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07.2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赫连夏 的原始碼
←
赫连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6bbd495475ca491580ddd4f95bdcf88c.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916/6bbd495475ca491580ddd4f95bdcf88c.jpeg 原图链接] [http://www.lovfp.com/seduzx/717027/254193437.html 来自爱学网]]] * <small>大夏(十六国之一)</small><br> <br>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夏政权''':史称“胡夏”,是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国都统万城,也是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权。<br> <p style="text-indent:2em;">'''赫连夏政权'''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王大单于算起,到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仅存在了24年。<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15913/88bfK0kVdofBO_DCqssIjP1vuwOejjkMn-CbaV-zJ0RE6kTb3F_YLWd_Xj8foTJTGd_cAG8fgYQZSUjlvON4oiqdvVva56MagtwYK2vVr-CV_ZCa 晋书·卷一百三十·载记第三十.国学网.2019-05-26]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中国古代以“夏”为国号的政权颇多,因此史家又称十六国时期的夏政权为赫连夏。 ==基本信息 == {| |- | '''中文名称''' || 大夏 || '''主要民族''' || 汉族、匈奴族 |- | '''别 称''' || 胡夏、赫连夏 || '''政治体制''' || 君主专制政体 |- | '''起止时间''' || 407年~431年 || '''主要宗教''' || 道教、佛教、儒教 |} == 话题 == * [http://m.people.cn/n4/2017/1013/c677-9982703.html 赫连夏历史地位的再思考]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445386948596417&wfr=spider&for=pc 赫连夏用流动的斗争方式,势力强大取得长安后,为何不以此为都?] * [https://mini.eastday.com/a/180818092631274-2.html 建立和统治政权,他的手段残暴令人发指,解读兴衰的大夏政权] == 背景 == <p style="text-indent:2em;">赫连氏本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后改姓刘。十六国时先依汉赵,后附前秦。及[[苻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督摄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势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br> <p style="text-indent:2em;">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因为匈奴是夏后氏后裔,建立夏朝。不断侵扰后秦北边,前后俘获、坑杀数万后秦军。<br> <p style="text-indent:2em;">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发胡夏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刑杀工匠数千人。 == 沿革 == === 大厦建立 === <p style="text-indent:2em;">夏凤翔六年(公元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趁机攻下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国势更强。<br> <p style="text-indent:2em;">十月,[[刘义真]]年少,赐与左右无节,王修每裁抑之。左右皆怨,谮于义真曰:“王镇恶欲反,故沈田子杀之。杀田子,是亦欲反也。”义真信之,使左右刘乞等杀。既死,人情离骇,莫相统壹。义真悉召外军入长安,闭门拒守。关中郡县悉降于夏。赫连勃勃进据咸阳,长安樵采路绝。 <p style="text-indent:2em;">[[刘裕]]闻之,使辅国将军[[蒯恩]]如长安,召义真东归;以相国右司马[[朱龄石]]为都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代镇长安。 === 大败晋军 === <p style="text-indent:2em;">十一月,龄石至长安。义真将士贪纵,大掠而东,多载宝货、子女,方轨徐行。雍州别驾韦华奔夏。赫连帅众三万追义真;建威将军傅弘之曰:“公处分亟进;今多将辎重,一日行不过十里,虏追骑且至,何以待之!宜弃车轻行,乃可以免。”义真不从。俄而夏兵大至,傅弘之、蒯恩断后,力战连日。至青泥,晋兵大败,弘之、恩皆为王买德所禽;司马毛之与义真相失,亦为夏兵所禽。<br> <p style="text-indent:2em;">义真行在前,会日暮,夏兵不穷追,故得免;左右尽散,独逃草中。中兵参军[[段宏]]单骑追寻,缘道呼之,义真识其声,出就之,曰:“君非段中兵邪?身在此,行矣!必不两全,可刎身头以南,使家公望绝。”宏泣曰:“死生共之,下官不忍。”乃束义真于背,单马而归。 === 残暴杀戮 === <p style="text-indent:2em;">夏王勃勃欲降傅弘之,弘之不屈,勃勃裸之,弘之叫骂而死。勃勃积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长安百姓逐朱龄石,龄石焚其宫殿,奔潼关。勃勃入长安,大飨将士,举觞谓王买德曰:“卿往日之言,一期而验,可谓算无遗策。此觞所集,非卿而谁!”以买德为都官尚书,封河阳侯。<br> <p style="text-indent:2em;">龙骧将军王敬先戍曹公垒,龄石往从之。朱超石至蒲阪,闻龄石所在,亦往从之。赫连昌攻敬先垒,断其水道;众渴,不能战。城且陷,龄石谓超石曰:“弟兄俱死异域,使老亲何以为心!尔求间道亡归,我死此,无恨矣。”超石持兄泣曰:“人谁不死,宁忍今日辞兄去乎!”遂与敬先及右军参军刘钦之皆被执送长安,勃勃杀之;钦之弟秀之悲泣不欢燕者十年。钦之,穆之之从兄子也。<br> <p style="text-indent:2em;">夏王勃勃筑坛于灞上,即皇帝位,改元昌武。 === 走向灭亡 === <p style="text-indent:2em;">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次年(426年)北魏攻取长安,427年降统万城,428年3月又陷安定城,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称帝。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灭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夏亡。胡夏王朝共存在24年(407年-431年)。<br> '''''分析''''' <p style="text-indent:2em;">大夏的主要经济支柱是掠夺,总以各种理由与借口对四邻发动战争以掠夺地盘和财物,虽然据有了广袤的土地来畜养牲口,但还是支撑不了连年的战争消耗。因此发动战争愈多,国力下降愈多。<br> <p style="text-indent:2em;">赫连勃勃在夺取了长安之后,夏朝疆土南界秦岭,东戎蒲津,西收秦陇,北薄于河,国势达到全盛。赫连勃勃逐渐骄横起来,统治极端残暴,嗜杀戮,视民如草芥,搞得人人自危,忠良卷舌,人心尽丧,儒士寒胸,军将失信。<br> <p style="text-indent:2em;">赫连勃勃晚年昏聩,听信谗言,废长立幼,欲废太子赫连璝而改立酒泉公赫连伦。赫连璝听到消息后,不甘坐以待黜。于是不分青红皂白,率骑一万攻杀赫连伦。赫连璝杀赫连伦后,率众返长安,并攻统万。赫连伦之弟太原公赫连昌闻知,即起兵攻杀赫连璝,之后收编了赫连璝的部众回到统万城。赫连勃勃闻讯后悲愤不已,却亦无可奈何,只得封赫连昌为太子。这次太子之争连损夏朝两根顶梁柱,令夏朝大伤元气。 == 民族思想 == <p style="text-indent:2em;">总之,随着势力的南进,与农业民族联系加深,铁弗匈奴的民族心理表现出一种极为矛盾的状态。一方面,由于匈奴族曾有的辉煌历史以及铁弗匈奴建立政权以来军事征服的顺利进行,使铁弗匈奴民族的自我意识及自豪感增强;另一方面,面对游牧与农耕两种文化巨大的落差,铁弗匈奴又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面对华夏文化时的一种卑怯心理。<br> <p style="text-indent:2em;">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两汉曹魏以来,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内迁,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汉化。在这种趋势下,勃勃却反其道而行之,可以说是一种不识时务。也正是因为这种刻意强调其民族特征的意识,决定了铁弗匈奴所建的夏政权在政治、经济以及如何处理与汉族士人关系上的失当,其灭亡就成为一种必然。 == 历史遗址 == * <small>统万城遗址</small> [[File:20180818092631 b97ecbda3daa400e00fdc7c00ca7fbf6 3.jpg|缩略图|右|[https://00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80818/20180818092631_b97ecbda3daa400e00fdc7c00ca7fbf6_3.jpeg 原图链接] [https://mini.eastday.com/a/180818092631274-2.html 东方资讯]]] <p style="text-indent:2em;">夏凤翔元年(413年),赫连勃勃驱使十万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大夏国都,取统一天下,君临万方之意,将都城定名为统万城。<br> 北宋初年,定难节度使[[李继迁]]以统万城(当时称夏州)为根据地与北宋对抗。公元994年,宋军攻破夏州,宋太宗[[赵光义]]和宰相[[吕蒙正]]决定,把夏州城毁掉,城里的百姓都迁到别处去。六百年的统万城就这样在大火中焚毁,只剩下部分白色的城墙残存至今,历尽沧桑却依然雄壮。现代考古发掘中,统万城南门翁城中出土的大量焦炭证明了宋太宗焚城属实。<br> <p style="text-indent:2em;">统万城由外郭城、东城和西城组成。从平面图上看东城为主,西城为辅。东城730×500米,设有四门:南为朝宋门、东为招魏门、西为服凉门、北为平朔门。西城650×500米,西南城角有角楼残土高31米,西城墙中间有一个折角墙。<br> 现<p style="text-indent:2em;">在城垣遗址的高度从2米至10米不等。四城角各有墩楼,最高达30米,四城墙均有防御性的马面建筑。这里常出土箭镞、铜币、花方砖、“永隆”瓦当、印章、佛像等。统万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遗址之一,是研究大夏和西夏文化的重要文物资料。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社會組織類]][[Category:610 中國通史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赫连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