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41.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葬花词 的原始碼
←
葬花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葬花词.jpeg|320px|缩略图|右|<big>葬花词</big>[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q_70,c_zoom,w_640/images/20180118/903d493e71ed4e60bca621dc98fdfd4f.jpeg 原图链接][https://m.sohu.com/a/217350790_33915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葬花词'''》,又称《葬花吟》、《林黛玉葬花词》,是中国[[章回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末,作者借由[[小说]]角色[[林黛玉]]所吟诵出来的一段诗词。整首葬花词除第十六句及第三十七句分别为十字与八字之外,每句七言,共五十二句,三百六十八字。 ==创作背景==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这首诗词是林黛玉在[[芒种]]当天所作,前一天[[贾宝玉]]寻访林黛玉时被[[薛蟠]]以贾政的名义叫去喝酒,宝玉回怡红院后,[[薛宝钗]]往访,黛玉随后也前往怡红院,但院门已关,黛玉只好叫门,恰巧宝玉的丫环晴雯在闹脾气,未听出是黛玉,因此未开门,黛玉吃了闭门羹,先前与宝玉发展的情愫大受打击,令她想起自己寄人篱下,即使与宝玉情到浓处,但婚姻大事却无人为其作主,不免伤怀。隔日芒种是[[春季]]最后一天,大观园的女孩儿们祭饯花神,热闹非凡,黛玉则选择孤独一人到日前与宝玉共同葬花的花冢前,一边葬花,一边哭泣,一边吟唱出这首自况又“如谶成真”的葬花词<ref>[https://m.sohu.com/a/315592216_120100707 林黛玉为何会写出《葬花吟》这首催人泪下的诗?],搜狐,2019-05-22</ref>。 ==诗词大意== 林黛玉借由这首诗词道出作为一个“葬花者”所经验的葬花经过,以及她在葬花过程中所思考的人生问题。 清人明义题[[红楼梦]]诗中称“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不自知”,黛玉这首抒情诗也成为隐示其命运的谶语——她与宝玉的爱情浓烈至顶点后,即无法再往前进一步完成婚姻,两人距离由于现实因素而越来越远,而她的[[生命]]在现实磨难之中也逐渐枯萎,最后终于早夭。 ==艺术成就== 一些研究红楼梦的[[学者]]认为《葬花词》是红楼梦诗词之中最绝妙、最值得称道的篇章之一。它是黛玉这个苦命少女命运与个性融合而成一首特殊的“黛玉咏叹调”(刘耕路,1995年)。 黛玉因为寄人篱下,因此在[[性格]]表现上比较敏感,对于春去秋来特别易有感触,而黛玉在作葬花词之前,刚好遇到不如意之事,因此激起她对宝黛之间爱情的不[[安全]]感,透过这首诗词[[文字]]表现了她的性格,以及她对自己理想的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方面借由葬落花哀怜自己的身世,一方面也质疑她与宝玉间似乎并不稳固的爱情关系,更有一部分是在表达她对于整个[[环境]]的抗议<ref>[https://www.sohu.com/a/164876169_427900 一首《葬花词》,几许辛酸往事,字字写尽人心!],搜狐,2017-08-15</ref>,以及无可奈何的绝望,其悲切常令读者鼻酸不已。 由于《葬花词》充分展现了林黛玉的性格,是作者为林黛玉所安排的代表之作,因此“葬花”成为后人读红楼梦时对林黛玉最鲜明的印象之一,几乎所有关于红楼十二钗画作之中的黛玉,以“[[黛玉葬花]]”作为主题者为最多。 ==视频== ===<center> 葬花词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一首《葬花词》:唱歌的人泣不成声,听歌的人如痴如醉</center> <center>{{#iDisplay:d0518k9z976|560|390|qq}}</center> <center> 《葬花词》解读 </center> <center>{{#iDisplay:g0938kcnbnt|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1 中國詩]]
返回「
葬花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