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78.20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蝦夷地 的原始碼
←
蝦夷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蝦夷地'''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apoi-geopark.jp/apoi/img/theme_c/img_04_05.gif"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apoi-geopark.jp/apoi/theme_c4.html 圖片來自apoi-geopark] </small> |} '''蝦夷地'''(日語:えぞち)是[[日本]][[江戶時代]]對於[[蝦夷人]](今[[阿伊努人]])居住之地的稱呼,與[[大和民族]]居住的「和人地」相對。以現在的[[北海道]](南部的[[渡島半島]]除外)為中心,包含[[庫頁島]]與[[千島群島]]等地。古時也被稱為'''蝦夷國'''(えぞのくに)。<ref>[https://www.apoi-geopark.jp/apoi/theme_c4.html 北海道初の国道「様似山道」と蝦夷三官寺「等澍院」],apoi-geopark</ref> ==介紹== 15世紀至16世紀間,以渡島半島南部為勢力範圍的[[蠣崎氏]],先後被當時實際統治日本的[[豐臣秀吉]]([[關白]]、[[太閤]])、[[德川家康]]([[征夷大將軍]])認可擁有對蝦夷地的支配權及貿易權。進入[[江戶時代]]後,蠣崎氏改名[[松前氏]],並被列入[[大名 (稱謂)|大名]]、[[當主]][[松前慶廣]]分封為[[松前藩]],領有今日北海道南部的「和人地」與蝦夷地。 之後,北海道[[太平洋]]側與[[千島群島|千島]]被命名為東蝦夷地、北海道[[日本海]]側與[[庫頁島]]則被稱為西蝦夷地。但東蝦夷地在1799年、西蝦夷地在1807年,先後被歸為[[幕府 (日本)|幕府]]([[遠國奉行#箱館奉行(松前奉行)|松前奉行]])的直轄地([[天领]])。1809年,庫頁島易名為「北蝦夷」。1821年,蝦夷地全境曾再度成為松前藩的領地,但是在1855年又再度納為幕府([[遠國奉行#箱館奉行(松前奉行)|箱館奉行]])直轄地(天领)。 [[明治]]2年(1869年)8月15日發布的[[太政官]]布告中,蝦夷地被改名為[[北海道 (令制)|北海道]]、北蝦夷地改名為[[庫頁島|樺太]]。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ZTxs9PiNU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蝦夷地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蝦夷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