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1.6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蒲塘桥 的原始碼
←
蒲塘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蒲塘桥.jpeg|有框|右|<big>蒲塘桥</big>[http://image.naic.org.cn/uploadfile/2017/0727/1501147412806998.jpg 原图链接][http://www.naic.org.cn/html/2017/lsq_0727/9100.html 来自 古建中国 的图片]]] '''蒲塘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洪蓝镇蒲塘村,是一座东西向横跨蒲塘河(又名老新河)的明代古桥。蒲塘桥建成于明代正德七年(1512年),为九孔不等跨[[石拱桥]],全长91.3米,宽5.7米,是溧水区现存最大的古桥。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www.wenbozaixian.com/portal/show_room/companylist7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4处 ],文博在线</ref>。 ==形制== 蒲塘桥为九孔不等跨连续坦拱桥,全长91.3米,净宽5.7米。中孔最大,跨径10.6米,两侧各孔逐渐收小。拱石采用当地的[[火山]][[凝灰岩]],用无铰横联的方法砌置。八个桥墩均有分水尖。桥面两边石栏杆等距竖立72根[[石柱]],每根石柱顶端雕刻小石狮一座,形态各异。 ==历史== 古代溧水至宣城的驿路在蒲塘河上原有古桥蒲塘桥,南宋末年古桥废毁后改设蒲塘渡。现存的蒲塘桥重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当地富户赵琪兄弟独自捐[[银]]三千两,募工于[[正德]]三年(1508年)春二月开始建桥,正德七年(1512年)冬十月建成,沿用蒲塘桥原名。据记载,施工时:“先以桩木绝河而下之,次以石固其两崖。河之中垒石为趾,分九瓮,水去无滞,上以版石通墁,两旁栏干石壁立。”正德十年(1515年)九月,县令陈宪为嘉奖赵氏兄弟的义举,改桥名为“尚义桥”,并作《尚义桥记》,后仍名蒲塘桥。清代[[乾隆]]年间,萧必禧、赵时仲等重修。 民国时,20世纪30年代修建公路,将蒲塘桥作为公路桥。[[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撤退时用炸药在桥面上炸出一个大坑。1946年和1955年,蒲塘桥曾两次维修。至20世纪末,由于重型车辆经常过桥,超过了该桥的荷载能力,桥的侧墙局部脱落,拱圈横拉条石多处断裂,部分拱圈和桥墩向外侧倾斜,桥面漏水严重。在蒲塘桥西侧另建新桥后,蒲塘桥改为[[步行桥]]。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对蒲塘桥进行了加固和维修。去除桥面的钢筋[[混凝土]]面层,桥面地基用三合土加固,并铺上土工布防水。桥面石全部起出,用原产地相同材质的石材替换已经断裂的桥面石,重新铺装,恢复了原来的石质桥面。桥侧的墙石、拱券、分水尖根据损坏情况进行加固或更换,清除桥身上[[灌木]]、[[植物]]。在清理桥身时发现[[石刻]]龙首一只,将其恢复到原来位置,并补配了另外三只龙首<ref>[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zg_0212/38926.html 明代蒲塘桥 “尚义”精神的古建筑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2018-2-12</ref>。 ==视频== ===<center> 蒲塘桥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溧水区 蒲塘桥 庙会出会场景 最具特色的抛叉 传叉 高空抛接等套路表演</center> <center>{{#ev:youku|id_XMTU1NDgzMzc1Ng|560|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5 道路;橋樑]]
返回「
蒲塘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