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63.2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荃灣 的原始碼
←
荃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荃灣''' </p> |- |<center><img src="https://mediaim.expedia.com/destination/1/bce74f0e4d6498f1ebaab2707631d701.jpg?impolicy=fcrop&w=360&h=224&q=mediumLow"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xpedia.com.tw/Tsuen-Wan.dx178917 圖片來自expedia] </small> |}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新界西南]][[荃灣區]],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香港市區]])範圍之內。 == 簡史 == 據前[[香港市政局]]出版的《香港文物》,荃灣區的[[柴灣角街]]等地曾發掘到[[漢代]]文物。 荃灣,古稱'''淺灣''',據說因此地海灣水淺而得名,但因名字有「龍游淺水遭蝦戲」此一不祥之意而改名(但名字有同一意思的[[淺水灣]]卻沒有改名)。淺灣亦屢見於[[宋朝]]、[[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填海錄,厓山集,宋史新編,南宋史和[[寶安縣|新安縣]]志等。《[[粵大記]]》中淺灣的記載在「葵涌」以西。 [[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九月至十一月[[宋端宗]]由古瑾來到淺灣,當中一名曹姓大臣在橫過水潭時不慎滑倒溺斃,後人便將該潭命名為[[曹公潭]]以作紀念。十月或十一月[[元朝]]元帥[[劉深]]帶舟師到淺灣。而另有傳說劉深由城門一路攻入,而鄉民築起石城抗擊元軍,因有城門此稱。 清初,[[清朝]]追擊南明至荃灣,城門谷有南明[[李萬榮 (明朝)|李萬榮]]擁永曆年號,據針山石城抗清。明末清初,荃灣已改名為荃灣約。後來有人改寫成全灣約,如[[新安縣]]志等。 荃灣舊時因[[海盜]]猖獗,曾稱為'''賊灣'''。而荃灣近[[藍巴勒海峽]]一帶,舊稱'''三百錢''',因傳說經過該地時,需給三百過路錢,也是因為這些原因,加上商船到這水域在退潮時常常[[擱淺]],還有當時還沒開發,商人必死無疑,所以對[[客家]]商人的忠告是“發達去[[金山 (香港)|金山]],要死來荃灣”,這說法一直流傳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為荃灣的水源來自[[大帽山]]的[[泉水]],但山坑佈滿有毒的[[馬錢屬|馬錢草]],加上[[瘧蚊]]為患,令居民[[腹瀉]],[[發冷]]。 [[清朝]][[生員|秀才]][[楊國瑞]]是向香港政府提議統一以「荃灣」為名者。<ref>{{cite web|url=http://www.wetoasthk.com/【荃灣歷史】荃灣真kol楊國瑞-為鄕民爭取福利/|title=【荃灣歷史】荃灣真KOL楊國瑞 為鄕民爭取福利|date=2019-03-04|website=港識多史}}</ref> 1950年代,荃灣已經是香港[[紡織業]]中心,全港最大的紗廠和染廠也座落荃灣,後來更帶動[[輕工業]]的發展。 1961年,港府刊憲宣布把荃灣發展成為新界第一個[[香港新市鎮|衞星城市]],當時範圍遠至附近的[[青衣島]]、[[葵涌]]、[[荔景]]一帶。 ==年表== * 荃灣古稱為「淺灣」,據說是因該處海灣水淺而得名。「淺灣」一名亦屢見於[[明朝]]和[[清朝]]的地圖和文獻,包括[[新安縣志]]等。 * 荃灣於[[宋朝]]或之前已有人聚居(當中[[柴湾角]]曾發現新石器時代及東漢文物 )。 * 荃灣也是傳統上講[[香港客家話|客家話]]的地方,因荃灣的[[新界原居民|原居民]]村落主要是講[[香港客家話|客家話]]的[[客家民系]]村落。 * [[秦朝|秦]]至[[東晉]]初年,今天的荃灣地區轄於[[南海郡]][[番禺縣]]。 * [[東晉]][[咸和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設[[寶安縣]],轄地包括今天的荃灣和葵青地區。 * [[南宋]][[景炎]]二年九月(1277年),[[宋端宗]]的流亡朝廷從[[官富場]]逃到淺灣,同年十一月元將[[劉深]]襲淺灣,朝廷被逼再逃亡。當地居民曾於荃灣北部的[[城門谷]]建石城抵抗劉深。 * [[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寶安縣|新安縣]]設立,轄地包括今天的荃灣和葵青地區。 * [[南明]][[永曆 (南明)|永曆]]年間,參將[[李萬榮 (明朝)|李萬榮]]曾於荃灣北部的[[城門谷]]至[[針山]]一帶建石城抗清。 * [[清朝|清]]初時,荃灣曾經有多個名稱,包括「淺灣」、「荃灣約」、「全灣約」,(完灣),(團灣),(月兒灣灣)和「全灣」。 * [[清]][[康熙]]8年(1669年),[[遷界]]令一度放寬時,大批操[[香港客家話|客家話]]的[[客家人]]遷入[[寶安縣|新安縣]],其包括今天的荃灣,並沿青山道成立大約26個村落,其中最早建立的有[[老圍 (荃灣)|老圍村]]。 * 清[[乾隆]]51年(1786年),[[三棟屋]]由陳姓[[客家人]]在廣東的支系所建立,成為香港最古老的圍村之一。[[海壩村|海壩]]是區內另一條較大型和知名的[[客家]][[新界原居民|原居民]]村落,為一雜姓村,建於18世紀至19世紀。 *1898年,[[清朝|清]]政府和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一帶納入英國殖民地,荃灣便脫離[[寶安縣|新安縣]]轄地,成為[[香港]]的範圍。英國租借「新界」後,把新界分成「八約」管治,當時荃灣屬於「九龍約」。 *19世紀末,當時約有3000人的荃灣分為4個「約」:[[海壩村|海壩]]、葵涌、青衣及[[石圍角]],4約首領組成「荃灣全安局」(荃灣鄉事委員會前身),維持荃灣地區的治安。 *1906年,政府開始成立[[理民府]]制度來管治新界,把新界分成南北兩約,荃灣以北之地歸'''北約''',荃灣則屬'''南約'''。 *1941年12月,[[日本]]領佔香港,荃灣被歸入[[九龍]],自成一區稱為'''荃灣區'''。 *1948年,[[香港立法會|立法局]]通過《新界行政法例》,荃灣再次歸入南約管轄。 *1950年代,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引來大量的[[中國大陸]]居民湧入香港,與此同時引入大量資金、技術及廉價勞工,荃灣亦在[[德士古道]]、[[楊屋道]]及[[柴灣角]]一帶興建多間工廠,令當時的荃灣工業發展蓬勃,有「[[曼彻斯特|小曼徹斯特城]]」之稱<ref>[http://1967riot.wordpress.com/2012/12/29/ksyp-19671229/ 工商日報社論 1967年12月29日]</ref>。 *1959年,由[[香港房屋協會]]興建的荃灣區首個公共屋邨—[[四季大廈]]正式入伙。 *約1960年代,[[楊屋道球場|荃灣運動場]]開幕,為區內首個有田徑運動場的體育場地。 *1961年,政府正式刊憲,發展新界首個[[香港新市鎮|新市鎮]]—[[荃灣新市鎮]],而進行填海計劃。 *1961年,當時仍屬荃灣區的[[大窩口邨]]落成,是當時區內首個[[徙置區]],也是今天[[葵青區]]的首個徙置區。 *1963年,[[福來邨]]落成,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十個[[廉租屋邨]]之一,亦是荃灣區首個廉租屋邨。 *1964年,同為房協興建的出租屋邨—[[寶石大廈]]及[[滿樂大廈]]落成。 *1966年,從南約獨立出來,成立荃灣區,並由荃灣[[理民府]]管轄。 *1973年,香港政府通過荃灣發展計劃,並將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興建多個[[香港公共屋邨|公共屋邨]]及基本建設。[[仁濟醫院 (香港)|仁濟醫院]]啟用。 *1974年,荃灣公共圖書館啟用。 *1977年,政府宣佈在新界成立不同地區的諮詢委員會,在荃灣設立「荃灣地區諮詢委員會」,為[[荃灣區議會]]前身。 *1978年,區內第一個大型私人屋苑[[荃威花園]]開始入伙。 *1980年,[[荃灣大會堂]]啟用,成為香港第三個大會堂。 *1981年,荃灣區議會成立。