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0.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 的原始碼
←
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img1.qunarzz.com/travel/d2/1608/3a/1ef2379eb79e28b5.jpg_r_480x360x95_9bac595b.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travel.qunar.com/p-cs299941-yangzhou-jingdian 来自 去哪儿网 的图片]</small> |} 《'''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是[[北宋]][[诗人]]王令的作品之一。 [[艺术]]上,王令的诗受到了中唐韩愈、孟郊、卢仝等人的深刻影响,气概健举,想象奇特,词句生硬。咏物写景、感事议论的长篇古诗尤其如此。仁宗朝以来,诗坛一改宋初三朝之浮靡芜鄙风习,新一代诗人中颇有一些作诗高扬气概,风格健举的,如石延年、苏舜钦、[[欧阳修]]、[[李觏]]、郭祥正、徐积等人,或师法“韩孟”,或追摹“李杜”,总归取法唐之中、盛雄健高远的作派。在诸多效法“韩孟”的诗人中,王令是最突出的一个。他既学韩诗的雄迈劲健、奇古奥衍,又学[[孟郊]]的冷僻尖峭与惨淡深挚。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近体诗也不乏开阔矫健的表现方式与境界,而近于杜甫律绝<ref>[https://www.docin.com/p-1438138233.html 绝句律诗格律【宝典】 ],豆丁网,2016-01-24</ref>的风格。大概由于短命和作诗求奇,人们常把王令与唐代诗人李贺相比,但两人的风格差异还是较明显的。王令偏于奇健峭厉、愤嫉冷僻,而不似[[李贺]]那般幽幻瑰丽、哀感顽艳。 <center>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center> {{Cquote| 子之来兮东之舟,暮不至兮谁牵以留。 子之去兮西之马,朝何亟兮不秣而驾。 驾胡适兮徂扬,扬之郊兮泮之央。 泮之冰兮春之水,泮之莪兮芽茁於涘。 泮之鹭兮洁白以止,泮之土兮除扫不滓。 泮之人兮立以望子,久不可待兮足并以跂。 子未至兮谓奚,子之至兮何以慰之。 招其来而挽其去,纳以宽而不严以恕。 增其长而救厥玷失,培其根而使华以实。 泮之人兮子喜,子先何适兮不夙吾治。 |[北宋]王令}} ==作者简介== 令(1032—1059),字逢原,原籍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五岁父母双亡,随叔祖王乙移居广陵(今江苏扬州)。十六七岁自立门户,在天长(今属安徽)、高邮(今属江苏)、江阴(今属[[江苏]])等地授徒为生。至和元年(1054),在高邮拜识王安石,受其赏识,此后成为至交。由于王安石的称誉,王令的诗歌始为人所知,尤其是在江淮一带,王令逐渐成了一个颇负盛名的诗人。嘉祐三年(1058),王安石将其妻之堂妹嫁给他,次年他便在常州(今属江苏)病逝,年仅二十八岁。[[王安石]]《[[思逢原]]》一诗有“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之句,对他的才高命短、不为世用表示惋惜。 王令诗文由其外孙吴说编为《[[广陵集]]》,未刊行,近代始有嘉业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新版《王令集》,即据嘉业堂该校点,诗赋文21卷。另有《拾遗》《附录》《年谱》等。王令的诗风,或清新,如《舟次》;或豪放,如《暑旱苦热》《龙池二绝》等。其古诗,大都格调高古,诗语奇险,深受唐代诗人韩愈、孟郊诗风的影响。《[[四库总目提要]]》评王令的诗道:“磅礴奥衍,大率以韩愈为宗,而出入于卢仝、李贺、孟郊之间,虽得年不永,未能锻炼以老其材,或不免纵横太过,而视倨促剽窃者流,则固倜倜乎远矣。”这可谓一语中的。王令的《[[张巡]]》酷似韩诗,而《秋居》等则分明是受了孟诗的影响<ref>[https://www.shicihui.com/shiren/766-page10.html 王令],诗词汇</ref>。 ==视频== ===<center> 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揭秘8亿字的《四库全书》存放地——圆明园文源阁!</center> <center>{{#iDisplay:r3024fke0yq|560|390|qq}}</center> <center>诗词丨中国最美54首古诗词朗诵 ,值得收藏!</center> <center>{{#iDisplay:e05157v5eco|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送黄莘任道赴扬州主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