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4.20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赤霞映红英雄山(文苇) 的原始碼
←
赤霞映红英雄山(文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赤霞映红英雄山'''<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0263254/pexels-photo-20263254.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赤霞映红英雄山》'''是[[中国]]当代作家文苇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赤霞映红英雄山=== 一个[春]末时节,[[阳光]]甚好,我骑车去了[[英雄]]山。 英雄山,老济南人都叫它四里山,因其距离济南老城约四华里路而得名。再往南还有五里山、六里山、七里山等等。 自清末民国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观园、老商埠区一带一直为济南市区的[[繁华]]中心。济南三面环山,离着市里最近的山就是四里山和千佛山了。那年代我们家住在大纬二路和经四路交汇处,孩童时代常常去的山就是这个四里山。 那时公交车辆很少,我们也没有那个几分钱来买车票,只是小伙伴们约了徒步去玩。小学生每年清明节都由学校组织扫墓,也是排了一队队,沿着大纬二路南去。扫完墓队伍就散了鸭子,都是各自再走回来。那时绝对百分百的都是就近入学,所以整座经四路小学的学生都是在附近一那片住的。 四里山过去还有个[[文雅]]的[[名字]]:赤霞山。 看到资料上或有人作文里都写着,是因为山上遍植黄栌树,秋季似红霞满山而得名,对此我深以为疑。 这都六七十年了,本市居民都知道,四里山哪儿有大片的红叶迹象呢?山上皆柏树和少量的梧桐、刺槐、白杨——难道是后来人把黄栌树都砍伐尽而换了树种?谬矣!我想古代这山也肯定是个荒草野岭,不会红叶满山的。 四百五十多年前明代诗人李攀龙约好友许邦才曾在重阳节登高四里山。许邦才后来有诗曰:“新诗忽自故人来,令节黄花初发醅。城外青山城里见,篱边那忍独徘徊。山头对酌夕阳斜,下见湖城十万家。剩有登高酬令节,何人正不负黄花。”(《九月于鳞招登四里山》)从诗中可见那时也是个僻岭荒山,过去年代,济南南部山区多是这样的秃山,很少有植被。我是这样想的,应是朝晖晚霞把个秃山丘陵映照的红彤彤而故名赤霞岭的吧。 1949年11月四里山奠基革命烈士陵园,因财政窘迫,耽搁了十九年后才告竣工,这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烈士陵园。山巅的烈士纪念塔高34.6米,用乳白色花岗岩砌成;塔南山麓有烈士墓地,葬有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早期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早期工农运动领导人鲁伯俊-----以及济南战役和在其它战争中牺牲的有名、无名烈士二千余人。 1952年10月,毛泽东在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陪同下来到四里山黄祖炎墓前悼念他的战友。黄长征时期曾任毛的秘书,后任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建国初在济南遇刺身亡,时年45岁。 毛泽东站在山上感慨道:“有这么多的人民英雄长眠在这里,乃此山之幸也,这真是座英雄山啊。”从那,这四里山就改叫英雄山了。 直到1998年才在山麓西南修建了赤霞广场,翌年把原省工业展览馆场地上12米多高的毛泽东石雕像迁移到这里来。 我从山巅纪念塔前200多级台阶下到纪念堂,堂前有块空场地,每天有成百或上千的人在活动。有唱歌的、跳舞的、踢毽子的;这三组人群最庞大。合唱群最盛,紧挨着的就是跳舞大军,观者都一层层台阶的站满。 合唱团是群众自发组织的,足有上百人。有乐队、音响、指挥,还印发歌曲材料,人手一册。那些二三十级的台阶正好成了座凳。百分之九十都是五六十上的人,多女性,穿红着绿,精神昂扬,汇成了一片彩色的河流。唱的歌曲内容也大多是他们年轻时代的革命歌曲,什么《东方红》《十送红军》《打靶归来》《我的祖国》------她们也只会唱这些了,你让他们唱周杰伦、超级女声、港台流行乐-------她们也唱不来。 据说这合唱团、跳舞群中,本市居民东西南北的都有,有许多是从数十里外赶来聚众凑伙扎堆的。 跳舞队伍也是清一色的娘子军。这些大妈,老太婆们真是活得比大叔、老头们滋润多了。跳舞时一律的面向西,前面是草圃、树林,路过的只能看她们的背影,大概也是算计好的。台阶上的几个来游玩的女学生也跟着学,手舞足蹈,因也是背影,并不怕人笑话。 在那群人中有个高挑身材的女子,足有一米七八的个头,身材热火,舞得棒极了。间或一则身,露出了白皙的脸庞。那动作在百群中独一个,很是扎眼。摆动幅度极大,已到了夸张的程度。要隔着以前,济南人形容这种女人为“浪”。 “你看她浪滴呀!” 而现今的眼光却不一样了,人家会说: “那舞跳得真是到家了!” 她舞得确实好。后来我从下面走,拍了几张跳舞的,才看出这女子也该是四五十岁的人了,描眉画了妆。但从背面望去,完全就是个二三十岁的姑娘。 踢毽子的多是四五人一帮,约有数十帮。另外就是零散的跳交际舞的、唱戏的、敲锣打鼓的、扔沙包的。而打牌的下棋的则退缩到了山麓僻静之处。 只有扔沙包,踢毽子的多数是男人。要么就是四五一堆,八九成群的老年男子,四平八稳的在那儿打牌、下棋;或坐或站,一个个灰衣暗服,形如土鳖。 人多的地方自然也就成了商家做产品推销的好地方,撒放宣传页的也多;还有带着孩子来游玩的年轻夫妇和更多的祖孙辈们------ 在山之北则,还有十几人围一堆,一律的黑衣灰衣男性,原来是“说嘴”的。一人在那儿演讲,诸如国家大事、海内外新闻、星球宇宙之类;这个群也存在了好多年了,说者多为中老年者。 北侧山前原来还有一大帮子卖鸟的,自修理改造山麓后挂了牌子,禁令买卖国家保护动物等,鸟市被取缔了。 山麓东北则,有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市场]],主要经营古玩字画,各类书籍及花鸟虫鱼之类,是济南乃至华北闻名一时的马路[[市场]]。 周末的英雄山,成了本市居民大聚会的[[舞台]]。那些前辈们抛头颅洒热血而为之换来的这个国家,这种欢乐场景,正是烈士们所期盼的。他们希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载歌载舞的欢乐笑脸。这又是一座城内最近的山,免费的公共场所,现在大都市里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他们闲暇时不上这儿来还能上哪儿去呢。 冬季的济南,你要想图安静就去大明湖;要想看[[热闹]],那就来英雄山吧。 这两处都是不收费的[[公园]]。<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57291695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文苇,1957年出生于[[济南]],从未离开过故土,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随父母下放到在章丘、平阴居住过数年,现两地也已划归济南市。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赤霞映红英雄山(文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