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1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萬里長城十三關 的原始碼
←
萬里長城十三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萬里長城.jpg |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3nfqne7/304735316c4653626438.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萬里長城十三關''' “不到長城非好漢”,長城又稱萬里長城,世界十大奇蹟之一。 長城之長,猶如一條巨龍蜿蜒在中國北方。在國家文物局在公布的《中國長城保護報告》里,首次曬出了長城的「家底兒」——牆壕遺存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於北京、河北、山西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ref>[https://www.xoer.cc/2130230 XOER - 萬里長城十三關,有故事]</ref> 昔日虎踞龍盤的長城是中國古代的保境安民的軍事性工程,今日長城首要的軍事防禦功能逐漸淡出了歷史的舞台,成為了世界性的旅遊景點供人們攬勝懷古。 ===第一關:山海關=== [[File:第一關:山海關.jpg |thumb|左| [https://img.itw01.com/images/2018/05/21/09/0405_ftmNX5_G924LEK.jpg!r800x0.jpg 原圖連結] [https://itw01.com/G924LEK.html「圖片來源 」] ]] [[File:萬里長城第一關.jpg |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bd1mjf/304735316c464c55754d.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山海關]]又稱“榆關”,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ref>[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壹讀 - 萬里長城十三關是指哪幾關?]</ref>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築城建關,這裡遂成為了扼東北、華北咽喉要塞的軍事重鎮,因其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關。山海關有[[天下第一]]的美譽,牌匾為明代著名書法家[[蕭顯]]所書。 中華民國時期,山海關先後為奉系、國民政府、日軍、冀熱遼軍區等方控制。 1948年11月27日為東北野戰軍接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度歸屬於遼西省管轄,後劃歸河北省。 山海關共分為關城、東羅城、西羅城、北翼城、南翼城、威遠城、寧海城等多個部分,其中部分建築曾被改建或重建。 關城東城門鎮東樓西側屋檐下有著名的「天下第一關」牌匾,南側伸入渤海的部分被稱為「老龍頭」。 1961年,山海關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作為長城的一部分入列世界文化遺產。 ===第二關:黃崖關=== [[File:萬里長城第二關.jpg |thumb|right| [https://i2.read01.com/SIG=1ik3j4c/304735316c464b50624c.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黃崖關又稱“小雁門關”,為津門十景之一的薊北雄關,位於薊縣最北端30公里處的東山上,北齊時建,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黃崖關城東側山崖的岩石多為黃褐色,每當夕陽映照,金碧輝煌,素有“晚照黃崖”之稱,遊覽區包括“黃崖夕照”、“二龍戲珠”和“雲海煙波”三大奇觀,具有雄、險、秀、古四大特色。 ===第三關:居庸關=== [[File:萬里長城第三關.jpg |thumb|左| [https://i2.read01.com/SIG=mmmr58/304735316c4635575a34.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居庸關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北京昌平區內,得名始於秦代。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北稱“居庸關”。 燕國時已成為軍事要隘,漢代已經頗具規模,此後歷唐、遼、金、元數朝,居庸峽谷都有關城之設。[[成吉思汗]]滅金即入此關,現存關口建於明洪武年間。 ===第四關:紫荊關=== [[File:萬里長城第四關.jpg |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2rbjo93/304735316c4639447741.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紫荊關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易縣城西北45公里的紫荊嶺上,城東為萬仞山,城西有犀牛山,城北為拒馬河,城南是黃土嶺,一向被稱為“畿南第一雄關”。 紫荊關南面以十八盤道為險阻,北面近以浮圖隘口為門戶,一關雄踞中間,群險翼庇於外,山谷崎嶇,易於戍守,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 歷史上紫荊關曾發生的戰爭達140多次,其中最為著名的是西元1213年成吉思汗攻居庸關不克,分兵紫荊關擊敗金兵,又從內夾攻居庸關得手。明正統十四年土木之變後,蒙古軍破紫荊關逼近北京。 ===第五關:倒馬關=== [[File:萬里長城第五關.jpg |thumb|左| [https://i1.read01.com/SIG=2kj876c/304735316c46584f5563.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位於中國河北省唐縣西北60公里的倒馬村,為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因山路險峻,戰馬到此經常要摔倒而得名。明代以後通稱倒馬關。現存倒馬關城始建於明景泰年間,與居庸關、紫荊關合成為內三關。 倒馬關城東門、西門已在修公路時拆毀,北門亦在早年被拆,關城城牆僅西面城牆大體斷續殘存,可辨外側為青磚包砌,內側為卵石砌築,其餘三面均被拆毀,只局部可略辨殘跡。 ===第六關:平型關=== [[File:萬里長城第六關.jpg |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18oftnn/304735316c4662325553.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白崖臺鄉,明正德年間修築內長城時經過平型嶺,並在關嶺上修建關樓。 