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40.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襄垣鼓书 的原始碼
←
襄垣鼓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襄垣鼓书</big>'''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70926%2F40b1ccc24874483abf2ec6ac0d82f923.jpeg&refer=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73406668&t=5d2adcc5c07448df1a347521488a5293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8%A5%84%E5%9E%A3%E9%BC%93%E4%B9%A6&step_word=&hs=0&pn=0&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2563685637%2C3929248162&os=1483712498%2C1368289917&simid=3378012807%2C190282225&adpicid=0&lpn=0&ln=255&fr=&fmq=1670814703635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70926%2F40b1ccc24874483abf2ec6ac0d82f923.jpeg%26refer%3Dhttp%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auto%3Fsec%3D1673406668%26t%3D5d2adcc5c07448df1a347521488a5293&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wAzdH3F8l9m8cc9c_b8bcb9&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类型: 语言: 系统: 大小: 标签: |} '''襄垣鼓书''',简称“[[鼓书]]”,俗称“[[说书]]”、“[[脚蹬梆]]”,是[[山西]]传统戏曲剧种,是中国北方鼓书类曲艺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曲种之一。 襄垣鼓书的唱腔音乐属于板腔体,唱法多样,吸收当地的地方小调、道士化缘调、民间叫卖调及[[梆子]]、[[落子]]、[[秧歌]]等的音乐元素,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唱腔优美,旋律婉转,具有浓厚淳朴的地方特色。代表曲目有《[[水浒传]]》《[[三国]]》《[[包公]]》《[[奇巧断]]》《[[借亲记]]》等。 襄垣鼓书流传于晋东南的山西省襄垣县及武乡、沁县、屯留、长子、潞城、黎城、壶关等地。2008年6月7日,山西省襄垣县申报的“襄垣鼓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62。<ref>[http://www.shanxi.gov.cn/zjsx/sxrw/xq/202007/t20200730_6048044.shtml 襄垣鼓书],山西省人民政府 , 2021-04-26 </ref> ==历史沿革== 襄垣鼓书成型于明末清初,清代中叶发展成熟,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当地流行的“鼓儿词”和“柳调”结合后形成的,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清朝道光皇帝年间,襄垣鼓书初步定型。相传盲艺人史金星(三皇东会艺人),将当地的民歌小调、道士的化缘调吸收进鼓儿词说唱当中,为鼓儿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后路永泉(史金星的徒弟),在师父史金星改进的基础上,又将本地方的戏曲因素,如[[上党梆子]]、[[上党落子]]、[[秧歌]]等唱腔融合进去,这样丰富了鼓书的表演方式,鼓书也更加优美动听。后来,盲艺人苗喜来又创造了“[[悲板]]”和“[[抢板]]”。这就是鼓书最初的形成状况。 抗日战争时期是襄垣鼓书繁荣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作品产量大,艺人队伍扩大。1938年1月襄垣县抗日爱国盲人宣传队成立,宣传队伍不断扩大,由原来的5人发展到75人,具有迷信色彩的三皇会解体。宣传队分成十个小组,深入到前线宣传以说新书进行抗日宣传,所说的新书部分来源于移植专业团体和专业曲艺工作者的作品外,主要靠自编自演,盲人作品的特点是文字粗糙,通俗易懂,短小精干,说词上口、战斗性强、乡土气息、群众喜爱。他们在这个特殊时期,紧跟党的号召,深入八路军的战窝,进行演出,提升了军人的战斗力。同时他们在各个村庄悄悄进行演出,有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演出,这样增加了群众的革命热情,在大后方积极支持了前方的战斗。这个时期的演唱主要是自编自唱,大都是有书目没有本子。 新中国成立之后,盲人宣传队积极配合政府中心工作,思想上发生转变,书目变为全新的内容,得到县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大跃进的一年。建立人民公社、全民大练钢铁、农村公共食堂一系列大事。虚报价报现象严重,盲宣队作为党的喉舌,只能尽快编成鼓书,广泛向群众宣传。这一时期的作品,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共同的特点事,时代特色鲜明。比如:《[[斗地主]]》《[[土地法大纲]]》《[[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农业合作化]]》等时代特色的作品。 襄垣鼓书是一种以襄垣地区的方音语汇说唱相间的表演,以唱为主的民间鼓书形式。襄垣鼓书通常为多人合作表演,其中作为演出掌板的鼓师手脚并用,一人可操作平板鼓、卦板、木鱼、脚梆、小锣、小镲、镗锣、脚打大锣等全套击乐。其余说唱者根据自身条件及内容情节,分行当进行说唱。或轮递说唱,或一领众和,或二人对唱,或众口齐唱;单人表演则表演者只操月琴自弹自演;两人表演则分持月琴和八角鼓自行伴奏说唱。襄垣鼓书的舞台动作方式通常以坐唱形式为主,也有站唱和走唱的情形。