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13.2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观经疏 的原始碼
←
观经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观经疏</big> ''' |- | [[File:8e3b6112c6a52fa4.jpg|缩略图|居中|[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LmLkEmrELjbkRmLkElbYTkKIKmbELjboJmLkEk78TkKILkbHoIEbjEC%20XLqIPjehEzO0G0O9GwqR7zOMGwOQTEl%20OKaIPjeh5yupNj%20lHzrHjMz%20PEl%20XJ6IPjeh5yuF9j%2FlHxOVNj%20lHzo%3D%3D_-128918674&query=%E8%A7%82%E7%BB%8F%E7%96%8F 原图链接][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8e3b6112c6a52fa4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观经善导疏'''== '''观经善导疏,善导大师作品。''' 善导大师(613年-681年),俗姓朱,安徽泗州人(一说山东临淄人),唐朝高僧,为道绰之徒,被尊为净土宗二祖。 =='''图书信息'''== 书 名:观经善导疏 作 者:善导大师 出 版 社:弘化社 版 次:1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排版方式:横排 所属分类:图书>净土系列 >净土著述 =='''大师著作'''== 大师著作在宋明以后失传, 直至清光绪年间, 杨仁山居士从日本请回观经疏刻印流通, 又称观经四帖疏。 这一净宗重要法典中国失传后, 在日本流传过程中错讹甚多, 印光大师为此息心详校并予重刻。 今熟读文钞之莲友, 由印祖文钞中知此大事因缘后, 皆渴望能恭读印光大师亲校的《观经疏》, 但因众生福薄,唯见日本大正藏本和杨仁山先生刻本, 不见流通印祖校正之善本,众皆甚以为憾。 自弘化社恢复之后,即嘱编辑部居士在日常事务中注意查找。 直至2006年3月,在灵岩藏经楼查找资料时,幸运地发现1924年印光大师亲为作序之重刻本,南京佛经流通处刻印。 经与一般流通本仔细比较,确定为印祖校正本,民国十三年宝典重光,庆喜不已。 蒙明学大和尚首肯,特从藏经楼请出刻本重新制版流通。愿阅此善本者,个个深信切愿,笃修一向专称之行,乘佛愿力,往生净土,则不负二大师著疏及校正流通之悲心。 ==善'''导大师'''== 大师幼年出家,受具足戒后,与妙开律师共阅《观无量寿经》,喜净业是易行道,乃专心念佛,修十六妙观。 641年玄中寺向道绰参礼请益,得《观无量寿经》奥义,决心专修净业。 后转赴长安,盛弘净土法门。 大师自修则“每入室长跪念佛,非力竭不休”; 度人则“每逢人即演说净土法门”,三十年如一日; 言传与身教并举。681年大师往生,世传师是弥陀化身。 唐高宗以师念佛 “口出光明,神异无比”,故赐额为“光明寺”,后人亦称师为“光明和尚”。 =='''刻序'''== 人生世间,祸福吉凶,相为倚伏。 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 诸佛愍自己与一切众生,为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之所逼恼。 因思所受苦报,由于过去恶业所感。 而所造恶业,由于当六尘境,不了如幻如化,妄起贪瞋痴心之所致也。 是知贪瞋痴之烦惑,乃一切众生之大怨家。 从兹以戒定慧,断贪瞋痴。 复还本具之天真,以成无上之觉道。 然则三苦八苦等,实三世诸佛之导师,而一切众生永离众苦,常享诸乐之无上良缘也。 观无量寿佛经者,普令一切若凡若圣,同于现生,往生极乐,或顿或渐,证无生忍,以至圆成佛道之大法也。 以圣则自力具足,兼仗佛力,故所证入,最为直捷,以故华藏海众,同愿往生也。 凡则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即已超凡入圣,证不退位。 从兹渐修,必至圆满菩提而后已。 此经中品戒善世福,下品作众恶业,及五逆十恶,将堕地狱,由称佛名,遂得往生也。 如是力用,最为洪深。 盖由阿阇世王,乘大愿轮,示为恶逆,囚父禁母,而为发起。 其母厌离娑婆,愿生极乐。 并为未来众生,求往生法。 世尊乃为说此观想西方依报国土,种种庄严。 正报佛及观音势至,相好威德。 以及九品往生,若因若果之十六观。 于第八像观之首,发明宗要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 须知法身入想,理实甚深。 心作心是,事本平常,平常非常,甚深非深。 能圆悟者,方名达人。 于第十三观,特为劣机众生,开方便门,令观丈六八尺之相。 第十六观,又令恶业重者,直称名号。 由称名故,即得往生。 是知相有大小,佛本是一。 观不能作,称即获益。 于此谛思,知持名一法,最为第一。 末世行人,欲得现生决定往生者,可弗宝此持名一行哉。 溯自经传此方,智者,善导,清凉,灵芝,各为著疏,后唯智者一疏独传,余三皆佚。 清光绪间,杨仁山居士,由东瀛请来此经善导疏,无量寿经慧远疏,往生论昙鸾注。 皆久佚之法宝,俱为刻行。 善导疏不用谛观等深意,但直释经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及其趣入,不言谛观,而谛观自然了了矣。 可谓契理契机,善说法要。 弥陀化身,殆非虚传。莲宗二祖,万代景仰。 奈传之久远,错讹甚多,因息心详校而重刻焉。 <ref>[https://new.qq.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html 观经疏]搜狗百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228 佛教史地]]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观经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