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193.7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艾惕思 的原始碼
←
艾惕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艾惕思'''<br><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0/v2-1be49abc9f05ee8f28f113727de4e6e6_720w.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zhuanlan.zhihu.com/p/161169770 圖片來自zhihu]</small> |} '''艾惕思'''爵士,[[聖米迦勒及聖喬治爵級司令勳章|KCMG]](Sir John Mansfield Addis,1914年|6月11日|1983年|7月31日),一作'''艾迭思''',[[英國]][[外交官]]、「[[中國通]]」和[[古玩]][[收藏家]],1960年至1962年任[[英國駐老撾大使]]、1963年至1970年任[[英國駐菲律賓大使]]、1972年1月出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辦]],同年3月隨中英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而出任首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至1974年退休。艾惕思熱愛[[中國文化]],尤愛收藏明代[[青花瓷]]等中式古代瓷器。 艾惕思1938年加入[[英國外交部|外交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派駐[[地中海]]、[[北非]]和[[西非]]等地,戰後初年曾任[[英國工黨|工黨]][[英國首相|首相]][[艾德禮]]的助理私人秘書。他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曾獲兩度派往[[中國]],後期擔任過駐華代辦處[[參贊]]兼[[總領事]],兩次在華經歷加深他對中國的認識,使他成為外交部內的中國專家。 1960年,艾惕思奉派[[老撾]]出任[[大使]],當時[[印度支那]]地區成為[[冷戰]]格局下[[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陣營的角力場,[[北越]]和[[越南共和国|南越]]除了在1955年起全面爆發[[越戰]]以外,接壤[[越南]]的老撾也自1953年起持續爆發由該國共產主義組織[[巴特寮]]向[[老撾王國]]發動的[[老撾內戰]]。艾惕思在老撾任內代表英國聯同[[美國]]和[[法國]]等國,促成當地在1962年籌組聯合左、中、右三派的三方聯合政府,試圖以中立力量穩定該國局勢。可是,艾惕思同年卸任後,聯合政府很快就因為內部矛盾出現不和,內戰旋於翌年重燃。此後,艾惕思於1963年出任駐[[菲律賓]]大使,一任七年,到1970年調回英國。 艾惕思的仕途原本載浮載沉,但隨著[[中英關係]]改善,兩國達成協議在1972年3月建立大使級關係,這使他在1972年1月得以第三度調往中國,出任英國駐華代辦,以候任大使一職。同年3月,他終於如願以償,成為1949年中共建政後英國首任駐華大使。任內,他促進中英雙方的官方和文化交流,兩國除了在1973年1月和3月分別互派龐大的貿易代表團訪問對方外,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中國外交部部長]][[姬鵬飛]]也繼[[英國外相]][[何謨|何謨爵士]]在1972年10月訪華以後,於1973年6月出訪英國。針對[[香港回歸#香港前途問題緣起|香港前途問題]],他見證英方未有行使否決權,讓中方要求把[[香港]]剔出[[聯合國]][[殖民地]]名單的建議在1972年11月獲聯合國大會通過,意味兩國就香港問題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1974年退休後,艾惕思把主要時間專注於中國古代陶瓷。事實上,早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華任職期間,他已經開始收藏和研究中國古代陶瓷,並結識[[陳萬里]]和[[馮先銘]]等中國古代陶瓷權威。自五十年代開始,他還在英國的《[[東方陶瓷學會學報]]》發表多篇有關中國古代陶瓷的學術文章。