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31.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观光农业 的原始碼
←
观光农业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观光农业</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sdr/400__/t01d629118dccab1cc0.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qdhnews.com.cn/news/content/2020-11/05/content_9136434.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观光农业 类别: 旅游业 载体: 农业和农村 模式: 新型 |} '''观光农业'''是指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 观光农业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ref>[https://www.sohu.com/a/142379135_722011 北京发展观光农业:农田里“长出”新景观] 搜狐</ref> == 发展情况 == 1、以农业(广义)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形态。 2、观光农业是指为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可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赏)、品(尝)、娱(乐)、劳(作)等活动的农业.观光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以文化为内涵 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 ⑴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入内摘果、拔菜、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⑵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 ⑶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 ⑷[[森林公园]]; ⑸民俗观光村:到民俗村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农村气息。 == 分类 == 1.结构分类 ⑴观光种植业。指具有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它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如引进优质蔬菜、绿色食品、高产瓜果、观赏花卉作物,组建多姿多趣的农业观光园、自摘水果园、农俗园、果蔬品尝中心等。 ⑵观光林业。指具有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地、林果园、绿色造型公园等。开发利用人工森林与自然森林所具有多种旅游功能和观光价值,为游客观光、野营、探险、避暑、科考、森林浴等提供空间场所。 ⑶观光牧业。指具有观光性的[[牧场]]、[[养殖场]]、[[狩猎场]]、[[森林动物园]]等,为游人提供观光和参与牧业生活的风趣和乐趣。如奶牛观光、草原放牧、马场比赛、猎场狩猎等各项活动。 ⑷观光渔业。指利用滩涂、湖面、[[水库]]、池塘等水体,开展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项目,如参观捕鱼、驾驶渔船、水中垂钓、品尝海鲜、参与捕捞活动等,还可以让游人学习养殖技术。 ⑸观光副业。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都可作为观光副业项目进行开发。如利用竹子、[[麦秸]]、玉米叶、[[芦苇]]等编造多种美术工艺品,可以让游人观看艺人的精湛造艺或组织游人自己参加编织活动。 ⑹观光生态农业。建立农林牧渔土地综合利用的生态模式,强化生产过程的生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生产丰富多彩的绿色保洁食品,为游人提供观赏和研究良好生产环境的场所,形成林果粮间作、农林牧结合、桑基鱼塘等农业生态景观,如广东珠江三角洲形成的桑、鱼、蔗互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景观典范。 2.功能分类 ⑴观赏型观光农业 ⑵品尝型观光农业 ⑶购物型观光农业 ⑷务农型(参与型)观光农业 ⑸娱乐型观光农业 ⑹疗养型观光农业 ⑺度假型观光农业 '''发展概况'''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观光农业作为新兴的行业,既能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解决农业发展的部分问题,也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还能够带动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的发展,改变农村面貌,是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因此可以预见,观光农业这一新型产业必将获得很大的发展。 '''发展条件''' 1、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如:[[农产品]]在狩猎、垂钓等旅游活动中直接销售给游客,其价格高于市场价格,并且减少了运输和销售费用。 2、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并形成了景观各异的农业生态空间,具备发展观光农业的天然优势。 3、观光农业的一大特征是它体现了各地迥异的文化特色。中国农业生产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习俗有著明显的差异,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为观光农业增强了吸引力。 == 优势 == 一、我国观光农业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我国气候从南方热带到北方温带,地形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类型齐全,江河众多,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分布着近千座城市,从而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郊农业生态类型及景观区域组合,从南方的热带的珍树奇木,果甜花香到北方的林海雪原;从东部沿海的休闲度假村到西域的草原风情、沙漠景观,这些具有鲜明特征的资源与景观,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食品,而且更为开发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条件。 二、观念更新,生命力强。我国既是农业大国,又是人口大国,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前景广阔。一方面我们依靠几千年来所创立的农业文明与现代技术用于农业,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育了世界22%的人口,从而为我们发展观光农业提供了实践基础;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双休日及节假日的加长,使旅游者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他们已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遗迹和人类文化遗迹的旅游,而是开始向往着大多傍依在各城郊周围具有休闲娱乐参与性的观光农业旅游;再者,观光农业园区给旅游者创造了观光的条件,它的经济效益并不像其他旅游景观一样完全依赖旅游收入,主要还是依赖于以高科技为主的各类优质高效农业。因此,观光农业旅游的生命力强,发展潜力大。 三、依托都市,持续发展。目前,国内观光农业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多位于城市近郊,这是因为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农业科研院所以及院校众多,科技力量强,为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实力。此外,城市人口集中,经济水平较高,有较稳定的客源消费市场,从而加速了对观光农业旅游的人流与物流运转。另外,区内除自然农业景观外,还可通过人造农业景观吸引物与当地有较好基础的农业经济和技艺观光相结合,开发新的农业"三高"园区,走出一条新的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之路。 == 参考来源 == [[Category:550 經濟學總論]]
返回「
观光农业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