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61.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送淡公 的原始碼
←
送淡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送淡公》</big> ''' |- | [[ File:Timg444.jpg|缩略图 |居中|250px|[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9996439657&di=5dc9f76a314003904b19b08980fe2ad3&imgtype=0&src=http%3A%2F%2F1803.img.pp.sohu.com.cn%2Fimages%2Fblog%2F2008%2F8%2F29%2F21%2F12%2F11cb52ef77bg215.jpg 原图链接] [http://www.xici.net/403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作品名称: 《送淡公》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诗 作者:[[孟郊]] 别名:[[孟东野]];[[贞曜先生]] |} '''《送淡公》'''唐代诗人孟郊诗。 [[孟郊]]的诗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固然,他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但他还是能透过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以诗来反映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针砭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有的则尖锐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平等。孟郊愁苦之诗所获褒不一,而他古淡闲雅的诗歌获得较为一致的好评。<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577609.html 《送淡公》] 诗词名句网</ref> ==诗词正文== {{Cquote|<燕本冰雪骨,越淡莲花风。五言双宝刀,联响高飞鸿。 翰苑钱舍人,诗韵铿雷公。识本未识淡,仰咏嗟无穷。 清恨生物表,郎玉倾梦中。常于冷竹坐,相语道意冲。 嵩洛兴不薄,稽江事难同。明年若不来,我作黄蒿翁。 何以兀其心,为君学虚空。 坐爱青草上,意含沧海滨。渺渺独见水,悠悠不问人。 镜浪洗手绿,剡花入心春。虽然防外触,无奈饶衣新。 行当译文字,慰此吟殷勤。 铜斗饮江酒,手拍铜斗歌。侬是拍浪儿,饮则拜浪婆。 脚踏小船头,独速舞短蓑。笑伊渔阳操,空恃文章多。 闲倚青竹竿,白日奈我何。 短蓑不怕雨,白鹭相争飞。短楫画菰蒲,斗作豪横归。 笑伊水健儿,浪战求光辉。不如竹枝弓,射鸭无是非。 射鸭复射鸭,鸭惊菰蒲头。鸳鸯亦零落,彩色难相求。 侬是清浪儿,每踏清浪游。笑伊乡贡郎,踏土称风流。 如何丱角翁,至死不裹头。 师得天文章,所以相知怀。数年伊雒同,一旦江湖乖。 江湖有故庄,小女啼喈喈。我忧未相识,乳养难和谐。 幸以片佛衣,诱之令看斋。斋中百福言,催促西归来。 伊洛气味薄,江湖文章多。坐缘江湖岸,意识鲜明波。 铜斗短蓑行,新章其奈何。兹焉激切句,非是等闲歌。 制之附驿回,勿使馀风讹。都城第一寺,昭成屹嵯峨。 为师书广壁,仰咏时经过。徘徊相思心,老泪双滂沱。 江南邑中寺,平地生胜山。开元吴语僧,律韵高且闲。 妙药溪岸平,桂榜往复还。树石相斗生,红绿各异颜。 风味我遥忆,新奇师独攀。 报恩兼报德,寺与山争鲜。橙橘金盖槛,竹蕉绿凝禅。 经章音韵细,风磬清泠翩。离肠绕师足,旧忆随路延。 不知几千尺,至死方绵绵。 乡在越镜中,分明见归心。镜芳步步绿,镜水日日深。 异刹碧天上,古香清桂岑。朗约徒在昔,章句忽盈今。 幸因西飞叶,书作东风吟。落我病枕上,慰此浮恨侵。 牵师袈裟别,师断袈裟归。问师何苦去,感吃言语稀。 意恐被诗饿,欲住将底依。卢殷刘言史,饿死君已噫。 不忍见别君,哭君他是非。 诗人苦为诗,不如脱空飞。一生空鷕气,非谏复非讥。 脱枯挂寒枝,弃如一唾微。一步一步乞,半片半片衣。 倚诗为活计,从古多无肥。诗饥老不怨,劳师泪霏霏。 >|<《送淡公》>|<诗词名句网>}} ==作者简介== [[孟郊]](751年-815年)<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2f7f3273612a.aspx 孟郊简介] 古诗文网</ref>,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汝州(今属河南汝州),唐代著名诗人,少年时期隐居[[嵩山]]。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没有律诗。<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zuozhe/31.html 「孟郊」诗词全集(384)首)] 诗词名句网</ref>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仕历简单,清寒终身,为人耿介倔强,死后曾由郑余庆买棺殓葬。故诗也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孟郊现存诗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ref>[http://www.ruiwen.com/shi/1833966.html 孟郊的诗及故事] 瑞文网,发布时间;2018-07-26 13:36</ref>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视频== <center>'''孟郊生平'''</center> <center> {{#iDisplay:q01878tsyby|780|460|qq}} </center> <center>'''孟郊与贾岛 '''</center> <center> {{#iDisplay:f03976hz02g|780|460|qq}} </center>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51 中國詩]] [[Category:820 中國文學總論]] [[Category:100 哲學總論]] [[Category:821 中國詩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送淡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