退休以後,艾惕思多次以私人身份到訪中國,考察[[景德鎮]]、[[德化縣]]、[[泉州市]]和[[廈門]]等地的[[窯址]]和考古場地,並在當地與[[劉新園]]等不同的中國古代陶瓷學者展開交流。艾惕思退休後曾任[[東方陶瓷學會]]會長,而且是[[牛津大學]][[牛津大學沃弗森學院|沃弗森學院]]<ref>[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7%89%9B%E6%B4%A5%E5%A4%A7%E5%AD%B8%E6%B2%83%E5%BC%97%E6%A3%AE%E5%AD%B8%E9%99%A2 牛津大學沃弗森學院],easyatm</ref> 院士和[[大英博物館]]信託人,他生前於1975年把22件具高度藝術價值的明代景德鎮青花瓷捐贈予大英博物館,身後更把遺下的中國古代陶瓷藏品盡數捐給該館。 === 外交生涯 === ==== 在華經歷 ==== 第二次國共內戰|韓戰|日內瓦會議 (1954年) 大學畢業後兩年,艾惕思於1938年10月以三等秘書身份獲[[英國外交部|外交部]]聘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於1940年12月出任外交部[[常務次官]][[賈德幹|賈德幹爵士]]的助理私人秘書,其後於1942年8月調派到[[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地中海]]總部任職,受時任[[英國駐地中海欽差]][[麥美倫]]差遣擔任民事聯絡官。在地中海初期,艾惕思主要在[[北非]][[阿爾及爾]]工作,期間於1943年10月獲擢升為二等秘書。其後,他在1944年7月調到[[意大利]],復於同年9月調往[[法國]][[巴黎]]。隨著大戰步入尾聲,他於1944年12月調返倫敦外交本部,直到大戰結束為止。戰後,他於1945年10月被借調到[[HM財政部|財政部]],於[[唐寧街10號|唐寧街10號首相府]]出任時任[[英國工黨|工黨]][[英國首相|首相]][[艾德禮]]的其中一名助理私人秘書,一任接近兩年。 1947年8月,艾惕思重返外交部升任一等秘書,並跟隨父親的足印前往[[遠東]],於同年11月調到[[中國]][[南京]]任職於[[英國駐華大使館]],當時正值[[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國大陸]]局勢動盪不穩,最終以1949年[[國民黨]]退守[[台灣]]、[[中國共產黨]]在同年10月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告終。中共建政之初,[[中英關係]]前景未明,及至1950年1月,時任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大臣|外交大臣]][[安奈林•貝文|貝文]]率先宣佈承認中國共產黨政權,中共與英國雙方才建立起非正式的外交關係,而艾惕思也在同年2月跟隨英方外交人員遷到[[北京]]辦公。張琼(2005年),頁58至62。可是,當英國在同年7月出兵支援[[聯合國軍]]和[[美軍]]參與[[韓戰]],導致中英關係陷入低潮後,他於1951年6月被調返英國倫敦,出任外交部中國及韓國司助理,負責分析[[冷戰]]下的兩地局勢。 1954年4月至7月,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和中國等[[共產主義]]國家在[[瑞士]]召開[[日內瓦會議 (1954年)|日內瓦會議]],商討[[朝鮮半島]]和[[印度支那]]問題,身為英國代表團團員的艾惕思也有參與。此前,[[北韓]]與[[南韓]]於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定,為持續三年的韓戰寫上休止符;至於在[[越南]]方面,[[法國]]殖民地當局由1946年起與由[[胡志明]]領導的[[越盟]]爆發[[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而1954年3月[[奠邊府戰役]]爆發後,法國更在越盟步步進逼下節節敗退,急欲撤出越南。在這個背景下,法國並不希望朝鮮問題拖累其撤出越南的計劃,而另一方面英國也不願越南問題波及其在[[東南亞]][[英國殖民地|殖民地]]的利益,因此兩國在會議期間都不支持由南韓一方提出的[[兩韓統一|統一方案]],避免引起共產主義陣營的強烈反彈,以尋求儘早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相反,會議最終卻無法為兩韓統一達成任何協議。 