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214.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追忆我的爷(尹光传) 的原始碼
←
追忆我的爷(尹光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追忆我的爷'''<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0529755/pexels-photo-20529755.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追忆我的爷》'''是[[中国]]当代作家尹光传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追忆我的爷=== 爷(yé),是我对父亲的称呼,这还是我第一次用[[文字]]表述。父亲在世时,只是用口语称呼他,因为我们称祖父为爷(yě,音)。村中也有不少称父亲为爹的,只有个别在外工作的子女,才把父亲叫爸爸。 我原以为“爷”的叫法很“土”,其实在古代早就有这种称呼了,《花木兰》中就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旧时还称当官的为“爷”,如“县太爷”。因此,爷的叫法并不土,只是今人不用罢了。 我的爷叫尹正田,他于1920年出生在高苑县(今高青县)石槽村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属相“申(猴)”,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二。于1992年正月二十二日去世,离他七十三岁的生日(正月二十五),只差了三天。 爷去世时,我还不到三十岁,年少时不理解父母的艰辛,经过了这么多年,我现在也是一个当爷爷的人了,对父辈当年的难处理解越深,也愈加深了对他的怀念。2020年,在他百岁诞辰时,正值新冠疫情,我居家禁出期间,闲来无事,便写了篇纪念他的文章,追忆我印象中的父亲。当时没考虑外发,后来有人建议我分享给更多人,便对原文又作修改,在纪念他去世三十二年之际,以此文表达对他的追思。 印象中的爷 我与爷相差45岁,在我记忆中,他是一位性格憨厚而倔强的老人,他身材不高,上身已出现驼背,[[岁月]]的沧桑在他脸上刻满了皱纹。他总是有忙不完的活,对我很严厉,从小就对他有种怯生生的感觉。 他生长于战乱年代,家境贫穷,没有机会读书上学,只能靠干农活来维持生存。他年轻时常年在外给富人家打短工,我姑姑是八里外的永阜村,他在那个村里干了好几年的活,以至于对村里的大部分人都认识。他精通各项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啥时候种啥,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村人还常为此向他求教,是个种田的好把式。 他是村中出了名的实在人,做事遵规守矩,从不做违反规定的事,违法乱纪的事更是与他沾不上边。凡是村里号召的事他都积极响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始终与上级保持一致。他处世心胸坦荡,富于同情心,从不落井下石,不乘人之危。听说文革初期,村里的造反派抄了当时村支部书记的家,村民们都跟着去哄抢书记家里的东西,唯有父亲没去参与。他为人低调,不说过头话,做事不张扬,帮人不图回报。 在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时,他干的农活最出色,为此,深受[[负责]]人的信任,村干部还经常安排他去完成比较艰巨的任务。他曾驾驭生产队的牛车(当时没有马)到东营、淄川等地运送物资,往返一趟要几天几夜。他离开家的这几天,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刻,不用担心挨他训了,在他出远门回来时,还能得到意外惊喜,有次他给我带回了一个包子,感觉那么好吃,尽管只有这么一次,但我还是充满了期待。 他过惯了俭朴的生活。从来不讲究吃穿,觉得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有件衣裳穿就好。若是母亲在家做点好吃的,他总是埋怨耽误功夫。家里的破砖烂瓦他从不舍得扔掉,在路边见到废弃的东西,只要他认为有用途,就会拣拾回家,留着备用。他容不得家人有半点浪费,每当看到子女吃饭掉在地上的干粮碎屑时,都会逼着拣起来吃掉。 他一直都在忙碌,一生没有享受过片刻清闲。农忙时节忙得不可开交,农闲时间也闲不着,黎明即起,背着粪篓子去路上拣牛粪。春天去剜菜,秋天去拾柴,夏天忙修补,[[冬天]]编盖天(音,盖锅用的)。就算是阴天下雨,也闲不着,他会柳编、藤编手艺,能用柳条和紫穗槐(一种藤条)编织各种家具。