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238.2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象头花 的原始碼
←
象头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象头花</big> ''' |- | [[File:象头花.png|缩略图|居中|'''象头花'''[https://p2.ssl.qhimgs1.com/sdr/400__/t0149ed668ee20ac008.png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象头花</br> 拉丁学名Arisaema franchetianum Engl.</br> 界: 植物界 </br> 门:被子植物门 </br> 纲:单子叶植物纲 </br> 目:天南星目 </br> 科:天南星科 </br> 属:天南星属 </br> 种: 象头花 </br> 采收时间:夏季 </br> 用 量:内服:适量,浸酒。外用:适量</br> 毒 性:大毒</br> |} '''象头花'''<ref>[http://dict.youdao.com/search?q=bk:象头花 象头花],有道搜索</ref>,[[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象头花ArisaemafranchetianumEngl.的块茎。别名:红南星、母猪半夏、大半夏、独叶半夏、小独脚莲、岩芋、红半夏、山半夏、红南星、大半夏、狗爪南星、岩半夏、野芋头、南星、野磨芋、三不跳等。我国特有,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具有散瘀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食积胃痛,乳痈,瘰疬,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 入药部位 == [[块茎]]。 == 性味 == 味[[辛]],性[[温]]。 == 归经 == 归[[心、肾]]经。 == 功能主治 == [[散瘀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胃痛,乳腺炎,疮疖肿毒,颈淋巴结结核,毒蛇咬伤<ref>[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x/xiangtouhua.html 象头花功能主治],中医世家</ref>。 == 用法用量 == 内服:适量,[[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 注意事项 == [[内服宜慎]]。 == 药理作用 == 象头花含有[[毒性]],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有抑制作用,大剂量可发生[[麻痹]]。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性。 == 相关论述 == 《全国中草药汇编》:“散瘀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胃痛,乳腺炎,[[疮疖]]肿毒,颈淋巴结结核,毒蛇咬伤。” == 相关配伍 == 1、'''治食积胃痛''':象头花块茎60g,泡酒1000g。1星期后服,日服1次,每次15-20ml。(《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外科手术局麻''':母猪半夏、闹羊花、雪上一支蒿、金铁锁、九子不离母、狗核桃各等分。泡酒外搽。忌入口<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4726# 象头花相关配伍],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解毒方法 == 用[[生姜]]嚼解。 == 采收加工 == [[夏季]]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 药材性状 == 块茎扁平,主块茎上周边着生数个[[突出]]的小侧芽,略似爪,直径1-6cm,表面深棕色;质坚硬,角质。气微,味微辛、麻<ref>[http://www.tianlin001.com/herbal/xiangtouhua.html 象头花药材性状],天林中药材网</ref>。 == 形态特征 == 象头花又名[[象鼻花、三步莲]]。块茎扁球形,直径1-6厘米或更大,颈部生多数圆柱状肉质根,周围有多数直径1-2厘米的小球茎,均肉红色(故有红半夏、红南星之称),小球茎逐渐与母体分离,然后萌发为独立的植株。鳞叶2-3,披针形,膜质,最内的长13-20厘米,淡褐色,带紫色斑润,包围叶柄及花序柄,上部分离。