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49.21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虾须草 的原始碼
←
虾须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虾须草.jpg|thumb|350px|right|[https://plant.cila.cn/zhiwutu/tujian/6388.jpg 原图链接][https://plant.cila.cn/tujian/xiaxucao.html 图片来自园林植物网]]] '''虾须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虾须草Sheareria nana S.Moore的全草。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疮疡肿毒,水肿,风热头痛。 * 中文学名:虾须草 * 别 名:绿绿草、草麻黄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桔梗目]] * 科:[[菊科]] * 属:[[虾须草属]] * 种:虾须草 * 分布区域: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 采集时间:夏、秋季 * 用 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 == 形态特性 == 虾须草又名:沙小菊。一年生草本,高15-40cm。茎直立,自下部起分枝,下部径2-3mm,绿色或稍带紫色,有纵棱,无毛或稍被软柔毛。叶稀疏,无柄;叶片线形或倒披针形,长1-3cm,宽1-4mm,先端尖,全缘,中脉明显,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上部叶小,鳞片状。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2-4mm,有长3-5mm的花序梗;总苞片2层,4-5个,宽卵形,长约2mm,稍被细毛,外层较内层小;花托平,无托片;花少数;雌花舌状,白色或有时淡红色;舌片宽卵状长圆形,长约1.5mm,宽约1mm,近全缘或先端具5钝齿;两性花筒状,先端有5齿裂;花药长椭圆形,先端有近三角形附片。瘦果,长椭圆形,长3.5-4mm,褐色,具3条翅棱,翅缘有细齿,无冠毛。花、果期8-9月。<ref>[https://www.gengzhongbang.com/article-10998-1.html 虾须草(菊科)]</ref> == 生长环境 == 生于山坡、田边、湖边草地或河边草地与沙滩上。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等地。 == 药材性状 == 本品长15-40cm,茎圆柱形,下部直径2-3mm,多分枝,绿色或有时带紫色,无毛或稍被细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叶互生,稀疏,线形或倒披针形,长1-3cm,宽3-4mm,先端尖,基部狭,全缘,无柄,灰绿色。茎、枝顶部生头状花序;少花;总苞片2层,外层苞片阔卵性,内层苞片稍大;雌花舌状,白色,两性花筒状,长1.5-2mm。瘦果长椭圆形,褐色,具3条翅棱。气微,味苦。以枝叶多,完整,色绿者为佳。 == 相关论述 == 《贵州草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疏风。主治水肿,无名肿毒,风热头痛。” == 入药部位 == 全草。 == 性味 == 味苦,性平。 == 归经 == 归心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 主治 == 用于疮疡肿毒,水肿,风热头痛。 == 相关配伍 == 1、治无名肿毒:绿绿草、野菊花枝叶各30g。煨水服,每日3次。另取药渣捣绒,敷患处。 2、治水肿:绿绿草60g。煨水服。 3、治风热头痛:绿绿草15g。煨水服。(1-3方出自《贵州草药》)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 采集加工 ==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4 中藥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虾须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