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82.2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蓼蓝 的原始碼
←
蓼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1115蓼蓝.jpg|thumb|350px|right|[https://plant.cila.cn/zhiwutu/tujian/1115.jpg 原图链接][https://plant.cila.cn/tujian/liaolan.html 图片来自园林植物网]]] '''蓼蓝'''(学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是蓼科、蓼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通常分枝,高50-80厘米,叶卵形或宽椭圆形,干后呈暗蓝绿色,顶端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全缘,总状花序呈穗状,长2-5厘米,顶生或腋生,花被5深裂,淡红色,瘦果宽卵形,具3棱,长2-2.5毫米,褐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日本、印度、欧洲和中国等地。在中国南北各省区有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蓼蓝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 蓼蓝是一些地区主要天然植物蓝色染料的原材料,蓼蓝还是常用的药用植物,叶有清热解毒之效。 * 中文名:蓼蓝 * 学 名: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 门:[[被子植物门 ]]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蓼目]] * 科:[[蓼科]] * 亚 科:[[蓼亚科]] * 族:[[蓼族]] * 属:[[蓼属]] * 组:蓼组 * 种:蓼蓝 * 命名者及年代:Ait.,1789 == 形态特征 ==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通常分枝,高50-80厘米。叶卵形或宽椭圆形,长3-8厘米,宽2-4厘米,干后呈暗蓝绿色,顶端圆钝,基部宽楔形,边缘全缘,具短缘毛,上面无毛,下面有时沿叶脉疏生伏毛;叶柄长5-10毫米;托叶鞘膜质,稍松散,长1-1.5厘米,被伏毛,顶端截形,具长缘毛。 <ref>[https://www.jianshu.com/p/0ed74207fc26 《诗经植物》蓼蓝]</ref> 总状花序呈穗状,长2-5厘米,顶生或腋生;苞片漏斗状,绿色,有缘毛,每苞内含花3-5;花梗细,与苞片近等长;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片卵形,长2.5-3毫米;雄蕊6-8,比花被短;花柱3,下部合生。瘦果宽卵形,具3棱,长2-2.5毫米,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 主要价值 == 蓼蓝是一些地区主要天然植物蓝色染料的原材料,苗、侗、瑶、布依等少数民族大量使用蓼蓝加工扎染和蜡染民族工艺品等。另外,蓼蓝还是常用的药用植物,叶有清热解毒之效,蓼蓝种子和叶的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物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癌效应。蓼蓝发酵的叶片提取物对HIV-1和HSV-1病毒有很强的抗性;蓼蓝提取物可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殖;经过超亚处理的蓼蓝叶片有机溶剂提取物对人体的血清白蛋白有更高的抗氧化性和结合能力。 == 生长环境 == 蓼蓝喜温暖和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粘壤土和沙壤土,粘土次之,沙土,砂砾土不适合蓼蓝生长,蓼蓝在高燥地生长不良。 == 分布范围 == 蓼蓝分布于日本、印度、欧洲和中国等地。在中国南北各省区有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 == 繁殖方法 == 为保护蓼蓝优异种质资源,满足人们对其优质栽培及生产实践的需求,蓼蓝的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是蓼蓝有效繁殖途径之一。 === 培养方法 === 消毒材料:采取野外健壮、无病虫害的蓼蓝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前将外植体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上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在滤纸上沥干,将其转移至已灭菌的50毫升的离心管中,用75%乙醇消毒2分钟,无菌水清洗3次,再将3种外植体分别用0.1%的二氯化汞溶液消毒处理10-12分钟,无菌水冲洗5次,转移至滤纸上沥干,待接种。 