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95.2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赵家崖遗址 的原始碼
←
赵家崖遗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赵家崖遗址.jpg|thumb|right| [http://huafans.dbankcloud.com/pic/2017/08/29/f3e20012c234f8dd931b9133bd4198a8_IMG_20170822_092954.jpg?mode=download 原图链接] [http://club.huawei.com/thread-13724123-1-1.html 图片来自粉俱乐部] ]] [[赵家崖遗址]]位于陕西[[武功]]城南约3.5公里,漆水东岸台地上,与浒西庄遗址隔水相望,西距漆水约300米。漆水此段岸高80余米,群众沿河岸修梯田数级,从而暴露出白灰面房屋居址遗迹和大量的远古残陶片。 中文名 赵家崖遗址 发掘文物 陶器 面 积 18万平方米 发 掘 1981年 ==简介==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武功考古队在发掘浒西庄遗址时,亦对此遗址多次调查之后,随即进行正式发掘。经发掘,确定为新石器时代客省庄二期文化类型遗址。此遗址东西300米,南北600米,面积18万平方米。 ==发掘文物== 陶器:赵家崖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存地层堆积很厚,达1—6米,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有夹沙红陶、泥质红陶、夹沙灰陶和泥质灰陶。红陶与灰陶数量大致相等,纹饰以篮纹最多,绳纹次之。此外还有附加堆纹、戳剌纹、划纹、方格纹和弦纹等,有相当一部分陶片素面带纹。 居址:有半地穴式、窑洞式和半窑洞半起墙式三种。其中半地穴式居址占居址总数的25%,窑洞式居址只发现一座,半窑洞半起墙式的居址占居址总数的一半,是赵家崖客省庄二期文化居址的主要形式。在这类房址中,有不少为一院落建筑群自北而南排列,门均向西,出门之后即进入院落地面。院落西部有南北向的夯土墙,中部有东西向的夯土墙把院落分为南、北两个小院。灰坑以袋形式坑为多。这种灰坑形制规整,底部有木炭或树皮铺垫的痕迹,有的坑底还留有成堆的谷类碳化物。显然,有的袋状坑实为存粮窖穴。 墓葬:这一时期的墓葬仅发现两座,墓圹均为长方形竖穴,有一座随葬两件蚌壳,另一座无随葬品<ref>[http://www.sanqinyou.com/content/2011-9-28/2011928208110810221422442205440584.html 渭滨区聚落遗址] </ref> 。生产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占各种生产工具的55%,其中石刀数量最多,狩猎工具为数很少,只占11%左右。从发现的农业工具比例较大、灰坑留有成堆谷物等情况来看,当时农业生产达到一定水平。根据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测定的几个标本初步确定,赵家崖客省庄二期文化遗存年代数据大致距今公元前4300-4000年左右。 ==发现意义== 赵家崖遗址发掘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发现了客省庄二期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叠压在庙底沟二期文化遗存之上的地层关系,为考古研究客省庄二期文化与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年代早、晚期提供了重要依据。赵家崖遗址发掘后,与浒西庄遗址同刊于文物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丁种33号《武功发掘报告》。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赵家崖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