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37.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荆州花鼓戏 的原始碼
←
荆州花鼓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荆州花鼓戏</big> ''' |- | [[File:荆州花鼓戏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荆州花鼓戏 外文名称;Jingzhou Flower Drum Opera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2008年6月7日 非遗级别;国家级 遗产编号;Ⅳ-59、Ⅳ-112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湖北省荆州市 |} '''荆州花鼓戏'''为[[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荆州花鼓戏曾于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改称荆州花鼓戏,形成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 荆州花鼓戏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荆州花鼓戏主要流行于湖北及与湖北毗邻的[[河南]]、[[湖南]],重点在[[沔阳]]、天门、潜江、[[荆州]]、监利、洪湖、[[荆门]]、京山、钟祥、[[石首]]等江汉平原地区。荆州花鼓戏专业演出团体总数8个,含国办团体6个,改制转企团体2个 。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序言介绍== 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 。荆州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其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随着历史的演变以及民俗文化的延续,逐渐形成一种谋生手段,农民在农闲时以此作副业,出外跑场赶会,进而以一丑、一旦的踏高跷作平地演出,因此形成剧种的先始形态。后在长期的"平台"演唱以及与其他剧种的交流演出中,吸收了一些"三小戏",在剧目得以发展的同时,其表演行当也逐步增加。从以往的小丑、小旦行当,增加了小生行当,因此剧目内容得以丰富,艺术类型更具戏剧化,人物性格以及剧目思想更具深度,演出形态和规模得以扩大和丰富,形成一个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剧种 。 从古楚国开始,这里的民间歌舞便比较繁盛,明清时期,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异彩纷呈的说唱等融合,孕育形成了荆州花鼓。建国之前,荆州花鼓戏大体经历了原始萌芽的"田园时期"和帮腔、锣鼓伴唱的"草台时期"。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是荆州花鼓的"田园时期",花鼓戏尚未形成"剧",此间花鼓叫"沿门花鼓"或"地花鼓"。天门沔阳,常发洪水,"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灾民外出逃荒要饭常唱花鼓,故《[[沔阳州]]志》云:"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沿门花鼓"的称谓也就由此而来。"田园时期"的花鼓艺人所唱之曲大都来自田歌,即流行于江汉平原的薅草歌。除薅草歌外,当地民间还流行高跷、采莲船、蚌壳精、三棒鼓、渔鼓、敲碟子等说唱歌舞艺术,这些丰富的民间歌舞说唱逐渐演变为二人化妆说唱表演,即"田园时期"的花鼓戏。当时,花鼓戏主要演唱《[[十枝梅]]》《[[思儿]]》等单篇词。 [[File:荆州花鼓戏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清[[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花鼓戏艺人不断吸收汉剧、越调等剧种的剧目、声腔、表演,职业艺人骤增,"七慌八忙九停当"的戏班也增多,"田园时期"的花鼓进人"草台时期"。"草台时期"的花鼓戏在声腔、剧目、演出和艺人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这一时期的花鼓戏声腔已有"高腔"、"圻水腔"、 "四平调"、 "打锣腔"四大主腔和一百多种小调;剧目也丰富起来,出现了十八个"水半本";演出也从"单篇戏"发展到"对子戏"和"三小戏",常演的剧目有《[[掐菜薹]]》、双撇笋》、《[[三官堂]])等;另外出现了自成一家的艺人。 辛亥革命前后,天门、沔阳和潜江一带民间艺 人发起并组织一批花鼓戏班社,演出活动由农村向市镇发展。1909 年,花鼓戏第一次到汉口火车站等地演出《[[站花墙]]》、《柳林写状》等。1917 年艺人[[陈新苟]]、[[陈加林]]等二十余人再进江城,在著名的共和升平楼演出,引起轰动,但因当时反动统治者和流氓无赖的横加迫害,未能在汉口站稳脚跟,这严重影响了荆州花鼓的发展。不幸的是,花鼓戏经常被视为"淫戏"而遭到禁演,较大的查禁活动有两次,一次发生在同治二年(1863年),一次发生在1945年前后。多次查禁使得花鼓艺人或回家务农,或流落他乡,很多花鼓戏班被迫解散,到建国前夕濒临灭绝。 1952年9月,全国各地展开以"改戏、改人、改制"的戏剧改革运动,同时在武汉举办了"中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 ,荆州花鼓戏同楚剧、云梦花鼓和黄梅戏等被划为"小戏",同汉剧、南剧等"大戏"共同支撑起色彩纷呈的荆楚戏剧。 