不光他自己忙,还不容许他人闲着,每当看到别人在那里闲来无事时,就会挨他训斥,便吓得赶紧去找点事情做。他一生不辍劳作,直至病倒不起后,才停止了忙碌。 他生活在村子里,与外界接触的少,又没有文化,从而影响了他的处世方法。由于他自己没上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只让男孩子上学,不让女孩子上学。幸好大姐还在姥娘家上过学,二姐和三姐则没让进过校门。尽管有家庭困难的因素,但更主要的重男轻女,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我大爷和叔叔家的姐姐们,比我的两位姐还大几岁,她们就曾上过学,有个姐姐还在生活紧张时期完成了初中学业。直到多少年后,我的两个姐姐还对此颇有怨言。 他的脾气不好,生气发火那是常有的事。他老是板着面孔,很少能见到他的[[笑容]]。每逢家里遇到大事、难事,他总爱发愁,天天唉声叹气,不停地抽他自己卷的烟叶,因买不起成包的卷烟,只能抽用废纸卷的烟叶,有时连烟叶也没有了,还用干树叶代替。越是想不出好办法,他就越急躁,还经常发无名火,弄得别人不知如何是好,全家人最怕他生气发火了。他还比较固执,不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有时为了点小事就与人争的不亦乐乎,无形中与他人增加了摩擦,引发不愉快。 他对子女严管厚爱。他们那代人信奉“棍棒下出孝子”,我便是在他的训斥和打骂中长大的。自己贪玩不听话或做错了事,那挨打是自找的;不小心打碎个碗也要挨顿打,那只能自认倒霉,因为那时没钱再买,家人确实很心疼;莫名其妙地挨顿打,那心情可真不好受,这样的挨打让我印象深刻。在我不到五周岁多时,便被送到了学校,老师给发了两本书,让第二天上交2角钱。父母说拿不出课本钱,我自然不想去学校见老师,没想到为此挨了爷的一巴掌。这件事只所以[[现在]]还记得,不是我好记仇,而是当着一群人的面、在大街上挨的,前几年还有人对我提及此事,他们述说的那些被打细节,其实我早就忘了,是他们又让我勾起了这段往事。除了这次外,再没记得因为学习的事管过我,每当看到我在家看书耽误干活时他还生气,让我先去干活。考试成绩好了告诉他后,不仅得不到表扬,反而被警告别骄傲。还有一次是在我十岁左右,当时正在睡午觉,睡梦中被爷从炕上拖了下来,让我拿着耙子到街上去拾散落的麦穰,我只好哭着去照办。原来是他从生产队场院往家背分来的麦穰时,在路上散落了一地。他回家拿工具时,看到我在炕上睡觉,便把火发在了我身上。以至于到现在,每当看到有的家长训孩子时,我便有条件反射般的反应。看到那些挨训的孩子们,就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给我们传承了良好的家风。他虽讲不出大道理,也没有啥家训名言,但在他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中,秉承了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美德。以孝为先、忠厚老实、诚信友善等这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们的日常行为。子女们于无形中传承了和睦谦恭的良好家风,父亲兄弟三人、我们兄弟两人,没有分家的经历(兄弟之间分配家庭财产),没有出现过家庭纠纷。 难忘的几件事 曾被国民党抓过壮丁。1947年秋,爷在姚套村姥姥家的农田干活时,被一帮国民党兵抓了壮丁。家人们听说后急坏了,被抓走后没有半点音信。后来才知道,他被迫给国民党兵当差役,天天挑水做杂务。半个多月后,被带到了百里外的广饶地段,幸好遇到了一位算是有[[同情]]心的小军官,向他求请后才被放行,这才得以逃回了家。同时被抓的,有的后来不知所终,他算是逃过了一劫。 在饥荒中死里逃生。在那三年自然灾害中,不少村民被饿死。我爷爷、奶奶和大爷,便是在这期间相继去世的,母亲被迫带着大姐和哥哥外出讨饭,父亲和两个姐姐被留在家里听天由命。据哥姐们讲,父亲当时饿得病倒后,被人送到了丁庄福利院,侥幸捡回了一条命。两个姐姐被饿得昏死过多次,硬是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小姐姐还曾被送至博兴县的邵洼村,因不停地哭闹而被人送了回来。他病情好转后,身体仍然很弱,是堤上刘村一名叫刘希华的村干部见他可怜,把他招至砖窑厂喂牲口后,才得到了点吃的,熬过了那段艰难时期。多少年后,经常听他提到刘希华这个名字,他对恩人一直心怀感激,不忘当年的救命之恩。 有套鸽子的拿手绝活。他能够预判到鸽子落地觅食的去处,提前布设好线扣,待鸽子落地觅食时套住其脚,将它捕获。听村里人讲,他套取的成功率最高,还有人向他学过艺。我和哥哥对此不感[[兴趣]],他的这门绝技失传了。他的杰作是在1990年秋,当时正值北京亚运会召开之际,他套到了只腿上系有标签的鸽子,标签上写有上海信鸽协会的编号。