经过生死拼杀,在广西全州、兴安一线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00 史地總論]] [[Category:610 中國通史]]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通道转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