[[屯門公路]][[深井]]段通車。 *1982年,[[香港地鐵|地鐵]](現稱[[港鐵]])[[荃灣綫]]於5月10日正式投入服務,並取代[[觀塘綫]]直通[[尖沙咀站]]及[[中環站]]而成為主線。 *1983年,連接[[屯門]]藍地及荃灣柴灣角的屯門公路全線通車。 *1985年,[[葵青區議會|葵涌及青衣區議會]]成立,[[葵涌]]及[[青衣島|青衣]]正式脫離荃灣區。 *1987年,[[三棟屋博物館]]完成修建工程,加設了博物館設施,供市民免費參觀,同年2月11日,城門隧道動工興建。 *1990年4月20日,連接[[沙田 (香港)|沙田]]和荃灣的[[城門隧道]]通車,至今仍為新界的最主要隧道,除[[龍運巴士E43線]]外,往返新界和機場的巴士都會途經城門隧道、[[象鼻山路]]和[[德士古道]]前往青衣和機場,而非[[青沙公路]]。 *1991年,[[荃灣海濱公園]]啟用。 *1992年,[[荃灣廣場]]落成。 *1995年,[[區域市政局]]宣布區內泳灘受到污染,不宜游泳。 *1996年,[[德華公園]]展覽廳正式啟用。 *1997年,[[城門谷公園]]啟用。 *1998年,[[香港國際機場]]及[[大欖隧道]]落成啟用,由於鄰近機場和大欖隧道而間接加速荃灣的發展。[[愉景新城]]建成。[[楊屋道球場]]關閉。 *2000年7月,荃灣經青衣到中環的小輪航綫,因客量少而停辦。 *2003年,[[九廣西鐵]](今屯馬綫)[[荃灣西站]]通車。 *2005年,[[香港迪士尼樂園]]落成,地產商紛紛將多項高級酒店及住宅項目亦選擇區內興建,同年港鐵欣澳站啟用,使愉景灣居民更快直達各區。 *2007年,[[如心廣場]]建成,是當時全香港第五高的樓宇。現時則是全香港第六高樓,但仍保持著全[[新界]]第一高樓的位置。 *2008年7月31日,[[荃新天地]]開幕。同年10月,[[如心廣場]]商場對外開放。 *2009年11月底,「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計劃」<ref>[http://www.legco.gov.hk/yr07-08/chinese/panels/tp/papers/tpcb1-266-1-c.pdf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 145TB 號工程計劃-荃灣行人天橋網絡擴充工程]</ref> 動工,連接[[港鐵]]荃灣西站及荃灣站一帶的行人天橋網絡,並延伸至荃灣東部關門口街及至西部的大涌道,2013年中啟用,成為全港規模最大及最長的行人天橋系統。 *2011年9月16日 政府慶祝荃灣新市鎮成立50週年,在藍巴勒海峽舉行了歷時20分鐘的煙火匯演。 *2012年2月7日,[[鱟地坊]]露天小販市場最後一天營業,後於暑假期間拆卸重建,經重新規劃成有蓋的「鱟地坊小販市場」,於2013年啟用。但因使用率不足而被傳媒批評為浪費公帑<ref>{{cite web|language=zh-hk|url=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50522/bkn-20150522191031939-0522_00822_001.html|title=鱟地坊小販市場多空置 食環2千萬重建嘥料|publisher=東方日報|date=2015-05-22}}</ref>。 *2018年7月28日,[[南豐紗廠 The Mills]]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首次對外開放。同年10月11日[[荃灣體育館]]啟用。 *2019年,[[海之戀]]及[[全.城滙]]落成。 ==地理== 荃灣位於[[大帽山]]以南,東南面向[[藍巴勒海峽]],為[[青衣島]]對岸,後借用作鄰近地方的名字。1950年代,荃灣面積約有 0.5 [[平方公里]](只計[[荃灣市中心]])。當時荃灣西部([[柴灣角]]至[[木棉下]]一帶)的海岸線是在[[青山公路]],而東部([[木棉下]]至[[鹹田 (荃灣)|鹹田]]一帶)的海岸線則約在[[沙咀道]]。填海之前,荃灣有一個海角名,名為[[沙咀 (荃灣)|沙咀]],[[海壩村]]舊址、[[鱟地坊]]、大屋圍、部分[[福來邨]]也是在此海角之上。 [[港英政府]]為了發展荃灣,1950年代起在荃灣大規模[[填海]],首次填海令[[柴灣角]]消失。荃灣的海岸線亦移至海盛路及[[楊屋道]]。1980年代,介乎[[德士古道]]及馬頭壩道之海域亦被填為陸地。 