除了就印度支那問題達成協議,日內瓦會議也為中英關係改善帶來契機;會議期間,時任[[英國外相|外相]][[安東尼•艾登|艾登]]在[[日內瓦]]會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外交部部長]][[周恩來]],促成兩國於1954年6月11日公佈中方同意在倫敦派駐[[代辦]],而英方自1950年起派駐北京的代辦,也正式獲得中方承認。隨著中英關係改善,艾惕思的職級於1954年9月獲擢升為第六級主任,並於同月第二度被派往北京,出任英國駐華代辦處[[參贊]]兼[[總領事]],任內曾於1956年署任代辦一職,以及於同一年獲資助學習[[中文]]。艾惕思在華前後三年,到1957年8月才奉調返回英國,出任外交部南方司司長,任內於1959年獲英廷頒授[[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同胞勳章|CMG勳銜]]。 ==== 升任大使 ==== 1960年1月,艾惕思奉派到[[老撾]][[萬象]]出任[[英國駐老撾大使]],同年2月起兼任總領事一職,任內他見證印度支那地區陷於紛亂局面,南北越雙方除了未能就統一問題達成共識,在1955年全面展開[[越戰]]外,他身處的老撾也因為[[胡志明]]領導的[[北越]]介入,自1953年起爆發由該國共產主義組織[[巴特寮]]向[[老撾王國]]發動的[[老撾內戰]]。他在老撾任職期間,一班中立軍人更於1960年8月在首都萬象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親美右翼政府,其後由中立派領袖[[梭發那•富馬|梭發那•富馬親王]]出任[[老撾政府總理|首相]],負責籌組由左、中、右三派組成的聯合政府。事件中,艾惕思認為梭發那過去聲望較佳,美國應給予全面支持,才能穩住局勢;結果他不理會美國的顧慮,率先成功促使英政府表態承認中立派領袖梭發那籌建的政府;他後來曾私下指出,如果當時意見不獲接納,更會提出辭呈。不過,梭發那旋於同年12月被中立軍人推翻,隨後親美的右派軍事領袖[[富米•諾薩萬]]反攻,成功擊退萬象的中立軍人,結束軍事政變。 [[華府]]一直希望把老撾培植成為對抗北越的[[反共]]基地,但艾惕思認為美國愈是要強行在老撾建立親美或反共政權,就只會更容易被巴特寮和北越推翻;相反,他指出在老撾建立中立政府,對老撾本身和西方國家最為有益。軍事政變結束後,各方在美蘇等多國介入下展開多次談判,而當時新任[[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甘迺迪]]在1961年1月上台後,華府開始對富米連番軍事行動失利感到憂慮,加上富米難於駕馭和合作,逐漸促使美國轉而支持由中立派成立聯合政府的建議,但美方始終對中立派的中立性存疑,又認為艾惕思對右翼的富米存有偏見。 事後,艾惕思聯同美國大使[[溫思羅普•G•布朗]](Winthrop G. Brown)和法國大使[[皮埃爾•法萊茲]](Pierre Falaize)說服老撾右翼政府暫緩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提出申訴的行動,以免局勢一旦惡化會影響當地成立聯合政府的可能。然而,聯合政府內部很快就因為軍隊整合問題陷入不和,內戰迅即於翌年重燃,更使老撾進一步捲入越戰的漩渦之中。 艾惕思在萬象任職僅兩年,便於1962年9月以[[哈佛大學]][[韋瑟黑德國際事務中心|國際事務中心]]院士身份,獲英政府補送到美國深造。本身熟悉遠東和印度支那地區事務的他,一心希望能夠應用自己的第一身外交經驗與美國學者展開交流,然而,由於他的觀點不入美國社會主流,對他構成一定的困擾。他在美國深造期間也曾經展開有關[[中印邊界問題]]的研究,並於1963年出版《中印邊界問題》(''The India-China Border Question'')一書,儘管研究是經過深入有力和詳細的分析,而且研究範疇也絕不是與國際局勢毫不相干,但作品始終未能在哈佛中心引起重視。 1963年8月,失意於哈佛中心的艾惕思重返外交部,到[[菲律賓]][[馬尼拉]]出任[[英國駐菲律賓大使]],相比起老撾,艾惕思在那裡渡過了平和的七年;在任內,他沒有把自己的活動範圍局限於首都和周邊地區,相反,他熱衷於走訪菲律賓各個島嶼,四-{出}-訪問、出席地方活動和發表演說,負責推進英國在當地的利益。他不單止在菲律賓廣交好友,更差不多把那裡視作自己的第二個家。到1970年,在外多年的艾惕思獲調回英國[[倫敦]],於[[皇家國防學院|帝國國防學院]](同年改稱皇家國防學院)出任高級民事講師。 ==== 駐華大使 ==== 艾惕思熱愛[[中國]],曾經說過中國是值得「一個人要麼獻出一生、要麼就離開的國家」("This is a country to which one should devote one's life or go away");可是,自從他第一次出仕中國以後,他的「[[中國通]]」身份卻成為他仕途的絆腳石,[[英國外交部|外交部]]內某些高層對他的中國背景懷有偏見,某程度也導致他的仕途有一段長時間未能再更上一層。