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65.19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茵芋 的原始碼
←
茵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茵芋</big> ''' |- | [[File:1000009095 1000000745 1471136817.jpg|缩略图|居中|[https://img.lrgarden.cn/flower_pic/p300/135/49/1000009095_1000000745_1471136817.jpg 原图链接][https://www.lrgarden.cn/statuses/1000003417.html 来自 绿手指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茵芋 拉丁学名:Skimmia reevesiana Fort. 别称:卑山共、莞草、卑共<br> 、茵蓣、因预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芸香目 科:芸香科 属:茵芋属 |} '''茵芋'''(拉丁学名:Skimmia reevesiana Fort.)又名卑山共、莞草、卑共、茵蓣、因预。有毒, 芸香科植物茵芋常绿灌木,有芳香。<ref>[http://zyc.360bzl.com/view14371.html 茵芋的功效与作用_茵芋价格_茵芋的用法用量 - 宝芝林中药网], 中药网, 2020-01-18</ref>单叶,常集生于枝顶,革质,狭矩圆形或矩圆形,叶柄有时为淡红色。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花常为两性,白色,极芳香,萼片宽卵形,边缘被短缘毛;花瓣卵状矩圆形,花蕾时各瓣大小略不等;雄蕊与花瓣等长或较长;浆果状核果矩圆形至卵状矩圆形,红色。 喜生于树阴下、海拔较高林下。<br> == 形态特征 == 灌木,高1~2米。小枝常中空,皮淡灰绿色,光滑,干后常有浅纵皱纹。<br> 叶有柑橘叶的香气,革质,集生于枝上部,叶片椭圆形、披针形、卵形或倒披针形,顶部短尖或钝,基部阔楔形,长5~12厘米,宽 1.5~4厘米,叶面中脉稍凸起,干后较显著,有细毛;叶柄长5~10毫米。<br> 花序轴及花梗均被短细毛,花芳香,淡黄白色,顶生圆锥花序,花密集,花梗甚短;萼片及花瓣均5片,很少4片或3片;萼片半圆形,长1~1.5毫米,边缘被短毛;花瓣黄白色,长3~5毫米,花蕾时各瓣大小稍不相等;雄蕊与花瓣同数而等长或较长,花柱初时甚短,花盛开时伸长,柱头增大;雄花的退化雄蕊棒状,子房近球形,花柱圆柱状,柱头头状;雄花的退化雌蕊扁球形,顶部短尖,不裂或2~4浅裂。<br> 果圆或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15毫米,红色,有种子2~4粒;种子扁卵形,长5~9毫米,宽4~6毫米,厚2~3毫米,顶部尖,基部圆,有极细小的窝点。花期3~5月,果期9~11月。 <br> == 生长环境 == 通常生于海拔1200~2600米高山森林下,湿度大、云雾多的地方,它的枝干上常附生苔鲜植物。 <br> 主要分布于华东、西南及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模式标本采自安徽黄山。 枝、叶味苦,有毒。用作草药,治风湿。湖北民间用全株作草药,治肾炎、水肿。产台湾的其叶含茵芋碱及香豆素。全年均可采收,茎叶切段,晒干。 <br> == 药用价值 == 【性味】辛苦,温,有毒。<br> ①《[[本经]]》:"味苦,温。"<br> ②《[[吴普本草]]》:"微温,有毒。"<br> ③《[[药性论]]》:"苦辛,有小毒。"<br> 【归经】《[[本草求真]]》:"入肝、肾。"<br> 【茵芋的功效与作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挛急,两足软弱。<br> ①《[[本经]]》:"主五藏邪气,心腹寒热羸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湿痹痛。"<br> ②《[[别录]]》:"疗久风湿走四肢,脚弱。"<br> ③《[[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拘急挛痛。"<br>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筋骨怯弱羸颤,入药炙用。"<br>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或入丸剂(生药一日量3~6分)。<br> 【注意】本品有毒,内服宜慎。阴虚而无风湿实邪者禁用。<br> === 附方 === ①治贼风,手足枯痹,四肢拘挛:茵芋、附子、天雄、乌头、秦艽、女萎、防风、防己、踯躅、石楠、细辛、桂心各一两。上十二味,切,以绢袋盛,清酒一斟渍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药成初服一合,日三,渐增之,以微痹为度。(《[[百病方]]》)<br> ②治风气积滞成脚气,常觉微肿,发则或痛:茵芋叶(锉,炒)、薏苡仁各半两,郁李仁(去皮、尖,微炒)一两,牵牛子三两(生取末一两半)。上研细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姜枣汤下,未利加至三十丸,日三,快利为度,白粥补。(《[[本事方]]》茵芋丸)<br> === 各家论述 === 1.《[[纲目]]》:《[[千金]]》、《[[外台]]》诸古方,治风痫有茵芋丸,治风痹有茵芋酒,治妇人产后中风有茵芋膏,风湿诸方多用之。茵芋、石南、莽草,皆古人治风妙品,而近世罕知,亦医家疏缺也。<br> 2.《[[本经逢原]]》:茵芋大毒,世亦罕用。《[[本经]]》虽有治赢瘦如疟状一语,皆是五脏有邪气,心腹寒热所致,非能疗虚赢寒热也。其治关节风湿痹痛,是其正治。<br> 3.《[[本经]]》: 主五藏邪气,心腹寒热赢瘦如疟状,发作有时,诸关节风湿痹痛。<br> 4.《[[别录]]》:疗久风湿走四肢,脚弱。<br> 5.《[[药性论]]》:治男子女人软脚毒风,拘急挛痛。<br> 6.《[[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冷风,筋骨怯弱赢颤,入药炙用。<b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茵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