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5.175.17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赤胫散 的原始碼
←
赤胫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medical}}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20px;"> {| class="wikitable" width="300" |- ! style="background:#0099cc; color:#ffffff; margin-top:-10px; padding:10px 0;" colspan=2 | '''赤胫散''' |-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center" | https://p1.ssl.qhimg.com/t01d79143afd82cb24f.jpg |- | '''圖片來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763528&sid=5976295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赤胫散</br> 汉语拼音:Chì Jìnɡ Sàn</br> 别名:土竭力、花蝴蝶、花脸荞、荞子连、九龙盘、花扁担、土三七、散血连、小晕药、花脸晕药、红皂药、苦茶头草、红泽兰</br> 性味:味苦、微酸、涩,性平</br> 功能: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的功效</br> 主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经闭,痛经,乳痈,疮疖,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劳伤腰痛 |} </div> '''赤胫散''',中药名。为蓼科蓼属植物赤胫散和缺腰叶蓼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的功效。主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经闭,痛经,乳痈,疮疖,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劳伤腰痛。<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1113939# 赤胫散]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ref>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赤胫散 拼音名:Chì Jìnɡ Sàn 别名:土竭力、花蝴蝶、花脸荞、荞子连、九龙盘、花扁担、土三七、散血连、小晕药、花脸晕药、红皂药、苦茶头草、红泽兰、荞黄连、广川草、甜荞莲、脚肿草、田枯七、蛇头草、九龙盘、斗花痒、南蛇头、蝴蝶草、化血丹、草见血、血当归、黄泽兰、花脸荞麦、亚腰山蓼、飞蛾七、散血丹、花月天、盘脚莲、金不换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lygonum rumcinatum Buch.-Ham.Ex D.Don[Persicaria rumcinatum(Buch.-Ham.)H.Gross.]2.Polygonum runcinatum Buch.-Ham.Ex D.Don var.sinense Hemsl. ===出处===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植物名实图考]]》:赤胫散,生宝庆山中。黄根,黑须,紫茎,有节似蓼,有细白毛。参差生叶,叶形宛似箭链,边绿,内紫黑色,纹赤。滇南生者尤长大,开粉红花如蓼。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赤胫散和缺腰叶蓼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夏、秋采收,扎把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1.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细弱黄色,须根黑棕色。茎纤细,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节或被细白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叶柄短,具翅,基部有叶耳,上部叶近无柄;托叶鞘筒状,膜质,长达1cm,有缘毛或无毛;叶片卵形,大头羽裂,长5-8cm,宽3-8cm,顶生裂片较大,三角状卵形,先瑞长渐尖,侧生裂片l-3对,基部近截形,两面无毛或有毛,上面中部有紫黑斑纹,具细微的缘毛。头状花序簇生于枝顶,通常成对,总花梗有腺毛;花被5裂,粉红色,沿背部为绿色;雄蕊8,花丝较花被短;柱头圆球形,3裂。瘦果卵圆形,具3棱,黑褐色有细点。花期7-8月。 *2.本变种与赤胫散的区别是头状花序较小,直径5-7mm,数个再集成圆锥状。叶基部通常具1对裂片,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 *1..生于路边、沟渠、草丛等阴湿地或栽培。 *2.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坡林下。山谷草地。 ====资源分布==== *1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阴湿,能耐寒。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较好。 ====栽培技术==== 用分株和种子繁殖,以分株繁殖为主。冬季倒苗后到春季未出苗前,挖起根茎,分成单株,每株须留芽和须根。栽时,翻耕土地,开1.3m宽的高畦,按行、株距各约33cm开穴。 每穴栽2株,填土区紧,施人畜粪水及草木灰,最后盖细土与畦面齐平。 ====田间管理==== 栽后每年中耕除草、追肥3次。第1次在3月刚出苗后,第2次在6~7月,第3次在冬季倒苗时,先把枯萎茎叶割去后进行,还要培土过冬。第1、2次追肥,以人畜粪水为主,第3次可施草木灰或堆肥。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纤细,红褐色,节部肿大,有众多须根。茎圆柱形,细弱,稍扁,上部略有分枝,淡绿色或略带红褐色,有毛或近无毛;断面中空。叶卵形、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5-8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形或微心形,并下延至叶柄,且于两侧常形成向内凹的l-3对圆形裂片,上面有三角形暗紫色斑纹;托叶鞘筒状,膜质,褐色。花序顶生,由数个头状花序组成;花被白色或粉红色。气微,味微涩。 ===性味=== 苦;微酸;涩;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舒筋。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经闭;痛经;乳痈;疮疖;无名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劳伤腰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9,鲜品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未调敷;或醋磨搽;或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三焦热。治头昏晕。 *2.《湖南药物志》:镇痛。 *3.《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消肿解毒。治毒蛇咬伤,痈疖,无名肿毒,乳腺炎。 *4.《四川常用中草药》:清热,活血。治内伤,血热头昏头痛,红崩,经闭,虚火咳嗽,赤白痢,痈毒恶疮。<ref>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c/chijingsan.html 赤胫散]中医世家 </ref>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 [[category: 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赤胫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