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种类和质量浓度的植物激素,筛选蓼蓝组织培养生长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诱导和继代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的6-BA、2,4-D,6-BA质量浓度分别设为0.5、1.0、2.0、3.0 毫克/升;2,4-D质量浓度分别设为0、0.5、1.0、2.0、3.0毫克/升,培养基pH值5.8,广口瓶中接种后于培养室暗培养,室内培养温度为(25±1)℃,湿度为50-60%。分化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用6-BA和NAA组合,6-BA质量浓度分别设为1.0、2.0、3.0毫克/升;NAA质量浓度分别设为0、0.5、1.0毫克/升,光照周期为16小时/8小时(光/暗)。每个处理接种20个(块),3次重复。 生根移栽:蓼蓝的生根培养,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再添加NAA。待生根至1-2厘米后炼苗1-2天,移栽至湿润的营养土钵中生长。 === 结果分析 === 茎段愈伤:植物生长激素6-BA和2,4-D都对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起促进作用,2,4-D浓度对诱导效果有更大的影响,愈伤组织在添加2,4-D的培养基上发生得快,最早在诱导6天后茎段两端开始出现愈伤。不添加2,4-D时,茎段几乎难以诱导出愈伤,而是形成不定芽。当2,4-D浓度为0-2.0毫克/升时,其对茎段愈伤组织的发生起促进作用,同时出芽率有所下降。茎段在培养基(MS+6-BA1.0毫克/升+2,4-D2.0毫克/升)中诱导培养,平均诱导率达到最大(73.33%),且与其他培养基中的平均诱导率分别在0.05和0.01水平差异显著。当2,4-D浓度继续增大时,其愈伤组织受到了抑制,平均诱导率开始下降。6-BA浓度增大时,其对平均诱导率均有所抑制。综合比较,适合蓼蓝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配方为MS+6-BA1.0毫克/升+2,4-D2.0毫克/升。 继代培养:将诱导得到的愈伤组织转至继代培养基生长,继代培养基采用与初代相同的诱导培养基配比。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块状增大,生长致密,呈一簇一簇的颗粒状,颜色淡黄,生长旺盛。也有极少量愈伤块出现褐化,少量颜色变得浅白,失去了分化再生出芽的能力。 分化培养:为了获得蓼蓝再生植株的主苗,对继代培养后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进行光照培养。经过28天的培养,愈伤组织开始出现绿点,致密饱满,培养63天后大部分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出苗。随着6-BA浓度的升高,分化率先增加,后逐渐降低,NAA浓度为0.5毫克/升时,分化率相对较大,愈伤组织平均分化率达51.67%,与其他培养基中的平均分化率分别在0.05和0.01水平上差异显著。结果表明,适合蓼蓝愈伤组织分化的培养基是6-BA1.0毫克/升+NAA0.5毫克/升。 生根移栽:蓼蓝愈伤组织分化的芽在1/2MS+NAA0.5毫克/升培养基中培养5-8天开始生根,生根率达100%,平均根长达1.8厘米,即可移出培养瓶炼苗1-2天,移栽至湿润的钵土中种植,补充水分以保温保湿。移栽后5天对幼苗统计,定植成活率达100%。移栽21天后,幼苗开始长出多片新叶,保持良好的生长优势。因此,蓼蓝的生根适宜的培养基为1/2MS+NAA0.5毫克/升。 == 栽培技术== 整地:4月中、下旬,每亩地施厩肥2500-3000千克,翻地,打成约40厘米的垄。 间苗:在蓼蓝高约5-6.5厘米时间苗,株距保持约6.5厘米。 追肥:6月末每亩可追施饼肥50千克或硫铵10千克。 浇水:蓼蓝在叶子未出土前怕浇水,生长期怕干旱。当蓼蓝苗高约6.5厘米时,注意浇水,生长期间保持地面湿润。 采收加工:7-8月间采叶,阴干或晒干。9月未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时,割全草,晒干,脱粒。 靛蓝制作:将萎蓝的茎叶放大缸或木桶中水浸,至叶腐烂,茎脱皮、脱节时,捞出茎叶,立即加入石灰(每50千克茎叶加石灰16-18千克),充分搅拌,数日后捞出沉淀,以布袋吊起晾干,即为靛蓝(靛蓝和石灰),可做染料使用。亦可药用。 青黛制作:将上法制得的旋蓝放入缸内,再加一定量的石灰(石灰量根据所需要的蓝色而定,石灰多颜色浅)和水,用柳条扎成的扫帚不时搅拌,至浸液由暗绿转为深紫红色为度,每搅一次,则液面泛起泡沫,捞起,放竹筛中晒干,即为“青黛”。沉淀物为靛蓝及石灰混合物。在泡沫减少时,停止搅拌,任其沉淀2-3小时,放出上面澄清液,再将沉淀之浓汁液用细筛过滤,倒入小缸中,分离出碎渣,再搅拌起泡沫,捞起晒干,仍可得青黛,但不如第一次品质好。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蓼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