平型關城虎踞於平型嶺南麓,古稱瓶形寨,以周圍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時為瓶形鎮,明、清稱平型嶺關,後改今名。歷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周圍900餘丈,南北東各置一門。 平型關又因發生了舉世聞名的平型關戰役而聞名。 1937年9月25日,日本最精銳的板垣師團主力在平型關遭到了林彪元帥率領的八路軍的全力攻擊,在此一役殲滅日軍近千人,毀敵汽車100輛,大車200輛,繳獲步槍1000多支,輕重機槍20多挺,戰馬53匹,另有其他大量戰利品。 ===第七關:偏頭關=== [[File:萬里長城第七關.jpg |thumb|左| [https://i3.read01.com/SIG=3asdi06/304735316c4662466253.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偏頭關歷史悠久,地處黃河入晉南流之轉彎處,為歷代兵家爭奪重地。位於偏關縣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而得名。現存建築為明洪武年間修築,明朝時,偏頭關既是晉北門戶,也是晉北與內蒙古互市的通商口。 ===第八關:雁門關=== [[File:萬里長城第八關.jpg |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30gud49/304735316c46544c6e68.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雁門關,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 雁門關有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門額分別雕嵌“天險”、“地利”二匾。一說雁門關,人們馬上想到宋代楊家將為國前仆後繼的故事,雁門關東西二門上曾建有城樓,巍然凌空,內塑楊家將群像,並在東城門外,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樓與李牧祠,均在日寇侵華時焚於一旦。 ==第九關:娘子關== [[File:萬里長城第九關.jpg |thumb|左| [https://i3.read01.com/SIG=3poc0au/304735316c46777a4874.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娘子關為中國萬里長城著名關隘,位於山西省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太行山脈西側河北省井陘縣西口。 娘子關原名“葦澤關”,因唐[[平陽公主]]曾率兵駐守於此,平陽公主的部隊當時人稱“娘子軍”,故得今名。 現存關城建於明代,有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第十關:殺虎口關=== [[File:萬里長城第十關.jpg |thumb|right| [https://i1.read01.com/SIG=ulvkgp/304735316c46566b6275.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位於山西與內蒙的交界處,雁北外長城最重要的關隘之一,是晉北山地與內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區,也是從內蒙古草原南下山西中部盆地,或轉下太行山所必經的地段,明時稱殺胡口。 明朝時蒙古貴族南侵長城,多次以此口為突破點。 ===第十一關:嘉峪關=== [[File:萬里長城第十一關.jpg |thumb|左| [https://i1.read01.com/SIG=sq5npu/304735316c46796d4142.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位於甘肅省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 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 地勢最高的嘉峪山上,城關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連黑山懸壁長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自古為河西第一隘口。 ===第十二關:陽關=== [[File:萬里長城第十二關.jpg |thumb|right| [https://i1.read01.com/SIG=2n2p58t/304735316c4634517639.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陽關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 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陽關建於漢元封四年,自漢至唐,一直是絲路南道上的必經關隘。 ===第十三關:玉門關=== [[File:萬里長城第十三關.jpg |thumb|左| [https://i2.read01.com/SIG=343d5el/304735316c466c584a4c.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唐朝詩人 - [[王之渙]]的膾炙人口《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 《涼州詞》詩中的那悲壯蒼涼的情緒,引發我們對這座古老關塞的嚮往。 [[File:萬里長城第十三關夜色.jpg |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2ap95a1/304735316c4669306c56.jpg 原圖連結] [https://read01.com/M65MA3.html#.X0NbqsgzbSE 「圖片來源 」] ]]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又稱小方盤城,關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為黃膠土夯築,開西北兩門。城牆高達10米,上寬3米,下寬5米,上有女牆,下有馬道,人馬可直達頂部。 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周沼澤遍布,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使你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參考資料== [[Category:600 史地總論]]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萬里長城十三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