另一方面,自[[文化大革命]]在1966年爆發後,[[中英關係]]原本因為1967年的[[香港]][[六七暴動|左派暴動]]和同年在[[北京]]發生的[[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而陷入低潮,儘管後來事件平息,但兩國關係一度停滯不前。直到後來中共對西方國家釋出善意,而中國與[[美國]]透過1971年展開的「[[乒乓外交]]」與[[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尼克遜]]於1972年2月歷史性訪華,也使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出現改善。〈中英建交始末:從「半建交」到「大使級」 〉(2014年7月31日)同月,中英雙方隨即達成協議在1972年3月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實行互派大使,艾惕思遂獲外交部選定接替[[譚森]]出任[[英國駐華代辦]],以候任大使一職。1972年1月,第三度出仕中國的艾惕思抵華履任代辦一職,同年3月13日,他終於達成多年來的心願,正式過渡成為首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 就任駐華大使後,艾惕思見證中英關係的不斷改善,他除了安排[[英國保守黨|保守黨籍]]外交部政務次官[[羅義爾]](Anthony Royle)於1972年6月訪華,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中國外交部部長]][[姬鵬飛]]等人外,同年10月再進一步安排時任[[英國外相|外交大臣]][[何謨|何謨爵士]]到北京會見姬鵬飛等人,標誌著兩國關係重上軌道。黎麗(2012年)隨著中英關係的改善,兩國也在[[香港回歸#香港前途問題緣起|香港前途問題]]上取得一定的默契。1972年初,[[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黃華 (政治人物)|黃華]]致函[[聯合國非殖化特別委員會]],要求將香港和[[澳門]]剔出[[殖民地]]名單。建議隨後於同年6月15日獲委員會通過,並轉交[[聯合國大會]]表決。該名單所包括的地方,均屬聯合國認為應該實行[[非殖民地化]],最終邁向[[獨立運動|獨立]]的殖民地。有關行動反映中共不承認香港和澳門的殖民地身份,然而,當時的英國保守黨政府主張對華友好,結果身為常任理事國之一的英國,沒有在聯合國大會行使其否決權,讓建議在1972年11月8日獲得大會批准。英方連番友好舉動,反映出英方也同意透過外交手段,而非對待殖民地的一貫方法,來處理香港問題。 此後,艾惕思在任內推動了一系列的中英交流活動,當中包括促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部|中國對外貿易部部長]][[白相國]]於1973年1月率領龐大貿易代表團到訪英國,以及在同年3月由[[貿工大臣]][[伍斯特的沃克男爵彼得•沃克|彼得•沃克]]主持在北京揭幕的英國大型工業技術展覽會。該次展覽會有超過350家英國企業參展,展出包括航空、機械和電子等領域的產品,是外國歷來在北京舉辦最大型的商業展覽會。1973年6月,中國外交部部長姬鵬飛出訪英國,促成時任保守黨籍[[英國首相|首相]][[愛德華•希思|希思]]卸任後於翌年5月以保守黨黨魁身份,前往中國拜會中共領導人[[毛澤東]]等人。在文化交流方面,艾惕思在[[英國文化協會]]協助下,成功安排[[倫敦愛樂樂團]]於1973年3月到北京演出,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有非[[共產主義]]國家的[[管弦樂團]]訪華演出。此外,經艾惕思的構思和建議,[[皇家美術學院]]後來還於1973年底到1974年初在倫敦[[伯林頓府]]會址舉辦中國文物展覽會,展出上至[[史前時期]]、下至[[元朝]]的[[青銅器]]和[[瓷器]]等385件文物,全部都是由中方過去數年在[[考古]]發掘工作中出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人物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艾惕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