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71.1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西蒙·韋伊 的原始碼
←
西蒙·韋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西蒙·韋伊.jpg |缩略图|200px|right|[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Simone-Weil/ 來自Britannica]]] '''西蒙·韋伊'''(法語:'''Simone Weil''', 1909年2月3日-1943年8月24日),猶太裔[[法國]][[哲學家]],神祕主義思想家, 和平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 被譽為黑暗時代的三大哲學家之一。<ref>{{cite web|url = https://philomedium.com/philosopher/weil |title=西蒙娜.韋伊|website= 哲學新媒體 |accessdate=2022-01-26}}</ref>。 ==生平簡介== 西蒙·韋伊1909年出生於[[巴黎]]一個文化教養很高的中產階級家庭,她的父親是醫生, 哥哥是法國數學家安德烈·韋伊。 韋伊1928年入法國高等師範學院進行哲學學習、研究。 畢業後韋伊任哲學教師,參與工人運動,組織工會,並發表一些政治文章,討論[[馬克思]]主義在工人運動中的局限性。<ref>{{cite web|url=https://www.sohu.com/a/253363237_669279|title=杜小真“道德是一種創造,就像藝術品”閱讀西蒙娜·韋伊的筆記數則|website= 搜狐|date=2018-09-12|accessdate=2022-01-26}}</ref>。 1936年,她赴[[西班牙]]加入西班牙內戰, 短暫參與過反法西斯陣營的國際縱隊,同陣營的還有[[喬治·奧威爾]]、[[海明威]]、[[聶魯達]]、[[阿爾貝·卡繆]]、[[畢卡索]]等。 1937至1938年間,她經歷了重要的神祕體驗,深入基督教神祕主義思想,並開始以大量的筆記整理、反思過去與當下的公共活動。二戰爆發後,她先領著父母取道卡薩布蘭卡前往[[紐約]],然後又潛回英國倫敦,加入自由法蘭西反抗軍。 1942年,為了父母的安全韋伊與家人前往[[美國]]。不幸1943年她被診斷出[[肺結核]],她的病情迅速惡化,她被轉移到[[肯特郡]][[阿什福德]] 的療養院。同年8月她因心力衰竭去世,享年34歲。 ==著作== Simone Weil, Œuvres complètes. (Paris: Gallimard, 1989–2006, 6 vols.)</br> Réflexions sur la guerre (La Critique sociale, no. 10, November 1933)</br> Chronicles from the Spanish Civil War, in: 'Le Libertaire', an anarchistic magazine, 1936</br> La Condition ouvrière, 1937</br> La Pesanteur et la grâce (1947);信仰與重負,1997,北京大學出版社</br> L'Enracinement (1949);紮根:人類責任宣言緒論,2021,台灣商務</br> Attente de Dieu (1950)</br> Lettre à un religieux (1951)</br> Les Intuitions pré-chrétiennes (Paris: Les Editions de la Colombe, 1951)</br> La Source grecque (Paris: Gallimard, 1952)</br> Oppression et liberté (1955);壓迫與自由,2018,台灣商務</br> Note sur la suppression générale des partis politiques (Paris: Editions Gallimard, 1957 - Climats, 2006)</br> Dieu Dans Platon;柏拉圖對話中的神,2012,華夏出版社</br> 〈前景:我們是否正朝着無產階級革命邁進?〉,1933年8月25日</br> 〈對技術官僚、國家社會主義、蘇聯及其他問題的思索〉,1933年</br> 〈論列寧的《唯物主義與經驗批判主義》〉,1933年11月</br> 〈反思自由與社會壓迫的起因〉</br> 〈對革命與進步等理念的批判性研究〉,1937年</br> 〈對服從與自由的沉思〉,1937年</br> 〈論馬克思主義的矛盾〉,1937年</br> 〈馬克思主義學說存在嗎?〉,1943年</br> ==外部連結== *[https://new.qq.com/omn/20190903/20190903A02C6B00.html 法國女哲學家西蒙娜·韋依:不只是堂吉訶德]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文化藝術人物]] [[Category:哲學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西蒙·韋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