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6.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蜀龍屬 的原始碼
←
蜀龍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蜀龍屬'''<br><img src="http://www.ejubian.com/wp-content/uploads/2020/05/42344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ejubian.com/665/ 圖片來自ejubian]</small> |} '''蜀龍屬'''([[屬]]名:''Shunosaurus'')是種獨特的[[蜥腳下目]][[恐龍]],生存於[[侏羅紀]]晚期(牛津階)的[[中國]][[四川省]],約1億5900萬年前<ref name=":0">{{Cite journal|title=Age of Jurassic basal sauropods in Sichuan, China: A reappraisal of basal sauropod evolution|author=|url=https://pubs.geoscienceworld.org/gsa/gsabulletin/article-abstract/130/9-10/1493/530045/age-of-jurassic-basal-sauropods-in-sichuan-china-a|last=Wang|first=J.|last2=Ye|first2=Y.|date=2018-09-01|journal=GSA Bulletin|issue=9-10|doi=10.1130/B31910.1|others=Chang S.C|year=|volume=130|page=|pages=1493–1500|language=en|issn=0016-7606|pmid=|last3=Pei|first3=R.|last4=Tian|first4=Y.M.|last5=Pei|first5=Rui|last6=Feng|first6=C.Q.|last7=Zheng|first7=D.R.}}</ref>。 == 發現與種 == 在1977年,蜀龍的化石發現於[[自貢市]][[大山鋪鎮]]的[[下沙溪廟組]]。[[模式種]]是'''李氏蜀龍'''(''S. lii''),是由[[董枝明]]、[[張奕宏]]、[[周世武]]等人在1983年所敘述、命名。蜀龍的屬名來自於四川省的古名「[[蜀]]」,種名則是以[[戰國時代]]水利工程師[[李冰]]為名。 [[正模標本]](編號'''IVPP V.9065''')是一個部分骨骼。目前已發現超過20個蜀龍骨骸,其中數個是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骨骸,以及少數保存下來的[[頭顱骨]],也包含幼年個體,使蜀龍成為[[蜥腳下目]]中生理結構最清楚的[[恐龍]]之一,目前化石可組出94%的蜀龍骨骼。 第二種是'''自流井蜀龍'''(''S. ziliujingensis''),由當地[[自貢恐龙博物馆]]使用於較小、較古老的化石,但並沒有正式地敘述,狀態仍是[[無資格名稱]]。 ==敘述== 根據原始估計,蜀龍身長約11公尺。但後來隨著更多、更完整的化石被發現,蜀龍的身長估計值越來越小。2010年,[[美國]][[古生物學家]][[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估計蜀龍的身長約9.5公尺,體重約3公噸 。 以一個[[蜥腳類]][[恐龍]]而言,蜀龍的頸部相當短,僅超過[[短頸潘龍]]。已發現的大部分頭顱骨,多遭到擠壓變形、關節脫落,因此頭部形狀從寬廣、短而縱深,到狹窄、呈尖狀。蜀龍的鼻孔位在口鼻部偏低的地方。牙齒相當結實,長8公分,牙齒呈圓柱狀,齒冠呈匙狀。蜀龍有12節[[頸椎]]、13節[[背椎]]、4節[[薦椎]]、43節[[尾椎]],有些尾椎的形狀為人字形,類似較晚期的[[梁龍]]。[[肩胛骨]]與[[鳥喙骨]]癒合<ref>{{cite book|author=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year=2002|title=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publisher=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ref>。 在1989年,董枝明發現蜀龍的尾巴末端擁有尾槌<ref>Dong Zhiming, Peng G., Huang D. 1989. [The discovery of the bony tail club of sauropods]. ''Vertebrata Palasiatica'' '''27''': 219–224</ref>,尾槌有兩個5公分長的尖刺,可能用來擊退敵人。 == 分類 == 蜀龍被分類為一種基礎[[蜥腳下目]][[恐龍]]。在董枝明的命名研究裡,蜀龍被歸類為[[鯨龍科]]。在1992年,董枝明將蜀龍改歸類於鯨龍科的[[蜀龍亞科]](Shunosaurinae)<ref>{{cite book|author=Dong Zhiming|year=1992|title=Dinosaurian Faunas of China|publisher=China Ocean Press, Beijing|isbn=3-540-52084-8}}</ref> 近年[[親緣分支分類法]]提出許多不同分類法。在1995年,[[保羅·阿普徹奇]](Paul Upchurch)提出蜀龍屬於[[盤足龍科]],如同侏儸紀的其他中國蜥腳類恐龍。在2002年,Jeffrey Wilson提出蜀龍是盤足龍科的非常原始物種。蜀龍可能與[[澳洲]][[昆士蘭州]]的[[瑞拖斯龍]]有接近親緣關係。 == 古生物學 == 蜀龍的短頸部,顯示牠們以低矮[[植被]]為食。牠們的口鼻部形狀,已適應以大量粗糙植物為食。 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鋪地區的90%化石屬於蜀龍,顯示牠們是該地的優勢[[草食性]]動物。蜀龍與其他恐龍生存於同一塊中[[侏羅紀]]陸地上,例如:蜥腳類的[[酋龍]]、[[峨嵋龍]]、[[原頜龍]]、可能屬於[[鳥腳下目]]的[[曉龍]]、早期[[劍龍類]]的[[華陽龍]]、以及[[肉食性]]的[[氣龍]]。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journ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蜀龍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