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94.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蓄集乡 的原始碼
←
蓄集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1189x.jpg|thumb|right| [http://photocdn.sohu.com/20160309/Img439872915.jpg 原图链接]]] [[蓄集乡]],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德令哈市东部,东临[[天峻县]][[生格乡]]和乌兰县赛什克乡,南界乌兰县柯柯镇、尕海镇,西接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区域总面积7738平方千米。 1725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境域为蒙古族和硕特部北右末旗驻牧地之一。1988年11月,改称德令哈市蓄集乡。 截至2018年末,蓄集乡户籍人口为1778人。2019年,蓄集乡下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野马滩社区。 2018年,蓄集乡有工业企业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ref>[http://roll.sohu.com/20160309/n439872912.shtml 德令哈市蓄集乡六村同庆“三八”(图) ] </ref> 中文名: 蓄集乡 外文名: Xuji Township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 地理位置: 德令哈市东部 面 积: 7738 km² 下辖地区: 1个社区、6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野马滩社区 电话区号: 0977 邮政区码: 817001 气候条件: 大陆性高原气候 车牌代码: 青H 人 口: 1778人 (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建置沿革== 1725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境域为蒙古族和硕特部北右末旗(俗称库尔洛克扎萨克旗)驻牧地之一。 1956年,设蓄集乡。 1958年,成立蓄集公社。 1963年4月,郭里木公社和蓄集公社合并成立郭里木公社。 1972年11月,乌兰县郭里木公社分设为乌兰县蓄集公社。 1984年,复称乌兰县蓄集乡。 1988年11月,改称德令哈市蓄集乡。 ==行政区划== 2011年,蓄集乡下辖浩特茶汉、贡艾里沟、茶汉哈达、乌茶汗、陶斯图、伊克拉6个行政村;下设14个牧民小组。 2019年,蓄集乡下辖野马滩社区、浩特茶汉村、茶汉哈达村、贡艾里沟村、陶斯图村、伊克拉村、乌察汗村1个社区、6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野马滩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蓄集乡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德令哈市东部,东临天峻县生格乡和乌兰县赛什克乡,南界乌兰县柯柯镇、尕海镇,西接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距市政府所在地德令哈市39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71千米,区域总面积773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蓄集乡地势呈北高南低,蓄集地区属南北环山、东西开阔的高山草原,境内平均海拔2800—4200米。 ===气候=== 蓄集乡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3.4℃,相对无霜期为100天;全年平均降水量为238.9毫米,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70%以上。 ===水文=== 蓄集乡境内主要河流有马音河、艾力斯台滚尔盖等。 ===自然资源=== 蓄集乡境内矿产有铅锌、铁、煤、钾等,石灰石资源探明储量在7亿吨以上;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无脊椎动物500余种,脊椎动物339种,其中鱼类53种,两栖类6种,爬行类8种,鸟类242种,兽类30种,属于国家一、二级类保护及省级重点保护类动物有野驴、雪豹、棕熊、雪狼、白唇鹿、岩羊、黄羊、盘羊、山狐、灵雀、雄鹰、雪鸡等;鸟类中有国家级保护类7种,国家二级保护类35种,省级重点保护类50种;有高等植物400余种,其中有麻黄草、沙蒿、冰草、紫花茅、雪莲花、常青柏树等。 ==人口== 2011年,蓄集乡总人口2057人,其中牧业人口1820人,另有流动人口200人;以蒙古族为主。2011年,蓄集乡人口自然增长率1.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0.25人。 截至2018年末,蓄集乡户籍人口为1778人。 ==经济== 蓄集乡畜牧业以饲养牲畜为主,为德令哈市畜牧产品的生产基地,生产羊肉、高原牦牛肉、柴达木优质山羊绒、驼绒等。 2011年,蓄集乡农业总产值3046.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924.2万元。2011年,蓄集乡牲畜年末存栏10.8万头(只),其中适龄母畜6.2万头(只)。2011年,蓄集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441元。 2017年,蓄集乡农牧业总产值6355.6万元,总产值增长10%,牧民人均收入13200元,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10%,农牧业增加值增长10%;牲畜成活率达91%、死亡率1.8%、出栏率47%、商品率45%、适龄母畜比例56.2%。 2018年,蓄集乡有工业企业1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蓄集乡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8%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98.8%,落实贫困生“两免一补”政策,入学保障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蓄集乡参加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1720人,参合率97%,计划生育综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蓄集乡最低生活保障户63户,人数155人,五保户16人,敬老院5人,残疾人106人,贫困户103户,人数308人。 ==交通== 蓄集乡有国道315线穿乡而过,德都公路、109国道在境内相连。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蓄集”为蒙古语,意为“奶香原”或“五畜集聚”之意,因原来有野驴群而得名。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蓄集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