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216.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裂叶鳞蕊藤 的原始碼
←
裂叶鳞蕊藤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裂叶鳞蕊藤</big> ''' |- | [[File:00529145523.png|缩略图|居中|[http://img1.iplant.cn/image2/b/1393942.jpg 原图链接][http://ppbc.iplant.cn/tu/1393942 来自 中国植物图像库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裂叶鳞蕊藤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旋花科 亚 科:旋花亚科 族:番薯族 属:鳞蕊藤属 |} '''裂叶鳞蕊藤''',缠绕草本植物。茎或多或少被灰白色硬毛状疏柔毛。叶宽卵形,长5-8厘米,宽4-8(-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深心形,边缘3-5波状浅裂或深裂,裂片近三角形,锐尖,或有时多角状浅裂,两面极疏被疏柔毛或近无毛。 <ref>[http://www.iplant.cn/info/%E8%A3%82%E5%8F%B6%E9%B3%9E%E8%95%8A%E8%97%A4 ] 裂叶鳞蕊藤, 植物智, 2020-01-18</ref> ==裂叶鳞蕊藤形态特征== 茎或多或少被灰白色硬毛状疏柔毛。叶宽卵形,长5-8厘米,宽4-8(-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 部深心形,边缘3-5波状浅裂或深裂,裂片近三角形,锐尖,或有时多角状浅裂,两面极疏被疏柔毛或近无毛。 叶柄纤细,长达5-10厘米,毛被同茎。花数朵形成聚伞花序,总花梗较短,长约1厘米,花柄纤细,花柄及总梗均疏被硬毛状疏柔毛; 萼片薄革质,绿色,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7毫米,宽4-5毫米,锐尖,内面的稍狭,近无毛; 花冠坛状,白绿色或淡黄色,长(1.8-) 2-2.2厘米,管部长约1厘米,下部扩大,上部稍缢缩,冠檐扩张,直径达1.5-1.8厘米,近全缘; 雄蕊短,藏于花冠管下部,花丝丝状,长约3毫米,着生于花冠基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的鳞片背面,鳞片长约3.5毫米,宽2.5毫米,背面被乳突状疏柔书,花丝长超出鳞片,花药椭圆形,长2毫米; 子房为环状花盘包围,花盘高约1毫米,花柱短,长1.5-2毫米,柱头大,圆球头状,具乳突,稍2裂。蒴果卵形,长6-7毫米,无毛,4瓣裂,具宿存萼片。 种子4粒,近卵形,长约4毫米,黑褐色,疏被淡黄褐色长柔毛,种脐圆形,在腹面基部凹下。 植物特点 Hall. f. 曾发表一新种Lepistemon intermedius Hall. f. in Engl. Bot. Jah- rb. 28:31.1901.产我国台湾,分布于太平洋岛屿苏拉威西岛、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系根据采自我国台湾的标本(A. Henry n. 1530),其特点是介于L.binecta riferum(Wall.ex Roxb.)O. Kuntze与L.urceolatum(R.Br.) F. V. Muell.之间,但叶近无毛,上面黑色,萼片比 L. binectariferum 小,锐尖,无因未见标本,毛。附记于此,留待考证。 ==裂叶鳞蕊藤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谷疏林或枫树林中、水沟旁。 ==裂叶鳞蕊藤分布范围== 产自[[浙江]]、[[福建]](延平、南平、龙溪、沙县)、[[广东]](清远、英德、连南、海南),[[广西]](龙州、昭平)等省。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裂叶鳞蕊藤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