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55.15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蜀龙 的原始碼
←
蜀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蜀龙</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com/t01068b5fa1beea13b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8550338&sid=8870976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 align= light| |} '''蜀龙'''(学名Shunosaurus)是种独特的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晚侏罗世的中国四川省,约1亿7000万年前。蜀龙的属名来自于四川省的古名"蜀"。蜀龙的化石发现于自贡市大山铺的下沙溪庙组。 =='''简介'''== 蜀龙身长约12米,体型相当于一个成年雌象的大小。以一个[[蜥脚类恐龙]]而言,蜀龙的颈部相当短。蜀龙拥有短而纵深的头颅骨,鼻孔位在口鼻部偏低的地方,而匙状牙齿相当结实。蜀龙有12节颈椎、13节背椎、4节荐椎、43节尾椎,有些尾椎的形状为人字形,类似较晚期的梁龙。肩胛骨与鸟喙骨愈合。在1989年,发现蜀龙的尾巴末端拥有尾棒,可能用来击退敌人。 李氏蜀龙为蜥脚类,中型而且尚未特化的种属。牙齿具高而细的形状,像铲子似的,总计有四颗前颔齿,17到19颗颔齿以及21颗臼齿。颈椎很短,后凹椎具有低平的神经弓与神经棘。后段的颈椎约为背脊椎的1.2倍长。背部的神经棘很高耸;而 骨有四块固结合的椎骨,与在印度中部发掘到的巨脚龙很相似。根据趾的数目尚未减少推断为非常原始的型态,而在前三趾端都具有爪子构造。 =='''评价'''== 蜀龙身体笨重,行动缓慢,喜群居,通常都和鲸龙一起成群出现。蜀龙的牙齿只适合吃些柔软的植物,所以主要生活在河畔湖滨地带,以柔嫩多汁的植物或低矮树上的嫩枝嫩叶为食。 '''物种学史''' 蜀龙是在1983年首次叙述,目前已发现超过20个蜀龙骨骸,其中数个是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骨骸,以及少数保存下来的头颅骨,使蜀龙成为蜥脚下目中生理结构最清楚的恐龙之一。模式种是李氏蜀龙(S. lii),是由董枝明、张奕宏、周世武等人在1983年所叙述。而第二种是自流井蜀龙(S. ziliujingensis),但并没有正式地叙述,状态仍是无资格名称。 蜀龙被分类为一种基础蜥脚下目恐龙。它们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瑞拖斯龙有紧密亲缘关系。 蜀龙化石目前正在中国四川省自贡市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展示中。<ref>[https://www.cqcb.com/hot/2021-09-16/4453370.html 蜀龙]搜狗</ref> =='''参考文献'''== [[Category:362 演化論]]
返回「
蜀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