叶1,叶柄长20-50厘米,肉红色,基部粗可达1-2厘米,下部1/4-1/5鞘状。幼株叶片轮廓心状箭形,全缘,腰部稍狭缩,两侧基部近圆形。成年植株叶片绿色,背淡,近革质,3全裂,裂片无柄或近无柄,中裂片卵形,宽椭圆形或近倒卵形,基部短楔形至近截形,骤狭渐尖,长7-23厘米,宽6-22厘米;侧裂片偏斜,椭圆形,外侧宽几为内侧的2倍,比中裂片小,基部楔形,长6-20厘米,宽5-19厘米,均全缘,侧脉5-10对,集合脉距边缘3-6毫米,有明显的网脉。花序柄短于叶柄,长10-0厘米,粗3-6毫米,肉红色,花期直立,果期下弯180度。佛焰苞[[污紫色]]、深紫色,具白色或绿白色宽条纹(宽1.5毫米),管部长4-6厘米,圆筒形,粗1.2-2厘米,喉部边缘反卷约1毫米;檐部下弯成盔状,长4.5-11厘米,渐尖,有长1-2厘米或5-6厘米以上的线形尾尖,下垂。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紫色,长圆锥形,长1.5-4厘米,粗2.5-6毫米,花疏,雄花具粗短的柄,花药2-5,药室球形,顶孔开裂,附属器绿紫色,伸长的圆锥状,长3.5-6厘米,基部粗4-8毫米,向下渐狭成短柄,上部粗约1毫米,由中部以下开始下弯,有时几弯成圆圈,稀近直立。雌花序圆柱形,长1.2-3.8厘米,粗0.8-2厘米,花密,子房绿紫色,顶部扁平,近五角形,下部棱状楔形,长5毫米,柱头明显凸起,胚珠2,近纺锤形,白色,珠柄短,直立。浆果绿色,干时黄褐色,倒圆锥形,长达1.2厘米,粗5毫米,种子1-2,倒卵形或卵形,种皮淡褐色,骨质,表面泡沫状。花期[[5-7月]],果[[9-10月]]成熟<ref>[https://www.dayi.org.cn/cmedical/304726# 象头花形态特征],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f>。 == 产地分布 == [[中国特有]],产云南北纬23度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至四川西南部、贵州西南部及广西西部,海拔960-3000米,生于林下、灌丛或草坡。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宝兴<ref>[https://www.zhiwuwang.com/baike/22494.html 象头花产地分布],植物网</ref>。 == 生长环境 == 生于海拔[[960-3000米]]的林下、灌丛或草坡。 == 栽培技术 == '''繁殖方法''' 用[[种子或块茎]]繁殖。 '''种子繁殖''':选择当年新收种子于[[8月上旬]]播种,按行距12-15cm开浅沟,把种子插入沟内,覆土约1.5cm,温度在20℃左右,约10d出苗。翌年4、5月苗高5-10cm,按株距15cm定植。亦可用湿沙贮藏,翌年春季播种育苗。因种子繁殖生长期长,产量不高,故一般多不采用。 '''块茎繁殖''':于 [[10-11月]]收获时,选无病虫害、健壮、中等大小的块茎作种茎,贮放于地窖内。翌年4月在畦面开浅沟,沟距20-25cm,株距15cm下种,芽头向上,覆土4-5cm,浇水,每1hm2需大的种茎600-750kg,小的种茎30-40kg,裁后15d左右出苗。 '''田间管理''' '''选地''' 人工栽培宜与高秆作物间作,或选择有荫蔽的林下、林绿、山谷较阴湿的环境;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黄砂士为好。凡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不宜种植。 '''整地施肥''' 选好地后于秋季将土壤深翻20-25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3000-5000公斤,翻入土内作基肥,栽种前,再浅耕三遍,然后,整细耙平作成定1.2米的高畦或平畦,四周开好排水沟,畦面呈龟背形。 '''移栽''' 春季[[4-5月]]上旬,当幼苗高达6-9厘米时,选择阴天。将生长健壮的小苗,稍带上团,按行株距20X15厘米移植于大田。栽后浇1次定根水,以利成活。生长期间要注意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注意排水。7月苗高15-20cm,追施人粪尿1次。初次追肥后,直深中耕,[[第2次]]追肥在8月,施硫酸铵和过磷酸钙混合肥料,施肥后要浇足水。花期除留种株外,其余花序全部摘除。 == 病虫防治 == 病害有病毒病,要注意选留健壮无病殊作种,并防治蚜虫为害。虫害有[[短须螨]],成、若虫于叶背吸食汁液,使叶变黄,脱落。用20%双甲眯乳油1000倍液或73%克螨特3000倍喷雾。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象头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