他说一生中套到的鸽子无数,却没见过这么好的,非常珍惜它。正在纠结是否释放时,但却被村内他人骗去,后来鸽子下落不明,他对此非常痛惜,在病床上还常念及此事。 (父亲当年找人代写的信鸽腿部标签文字内容) 难忘的一次家长会。我上了十多年学,只在高考前,学校召开了唯一的一次家长会,那次家长会是因上届有一名学生因高考失利自杀而召开的。他第一个到达学校,班主任张延登老师对他很热情,询问他家里的小麦收成等情况。张老师说话很客气,父亲一生没见过啥世面,去开家长会时心里还忐忑不安。没想到张老师这么平易近人,讲话这么有水平,这使他激动的不得了。听母亲说,他回家几天后,还一直在述说此事,每次提起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这场家长会,也算让他见了世面。 帮我实现高考梦。我高中毕业后,已经开始分田到户,父亲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从事农业劳动已经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我走出校门后,干农活不在行,干啥活他也看不惯,自然没少对我发脾气。正是受他训斥的激励,才坚定了我继续参加高考的想法,尽管他对此不如母亲热心,但若没有他的同意,我是进不了校门的。我去县城拿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仍像往常那样忙到很晚才回家,我在月光下[[告诉]]他被录取后,他的表情却很平静,也许是怕听错了,空欢喜一场吧。 居住县城的短暂日子。1989年春,在他七十岁生日前夕,我提前从老家把他接到了县城。那时我刚结婚不久,住在单位安排的一间平房中,称不上是个“家”,正好隔壁有一间空屋,便向领导申请,让父亲暂住了几天。当时条件有限,没有什么美酒佳肴、山珍海味,没有生日蛋糕,更没有满桌的亲朋好友,我只是让他在宿舍里改善了一下生活而已,住了两三天后就回了老家。在他卧病期间,多次听他高兴地说起此事,这也让我得到些许安慰。还有一次是赶物资交流会时,我接他来县城赶会,他差不多天天到交流会上去转悠,让他过了把赶会瘾。在这次赶会中,他还花五元钱买了个小马扎,我曾买过无数个小马扎,用不了几年便坏了。但他买的这个槐木马扎,我已用了三十五年,上面的穿绳换了无数次,框架还结实如初。 子女们心中永远的痛。我参加工作后,他也没享到啥福。1988年母亲去逝后,他一人单独生活,从来没有洗过衣、做过饭的他,在晚年也开始适应这样的生活,身体状况一年不如一年。我那时对医疗知识太缺乏,知道他经常犯头晕病,却不考虑那是高血压。在他犯病前的一个周末,我回家听二姐说他最近老犯糊涂,经常忘事,前几天去外村参加亲戚的婚宴,傍晚回来时迷了路,误入其它村,折腾了半宿后才返回家中,这么冷的夜晚,身上的棉衣竟被汗水湿透了。我听二姐说后竟无动于衷,不知道那是脑血管病的先兆,更没去医院给他检查。之后不几天,他便患上了脑血管疾病,那时县医院还没有CT设备,最终也没能确诊是脑血栓还是脑溢血。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后,没见有多少起色,便回家准备料理后事。但他顽强地醒了过来,却落下了偏瘫病,生活不能自理。平常多靠哥姐们照顾,我只是在周末回去趟,那时周末只休一天,交通又不方便,从县城到老家五十多里,我每周六晚骑车回家,周一早上返回。床前三日无孝子,谁的照顾也代替不了他的痛苦,何况我们照顾的也不到位。他在床上折磨了一年多后,于1992年春去世,给子女们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痛。那年我27岁,儿子刚满两周岁。 他走后,我便很少回老家了。他用毕生心血盖起的四间土坯房,因没人居住便成了一处空房子。但那是我心中的家,每看到它时,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三十年来我未再踏进过屋门。直到前年将其转让,在清理房中旧物时,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他当年编织的家具,使用过的小煤油灯,做饭用的旧风箱,还有他用过的那把旧茶壶……一件件旧物品,勾起了我一份份沉甸甸的回忆。 (父亲住过的老宅) 爷留给我们的启示 小时候,我常暗自嫌弃家里贫穷,别人家孩子有的东西我没有;也常因为全家人太实在,被人讥讽为“傻”;还曾因为别人家对孩子管的不严有[[时间]]玩,而爷却时常逼着我去干这干那,常对此产生过怨恨。但现在想来,这些都是爷留给我的宝贵财富,它比金银财宝都珍贵。 父爱恩如山。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在那个生活困难的年代,能把五个子女抚养成人,已是父母给予我们最大的恩泽,而我们还没来得及回报,他就先走了,这遗憾无法弥补。