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0.2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蛞蝓 的原始碼
←
蛞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蛞蝓'''(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为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动物的统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捕杀方法的确有用。<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4262/3e47oiYdGarRHwCgZfH5WQihwKdF4rtEGughF0i1toZFqFPhkywPaUQJfl3Nn4_ZPOI8wvv11uxUbl35q0aWsNojyhiNRPLJVSusdMJdsWGjtNBZn2U_k_PDzPVoyt56bG8t5ekVVXolRuBEt3rr5XuUkyvWSq9XXvLZjUxogAoEpLNpDm97iHETfNpiMFixAg6-ZfDku6AlBpdxwCUi8pZcfDuhHRsxo8KnVMv1iidf8kfPJn0iJvgZizXDsfNAgux7iYkDKmBQGjvK-_Xa2O3PsyzF7hgujrQ 我国蛞蝓防治研究进展]</ref> ==生活习性== [[File:蛞蝓.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9205022403&di=d4597ea6839322528a85f0b0570555d6&imgtype=0&src=http%3A%2F%2Fimg2.lrgarden.com%2Ffeed_pic%2F227%2F32%2F1000585699_1000014626_1530456800.jpg 原图链接]]] 蛞蝓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的环境适合其生活,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蛞蝓取食广泛,主要吃[[婆芋]]、[[面包树]]、[[雀榕]]、[[血桐]]、[[蟛蜞菊]]、[[双花蟛蜞菊]]、蔬菜、蘑菇球根、蘑菇等植物、真菌及其果实等。 ==外形特征== 常见蛞蝓像没有壳的蜗牛。成虫伸直时体长30~60毫米,体宽4~6毫米;内壳长4毫米,宽2.3毫米。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较短,约1毫米,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毫米,称后触角,端部具眼。口腔内有角质齿舌。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崎钝。粘液无色。在右触角后方约2毫米处为生殖孔。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毫米。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幼虫初孵体长2~2.5毫米,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危害特点== 蛞蝓取食草萄叶片成孔洞,或副食其果实,影响商品价值,是一种食性复杂和食量较大的有害动物。 遇见时可将食盐或白砂糖洒在蛞蝓身上,数分钟之后会因身体大量脱水而导致死亡。 ==生长繁殖== 蛞蝓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贝性成熟约55天。成贝产卵期可长达160天。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卵产于湿度大且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 ==粉红色品种== [[File:粉红色蛞蝓.jpg|缩略图|左|[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1292427523,3933665195&fm=26&gp=0.jpg 原图链接]]]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卡普塔尔山脉发现一种奇特的大型粉红蛞蝓,体长可达到20厘米,主要以苔藓为食。直到2013年,生物分类学家才正式该物种归入红三角蛞蝓,将它命名为“Triboniophorus graeffi”。 这种蛞蝓平时白天将身体掩埋在发霉树叶之下,有时夜晚会数百只爬出来吞食树上的霉菌和苔藓。 由于没有天敌,仅存在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死火山的巨大粉红蛞蝓,最大可长到20厘米长。然而这种生物却日益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威胁,或因山上的气温过高而灭绝。 据报导,这种粉红色的巨大蛞蝓仅存在于悉尼西北部500公里的卡帕塔山(Mount Kaputar),它们或因赖以生存的潮湿环境被高温吞噬而面临灭绝的困境。 这种巨大粉红蛞蝓在2013年被新州科学委员会列入濒危生物保护名册,其起源可追溯到距今1.8亿年前的冈瓦那大陆时期。它们白天隐藏在树叶下,晚上觅食。<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24262/7834CamnPHMcMnKqHelm2cs8LR7N7j4rP3zN-wf2Ty7jdLmQrDqG0eKQbWC1x-Y0M6ga0tZ8yfH-rY0B7rLFSJ7s_DshXjE6iXToBp5VjTpBA3zV97HqLb0D9g 澳大利亚新州巨大粉红蛞蝓或因全球变暖灭绝]</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蛞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