1990年代為了興建九廣西鐵(今[[屯馬綫]])的[[荃灣西站]],快速公路[[荃灣路]]以西海旁,再次進行填海,多次填海令荃灣的海岸線拉直,藍巴勒海峽再度收窄,成為現今的模樣。 時至今日,荃灣之版圖得以擴張。根據規劃署之法定圖則,「荃灣」廣義上由東面的和宜合道近梨木樹邨起,西伸至油柑頭一帶,而汀九以西至青龍頭一帶則為荃灣西地區,而兩者同屬十八區行政區之中的[[荃灣區]]。 ==市中心== 荃灣與同為第一代新市鎮的[[沙田新市鎮|沙田]]和[[屯門新市鎮|屯門]]般規劃有固定的「[[市中心]]」地帶不一樣。市中心範圍大約在[[港鐵]][[荃灣站]]範圍,[[大涌道]]以東、[[海盛路]]及[[楊屋道]]以北、[[關門口街]]以西及[[青山公路]]荃灣段以南一帶。最重要的公共設施都在市中心範圍;[[荃灣政府合署]]位於[[荃灣站巴士總站]]旁、[[荃灣大會堂]]和[[沙咀道遊樂場]]等都在[[大河道]]旁邊,而大河道亦是連接幾個重要交通設施[[荃灣站]]和[[荃灣西站]]的道路;至於主要商業區,[[川龍街]]和[[眾安街]]一帶由於以售賣金飾店成行成市而得名「荃灣珠寶金飾坊」,此外還有[[鱟地坊]]的小販市場;以及後來的大型商場和商業大廈如[[荃灣廣場]]<ref>{{cite web |language=zh-hk |url=http://hk.ulifestyle.com.hk/tour/detail.html?id=ABBGD1ozBwhZEANj|title=荃灣動漫三大蒲點|publisher=HK.ULifestyle.com.hk}}</ref>、[[如心廣場]]、[[荃新天地]]、有線電視大樓等。交通設施有地鐵港鐵[[荃灣站]]、大型巴士總站、[[香港小巴|公共小巴]]等。新市鎮開發早期,連青衣、葵涌[[徙置區]]居民的購物、商業和娛樂活動都是在荃灣市中心。 ==飲食== 荃灣的飲食發展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各式經營於地舖的食店時常為多方媒體所報導,當中幾個較熱門的區域/地點包括: * [[路德圍]](包括運通街、安榮街、荃興徑至海壩街一帶)的小食店、甜品店、米線及各式泰/越/川味餐廳 * 四個陂坊(大陂坊、二陂坊、三陂坊及四陂坊)內的潮州菜(打冷)及各式火鍋(如雞煲火鍋) * [[戴麟趾#以他命名事物|戴麟趾夫人分科診所]]背後鄰近鱟地坊以台灣夜市為藍本發展的「士林食街」 * 香車街街市熟食中心的小炒及海鮮菜館 除地舖的食店外,各大購物商場的連鎖經營食店亦時常吸引不少人流:如[[大鴻輝(荃灣)中心]]的各式韓式燒烤及火鍋店,輪候升降機的食客往往擠得商場地下大堂水洩不通。 ==醫療== * [[仁濟醫院 (香港)|仁濟醫院]],荃灣區的小型社區醫院,設有24小時急症室, * [[戴麟趾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 * [[港安醫院]],荃灣區小型私營醫院,也設有24小時急症室服務 * [[仁安醫院]],只有私家診所 ==寺廟== 荃灣近[[芙蓉山 (香港)|芙蓉山]]南麓一帶地方幽靜,背靠香港最高的[[大帽山]],風水甚佳,故有不少寺廟臨立。特別是20世紀初,當時不少[[道人]]、[[法師]]為躲避戰禍來到香港,一部份便在此帶開宗建寺。其中大部分寺廟集中在[[荃灣老圍]]附近的千佛山。 ==社區問題== ===海旁臭味問題=== 根據荃灣區議會文件顯示,荃灣西海旁有3個雨水暗渠排水口,分佈荃灣麗城花園、荃灣碼頭及[[荃灣海濱公園]]對出,唯荃灣區內不少舊樓的污水渠駁錯,使海旁臭味困擾周邊居民多年。區議員指區議會已通過動議,並已列入工務工程,惟非優先處理項目,排隊多年,遲遲未能落實。 渠務署發言人回覆指,荃灣區四個旱季截流器工程(即將目前4條排水道污水接駁至污水處理廠)的工務工程項目已獲撥款進行勘測及設計,在聘請顧問、勘測及設計完成後,已於2015年底開展工程。<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424/18698601 蘋果日報 駁錯屎渠 改動工程未上馬 2014年4月24日]</ref> ===頗嚴重的飛機噪音問題=== 由於[[香港國際機場]]的二號[[跑道]](北跑道)剛好指向荃灣,所以當有[[飛機]]在[[汀九]]、[[柴灣角]]、[[荃景圍]]、[[油柑頭]],以及荃灣以西一帶的上空經過(通常每2至3[[分鐘]]左右便有一架[[飛機]]掠過,準備降落北跑道﹚的時候,會為當地居民帶來[[噪音污染]]。