1954年,湖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正式将这个剧种定名为"天河花鼓戏",1981年改名为荆州花鼓戏。 ==文化特征== ===脚色=== 荆州花鼓戏早期的脚色行当主要为小生、小丑、小旦。后来随着剧目的变化,形成小生、生脚、正旦、花旦、丑5个行当。其表演自由灵动,轻松活泼,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和民间生活气息,有"摘花"、"带彩"、"咬碗"等特技。<ref>[https://www.360kuai.com/pc/934e7700ae9aac55c?cota=4&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5分钟搞懂荆州花鼓戏,湖北省三大剧种之一,你了解它吗!] , 快资讯 2019-05-18 </ref> ===唱腔=== 荆州花鼓戏音乐属打锣腔系,其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腔属于板腔体,包括高腔、打锣腔、四平腔、圻水腔等;小调分单篇牌子、专用曲调、插曲三类,乐曲短小,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色彩丰富。荆州花鼓戏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旋律进行中大跳较多,男女唱腔都以本音结合假嗓演唱,"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其主要声腔【高腔】是在当地流行的【薅草歌】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戏曲声腔(而并非指习称之弋阳腔系统的高腔)。【高腔】表现力丰富,音乐承载力强,擅于表现多种人物的不同情绪。【圻水腔】凝重、端庄,在表现"大派"人物性格方面有其独有的艺术表现力。【高悲腔】实为高腔的反调,是荆州花鼓戏旦角行当的专用腔,多用于劳动妇女倾诉悲伤情绪时使用。【四平】多富于跳跃性,而【还魂腔】和【打锣还魂腔】多反映于悲痛之至的情绪。【小调】则更多的具有一番出神入化的艺术色彩。其【站花墙】、【摘花调】、【绣荷包】等均是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代表曲目。在民间盛传着"听了花鼓戏的哟喂哟、害起病来不吃药"的美誉 。 [[File:荆州花鼓戏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乐器=== 荆州花鼓戏主要伴奏乐器包括边鼓、竹梆、钹、大锣、马锣、小锣、唢呐等,打击乐器的曲牌约有二十多种。 ==代表剧目== 荆州花鼓戏的剧目据统计有197出,包括《[[抽门闩]]》、《掐菜苔》、《告老爷》、《[[站花墙]]》、《双撇笋》、《打莲湘》、《[[江汉图]]》、《贺端阳》、《打补钉》、《[[戏蟾]]》、《三官堂》、《辞店》、《[[阴审]]》、《告经承》等。 ==分布地区== 荆州花鼓戏是江汉平原知名的地方戏曲,主要流行在[[仙桃]]、天门、潜江、洪湖、监利、[[京山]]、钟祥、汉川、嘉鱼、蒲圻、[[通城]]、汉阳等地,演出活动则覆盖荆楚之地大部分地区,也有戏班到湖南北部和河南南部等地演出。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荆州花鼓戏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地方戏曲之一, 不仅深刻的体现着荆州及荆州地区乃至荆楚大地的曲艺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深刻的反映了生活在江汉平原的广大人民群众对曲艺文化的需求和热爱。从荆州花鼓戏的起源及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看,它与[[中国]]戏曲发展史是极为"对应"和"吻合"的。楚地有《[[九歌]]》,[[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九歌》之曲,是"后进戏曲之萌芽"。在地下沉睡了二千四百多年才出土的编钟面前,领略楚先民最早创造的完整的十二乐音体系时,完全可以例证江汉平是歌舞音乐的王国。明清时期,中国戏曲舞台不再是传奇戏的天下,而就在此此时期 ,荆州花鼓戏萌芽、发展和形成。她与同处荆楚大地的汉剧、楚剧以至京剧是亲缘是血亲。因此,发掘抢救和保护完善荆州花鼓戏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戏曲史 、中国音乐史以及挖掘荆楚民间文化艺术都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传承现状=== 荆州花鼓戏扎根于江汉平原沃土,21世纪前后,荆州花鼓戏遇到了不可抗拒的危机,发掘、抢救荆州花鼓戏对于荆楚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和研究至关重要。 [[File:荆州花鼓戏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传承人物=== [[胡新中]],男,汉族,1953年生,湖北天门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潜江市申报。申报项目:荆州花鼓戏。<ref>[https://www.douban.com/note/629650169/ 荆州花鼓戏“老旦”王牌——孙世安] , 豆瓣 2017-07-19 </ref> [[潘爱芳]],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仙桃市申报。申报项目:荆州花鼓戏。 [[李春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北省潜江市申报。申报项目:荆州花鼓戏。 ===保护措施=== '''研究整理''' 1981年,成立荆州花鼓戏学会,加强了艺术研究工作。