值得欣慰的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家族不乏后来人。几十年后,当年的辛苦没有白费,他的后辈们已逾50多人,子女们没有忘记他当年的养育之恩。 忠厚传家久。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他的熏陶下,老实本份、遵规守矩、诚实守信等做人的基本道理,已植根到我们的骨髓里,就像给我们起名字时希望的那样,将“忠厚传家久”这一名言得到了传承(我们叔伯兄弟三人,我排名第三,最后一个字就叫“传”了)。年轻时也曾怀疑过这样能否在社会上适应,有了几十年的经历,知道了人品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哪个单位都喜欢人品素质好的员工。通过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体会到,被人看重的便是人品和能力。这一优良传统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人。 穷且益弥坚。成由勤俭败由奢,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经一番寒彻骨,难得梅花扑鼻香。这些大道理尽人皆知,但没人自愿去吃苦受罪,而我生长于物资匮乏的年代,在贫困的家庭中养成了勤劳俭朴、忍辱负重的品格。少年吃苦不是苦,反而磨砺了人的意志,这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我家后代都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凭着坚韧的毅力,克服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都与爷当年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 人睦千秋福。受爷的影响,后辈们做到了尊老爱幼、待人以诚、睦邻友善。我自己也[[努力]]吸取爷的教训,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乱发脾气,将个人的不愉快情绪影响给他人。在为人处世中,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多做助人为乐、成人之美之事,不沾小便宜,不贪意外之财。受传统家风的影响,后辈们都能坚守底线,不做给家族抹黑的事。 家和万事兴。受良好家风的影响,子孙后代们都兢兢业业,勤奋刻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后代们今天的生活,远超他在世时的想象,哥嫂及侄子侄女已到周村城区居住十多年了,侄子的生意兴隆。我也快退休了,今天的状况,远超当年的奋斗目标,儿子在北京大学毕业,这在十里八村也属难得一遇的。那时盖两间土坯房都要积攒多少年,现在后代们大都住上了楼房,有的还不止一套;他在世时,买辆自行车已是家中最值钱的物品了,现在都买上了轿车,有的家庭还不止一辆。外甥(女)们也各有自己的事业,都干的也很出色,他们都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父母可以含笑九泉了。后代们取得的这些成就,离不开他当年的教诲,与当年的积善行德不无因果关系。 (爷的五个子女,2010年2月拍摄于姚套村大姐家中) 他是亿万中国农民中的普通一员,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传承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者,为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贡献了人才红利。写此文[[纪念]]他,是感激他的养育之恩,弘扬他的优秀品德,传承我们的良好家风,教育后人饮水思源。 四年前,在纪念他诞辰百年时,曾以《追忆父亲》为此文名称。现在觉得还是沿用生前对他的称呼为好,若在他生前,未听到我喊他“爷”,而改用了其他称呼,说不定会给我一巴掌或一鞋底。想来想去,就以《追忆我的爷》作为标题吧。 让我再叫一声“爷”,以表达对他的[[思念]]!<ref>[http:///http://www.360doc.com/userhome/963138 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尹光传,[[山东]]省高青县高城镇石槽村人,就职于高青县纪委监委,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追忆我的爷(尹光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