有居民還因此睡眠不太充足,並囑咐人們遷居選擇樓盤時要精打細算,否則就會影響生活質素。 ==未來發展== 在80年代起,荃灣開始出現屏風樓效應。當時建築密集且高達30層以上的[[海濱花園 (住宅)|海濱花園]]使區內空氣出現不流通情況。而2000年代規劃的[[九廣西鐵]](現為屯馬線)荃灣西站上蓋物業發展項目鄰近海邊,而該項目自2008年起被地區人士批評會形成[[屏風樓|屏風樓效應]]。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書面回應表示該項目的代理人港鐵已委託獨立顧問公司評估,結果顯示,在空氣流通及景觀通透度方面均有改善;在善用土地滿足房屋需求和把項目盡早發展的大前提下,已無空間作進一步的修訂。<ref>{{Cite web|url=http://news.sina.com.hk/news/20110615/-1-2357108/1.html|title=荃灣西站上蓋物業設計無修訂|date=2011-06-11|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19112931/http://news.sina.com.hk/news/20110615/-1-2357108/1.html|archivedate=2013-10-19}} </ref> 不過[[荃灣區議會]]曾經「先行先試」,於2011年自資拜托[[香港科技大學]],為整個荃灣區將來樓宇開展停止風洞測試研討。經過數據證明,發現荃灣西站上蓋物業發展項目將會令荃灣空氣質素更為惡化,並嚴重影響荃灣社區的景觀<ref>{{Cite web|url=http://hkgoodplace.emm3.net/?p=19313|title=據理力爭:荃灣區會握數據 反屏風樓有理由|date=2012-03-13}} </ref>。但政府最終沒有理會區議會以至地區人士反對聲音,如期讓項目的代理人港鐵為物業發展項目進行招標工作。 該四個項目([[環宇海灣]]、[[柏傲灣]]、[[海之戀]]及[[全·城滙]])分別於2015年至2019年期間落成後,連同海濱花園及海灣花園形成一列屏風樓,對區內的光線及規劃佈局造成破壞。 因應多項[[維港]]兩岸的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完成,《預算案》建議推動優化海濱項目,預留60億元發展新的海濱長廊及休憩空間,以改善海濱設施。據悉,是次優化海濱的重點項目包括6個港島海濱、2個啟德海濱及荃灣海濱空間。 另外,[[城市規劃委員會]]於2021年2月26日宣布修訂荃灣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修訂項目主要涉及改劃數幅用地作房屋發展,包括把兩幅位於[[油柑頭村]]附近及寶豐台的「綠化地帶」用地分別改劃為「住宅(乙類)6」及「住宅(乙類)7」地帶;把[[象山邨]]附近的用地主要由「住宅(甲類)」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20」地帶;以及把一幅位於[[國瑞路]]以南的用地由「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改劃為「住宅(甲類)21」地帶,修訂項目亦包括改劃一幅位於顯達路已獲城規會轄下的都會規劃小組委員會按第12A條核准改劃建議作房屋發展的用地,以及改劃六幅「綜合發展區」用地以反映現有用途。<ref>[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102/26/P2021022600246.htm 城規會修訂荃灣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 香港政府新聞公報,2021年2月26日</ref><ref>[https://www.info.gov.hk/tpb/tc/plan_making/Attachment/20210226/S_TW_34_plan_gn_and_soa_chi.pdf 荃灣分區計劃大綱核准圖編號S/TW/33]</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荃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