荆州行署文化局组织了名艺人讲习会,整理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经验;对优秀传统剧目进行了实况录相; 编辑出版了荆州花鼓戏音乐集成,对传统唱腔进行搜集和录音整理。整理改编后的优秀传统戏《[[站花墙]]》,更名《花墙会》,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片在全国发行放映。 '''人才培养''' 监利县荆州花鼓戏艺术研究所开展了"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当地一所学校进行授课,并将部分学生送到武汉培训,以加大对花鼓戏艺术人才的培养。 ==社会影响== ===荣誉表彰===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其创作剧目《[[家庭公案]]》轰动首都[[北京]]。《[[原野情仇]]》、《闹龙舟》、《[[荷花洲头]]》、《十二月等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 。 1984年1月,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创作的现代戏《[[家庭公案]]》,经文化部安排率先晋京,连演十四场,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戏协以及首都文艺界、新闻界、政法界和广"大观众的高度赞扬,被誉为是"难得的好现代戏"。 1997年和1998年,《[[原野情仇]]》先后荣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和中国文华新剧目奖,剧中三名主演胡新中、[[李春华]]和[[孙世安]]分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文华表演奖。 ===演出活动=== [[File:荆州花鼓戏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1986年11月,荆州花鼓剧团进京在全国政协礼堂演出了新编历史戏《[[海峡情]]》。 1987年4月,天门市荆州花鼓剧团进京演出了现代戏《水乡情》,并首次进中南海礼堂演出。 1988年9月,仙桃市荆州花鼓剧团进京演出了现代戏《向老三招婿》。 1990年10月,潜江市荆州花鼓剧团应邀进京参加庆祝曹禺从事戏剧活动六十五周年,演出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花鼓戏《原野》(后改为《原野情仇》)。 1996年,花鼓戏《原野情仇》第二次晋京为全国第六次文代会演出,并先后应邀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演出。 2016年11月17日,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在[[潜江]]开幕,期间,花鼓戏《[[焚香记]]》上演。 ==濒危状态== 中国戏曲界曾普遍认为:“荆州花鼓戏是处于上升时期的剧种”。 这种“上升”势头集中呈现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间。这一时期荆州花鼓戏处于极度亢奋和繁荣的状态。其表现之一就是7个专业剧团有5个专业剧团创作演出的“八台大戏八上[[北京]]获大奖”,且民间花鼓剧团遍及江汉平原城乡。然而就在跨入21世纪门槛的前夕,荆州花鼓戏出现了不可抗拒的危机: (一)市场萎缩,票房大跌。江汉平原是湖北省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在城镇、矿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已多层次、多元化,荆州花鼓戏已由“文化主餐”的地位退守至“文化佐料”地位,票房收入大跌。在农村,由于经济体制变革的深化,连露天搭台看戏的列支也早已由集体“包”变为农民私人“掏”;再者,由于“打工经济”的发展,留守在家的农民多无力组织昔日“热之闹之唱花鼓戏”了。因此荆州花鼓戏只得单身闯市场,与其它有偿娱乐样式拼市场,以争得有限的市场份额。 (二)经济拮据,难为生计。业余团体锐减,专业团体或转向,或时停时演。20世纪80年代中期,江汉平原各县市荆州花鼓戏业余演出团体有162个,至2005年6月,仅存3个,它们不折不扣地走上了“自生自灭”的道路。由此,农村集镇剧场也大多关闭。更为严峻的是,江汉平原现存的荆州花鼓戏专业剧团虽历经几度体制改革,但少有能摆脱入不敷出的窘境。现存7个专业剧团中,有3个剧团处于停演状态,只能维持名义上的存在;有2个剧团属“时停时演”,死不了但也活不好;有1个剧团合并于歌舞,属花鼓与歌舞“两栖”;相形之下,仅地处潜江的湖北省实验荆州花鼓剧院有常年的演出活动,拥有一定的市场,但也是困难重重,疲于奔命,左冲右突,极力维护着剧种的生存与发展。 (三) “返祖”严重,特质消减。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荆州花鼓戏队伍出现分化、瓦解,艺术水准停滞以至急剧下降。不少有造诣的编、导、音、舞等专业人才,为了生计而被迫转行,一部分演职人员重操祖辈当年“七紧八忙九停当”的组班家业,奔婚丧嫁娶等礼仪,唱起了为迎奉某些时宜而又不合时宜的“家庭堂会”,这就使得荆州花鼓戏艺术总体水准下降,在丧失剧种特质、传统与精髓的同时,产生“变异”和“异化”。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b0639r92z5i|480|270|qq}} <center>荆州花鼓戏《商林归天》</center> {{#iDisplay:r0618infsab|480|270|qq}} <center>荆州花鼓戏《小女婿》</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戏剧总论]]
返回「
荆州花鼓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