和其他同类鼓书相比,其表演方式尤其是演唱方式更为丰富,几乎囊括了声乐体系中的各种唱法,不仅有独唱、对唱和轮唱,还有领唱、伴唱、齐唱以及抢唱和帮腔等等,非常丰富。 ==伴奏乐器== 襄垣鼓书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鼓、板、锣、钹、二把、二簧、胡呼、月琴、三弦、八角鼓、二胡、笛子、笙等乐器。 鼓儿词的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和拉弦乐器两类。其中所有的打击乐器均由一人操纵,而拉弦乐器则有不同的人伴奏。在鼓儿词的拉弦乐器中,有三种为其主奏乐器,分别是[[二簧]]、[[二把]]和[[胡胡]],通常把它们称为襄垣鼓书弦类乐器中的三大件,其中[[二簧]]为领场乐器,承担整个乐队的主旋律。除此三件以外,[[二胡]]、[[板胡]]和[[三弦]]等拉弦乐器则需要根据人员多少情况或说唱内容来决定其是否应用,通常乐队人员多或在借用上党梆子、上党落子或河南豫剧中的唱腔表演时才使用。若乐队表演人员有限,则优先使用三大件主奏乐。 柳调的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和弹拨乐器两类,打击乐器有八角鼓或简板(原来没有,近代新加入);弹拨乐器有月琴。柳调的打击乐器原本只有八角鼓,后因各种曲艺的交流融合,襄垣鼓书的伴奏乐器中加入了简板,所以柳调在之后的表演中一般多使用简板作为打击乐器,或者是直接不用打击乐的单人自兼弹拨乐器进行表演。 ==唱腔板式== 襄垣鼓书中的板式可分成三大类,结构板式、基础板式和特殊板式。结构板式主要有叫板、起板、送板和切板四种,它们是整个唱段的框架,在鼓儿词和柳调中都有使用;基础板式主要有大板和流水板两种,大板为鼓儿词的基础板式,流水板为柳调的基础板式,它们都为陈述性板式;特殊板式主要有哭板、抢板和垛板,它们意在表现一些特殊的情绪或特定的情节,都有其特殊的功用。 ==曲牌类别== 襄垣鼓书中常用的曲牌有五个,分别为【满堂红】【小拾番】【打连成】【放风筝】【绣荷包】。这五个曲牌分别是由不同的器乐曲或民歌小调改编发展而来,形式上也有不同,它们有纯器乐演奏的曲调,也有带词演唱的曲调,这两种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用法。分为“暖场曲”和人物“剧中曲”两种类型,暖场曲一般用在开头或串场的部分,通常为纯器乐演奏的曲调。 ==代表曲目== 襄垣鼓书来自民间,说唱内容多是民间故事,如传统作品《[[皮鞭记]]》《[[洗衣记]]》《[[烈女传]]》《[[包公案]]》等等。近现代也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革命作品《[[送子参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等70多部,现代作品如《[[南街英雄传]]》《[[吕梁英雄传]]》《[[白毛女]]》等200多部作品。 ==流行地区== 襄垣鼓书主要流行于晋东南的山西省襄垣县及武乡、沁县、屯留、长子、潞城、黎城、壶关等地。 襄垣鼓书的表演者为盲艺人,其传承方式一直延用口传心授的模式,说唱艺人通常没有音乐理论基底,对理论知识的认知和了解极少,唱腔、曲调等的学习只靠死记硬背,他们多数开始从事这个行业都是迫于生计,社会地位不高,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低下,几乎没有人能够去整理出一套详细的资料以供学习。一些优秀的知名老艺人因年事已高,陆续退休,甚至去世,青年人里懂退情者甚少。襄垣鼓书后继乏人,急需保护。 ==保护措施== 2018年12月14日[[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文化局以“传承文脉留住乡愁”为目标,推进非遗保护工作。襄垣县在成立了非遗中心的基础上,对乡村两级文化管理员进行了非遗知识、非遗法律法规培训,共举办非遗培训5次,参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采取录音、录像的抢救性保护措施,对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史进行整理,编撰了《[[歌者向天——襄垣鼓书瞽师们的口述]]》,并初步建立了非遗项目名录保护体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平台,从采集、编录、存储实现了非遗资料数字化管理。对濒危的“非遗”项目及年老体弱的传承人进行全面的拍摄、记录,并及时形成档案、建立数据库。组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广场活动,扩大了非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力。 ==传承人物== ==入选非遗== 2008年6月7日,山西省襄垣县申报的“襄垣鼓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艺价值== 襄垣鼓书是现存北方鼓书类曲艺中历史较为悠久的曲种之一。不仅保存了许多宋元“鼓子词”的艺术基因,而且吸收化用了明清以来诸多当地民间相类艺术的诸多元素,说唱方式独特,唱腔曲调丰富,传统书目众多。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学术价值。长期以来,举凡节日娱乐、婚丧嫁娶、祈福禳灾、兴建迁徙等生活礼仪和民俗活动,都有襄垣鼓书的演出作为重要的仪式和内容。几百年来,襄垣鼓书在上党地区广泛流行,已经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娱形式。 ==重要活动== 2017年9月4日,山西首届长治艺术节上,四名盲人老艺人表演襄垣鼓书,本次表演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襄垣鼓书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8年6月7日至14日,在[[天津]]市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中,中国127个大项的曲艺类国家级非遗项目全部参演,[[长治市]][[襄垣县]]的襄垣鼓书曲艺表演站上全国舞台。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z0137vsj7b3|480|270|qq}} <center>襄垣鼓书《最美的诉说》</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襄垣鼓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