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64.2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趙仁本 的原始碼
←
趙仁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趙仁本'''({{bd|?||670年代|catIdx=Z}}),[[唐朝]]官員,[[唐高宗]]年間拜為[[宰相]]。 == 家世 == 趙仁本是[[陝州]]河北縣人。他生年不詳,只知在[[隋朝]]年間。[[隋恭帝]](617年-618年在位)[[義寧]]年間起,他已是低級官員了,在當時及隨後的唐朝,他常手抄詔敕,記錄重大事件,人們都對他能保持良好記錄表示佩服。<ref name=BT81>[[:s:舊唐書/卷81|《舊唐書》卷八十一]]</ref>唐初,[[馬周]]客居[[密州]],趙仁本重視其才,厚給行裝,讓他入關。<ref>[[:s:新唐書/卷98|《新唐書》卷九十八]]</ref> == 唐太宗年間 == [[唐太宗]][[貞觀]]年間(626年-649年),趙仁本轉殿中侍御史。一次,有一份敕書需要一位元禦史長途跋涉,趙仁本的同僚們都想避免此行,都在找藉口推託,趙仁本卻越級請求前往,對當時已是自己上司的治書侍御史馬周說:“食君之祿,死君之事。即使跋涉艱險,我不會找藉口推託。”回來後,又因處理此事務得當,擢吏部員外郎。<ref name=BT81/> == 唐高宗年間 == [[唐高宗]]年間,趙仁本曾任詳刑少卿,撰《法例》三卷,<ref>[[:s:新唐書/卷58|《新唐書•藝文志二》]]作二卷。</ref>引以斷獄,時議認為折衷,但後來唐高宗看後認為煩文不便,最終廢棄不用。<ref>[[:s:舊唐書/卷50|《舊唐書》卷五十]]</ref>趙仁本遷東台侍郎,充使檢校四部群書,<ref>[[:s:舊唐書/卷190上|《舊唐書》卷一百九十上]]</ref><ref>[[:s:新唐書/卷201|《新唐書》卷二百零一]]</ref>[[乾封|-{乾}-封]]二年(667年)四月又在司列少常伯兼正諫大夫任上被授[[同東西台三品]],為[[實質宰相]]。<ref>《[[新唐書•高宗紀]]》作六月事。</ref>當時,右相[[許敬宗]]有權勢,常對其他宰相有不當請托,趙仁本拒絕。[[咸亨]]元年(670年)十月,他在[[李弘|太子]]右中護任上被改任中台左丞、左肅機,罷相。<ref>[[:s:舊唐書/卷5|《舊唐書》卷五]]</ref><ref>[[:s:新唐書/卷3|《新唐書》卷三]]</ref><ref>[[:s:資治通鑒/卷201|《資治通鑒》卷二百零一]]</ref>鹹亨(670年-674年)初年卒于任上。<ref name=BT81/>他的曾孫[[趙憬]]後在[[唐德宗]]年間拜相。 唐德宗年間,趙仁本得以續圖[[淩煙閣]]。<ref>[[:s:新唐書/卷191|《新唐書》卷一百九十一]]</ref> == 評價 == *《舊唐書》史臣論曰:[[樂彥瑋|彥瑋]]獨遏奸臣,'''仁本'''請當遠使,終升輔相,不亦宜乎!<ref name=BT81/>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趙仁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