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27.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越窑 的原始碼
←
越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越窑.jpeg|260px|缩略图|右|<big>越窑</big>[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1586571214&di=48eed7088d64d156379c02d0fbc35e34&imgtype=0&src=http%3A%2F%2Fimg1.imgtn.bdimg.com%2Fit%2Fu%3D4291479041%2C3390270726%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https://auction.artron.net/paimai-art85200254/ 来自 雅昌艺术网 的图片]]] '''越窑'''是[[唐朝]]、[[五代]]时浙江绍兴越州的瓷窑,窑址主要分布于慈溪的上林湖一带。隋朝、唐朝时绍兴叫“越州”,因此得名为“越窑”。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在唐代很出名。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碗,越州为上。其瓷类玉、类冰。北宋后期,由于制瓷工艺粗糙,越窑走向衰落;南宋中期,越窑停烧<ref>[https://www.zmkm8.com/thread-49582-1-1.html 唐代越窑青瓷器欣赏],芝麻开门收藏鉴定网,2018-7-20 </ref>。 ==秘色瓷== 晚唐、五代时最上品的越窑千峰翠色青瓷专门作为贡品,臣民不得用,因此称为“秘色”。五代时闽国王王审知曾派徐寅贡秘色瓷,徐寅作诗:《贡余秘色瓷器》:“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𣸣;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宋赵彦衡《云麓漫钞》说越窑秘色瓷艾色,又引唐诗人陆龟蒙《进越器诗》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霄盛沆瀣,共稽中散斗遗杯”。 1987年4月3日,法门寺真身宝塔的地宫被打开,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十三件秘色[[瓷器]]现存法门寺博物馆<ref>[https://www.sohu.com/a/152930873_402065 唐代陶瓷赏珍—似玉类冰的越窑青瓷(上)] ,搜狐,2017-06-29 </ref>。 ==工艺特色== 越窑青瓷在初唐时胎质灰白而松,釉色呈青黄色。晚唐时胎质细腻致密,胎骨精细而轻盈,釉质腴润匀净如玉,釉色为黄或青中含黄,无纹片,普遍使用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另有一种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的方法,器物常见的有碗、盘、水盂、罐、盒等,特色器如瓷砚、执壶、瓷罂等,尤其是口唇不卷、底卷而浅腹的越瓷瓯,风靡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歌咏对象。越窑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直到宋时越窑逐渐衰落。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着称于世。这种如冰似玉的美丽釉色,深受诗人的赞赏和喜爱。有不少诗人都描述和歌咏过种美丽,如顾况、孟郊、陆龟蒙、徐夤、施肩吾、郑谷[[顾况]]、[[孟郊]]、[[陆龟蒙]]、[[徐夤]]、[[施肩吾]]、[[郑谷]]等。 越窑瓷青瓷与唐代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密切,其瓷质造型,釉色之美,深受饮茶者的喜爱。饮茶风尚又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型制。 ==视频== ===<center> 越窑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越窑秘色瓷专题片</center> <center>{{#iDisplay:x0179wnv2at|560|390|qq}}</center> <center>越窑青瓷工艺精湛,居全国之冠,影响深远</center> <center>{{#iDisplay:v08958hyhee|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70 製造總論]]
返回「
越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