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8.238.2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艾思奇 的原始碼
←
艾思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艾思奇.jpg|thumb|right| [https://www.itsfun.com.tw/images/e1/ba/==wZwpmL5EWZlFmYhJTY4U2Y4QzMhFDM09yXwIjMfBjMy8CZmRXbk9SbvNmLnNXboFnLxA3LvoDc0RHa.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8%89%BE%E6%80%9D%E5%A5%87&tbm=isch&ved=2ahUKEwjUjcrtx_XnAhUN0mEKHVaWCToQ2-cCegQIABAA&oq=%E8%89%BE%E6%80%9D%E5%A5%87&gs_l=img.12..35i39j0.220745.220945..222301...0.0..0.64.119.2......0....1..gws-wiz-img.......0i24.YPuEi9VjZI4&ei=27dZXpS0JI2khwPWrKbQAw&bih=618&biw=1202&rlz=1C1AVFC_enTW864TW864#imgrc=dam38LfPs3DH5M「 Google com- 艾思奇」] ]] '''艾思奇'''(1910年-1966年3月22日),原名李生萱,蒙古族,雲南騰衝人。是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被親切地稱為“人民的哲學家”。<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3894488/ 豆瓣小組 - 一代哲人艾思奇]</ref>他會說一口流利的漢語,而且寫得一手好詩。 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哲学家“艾思奇”的名字是从英文“SH”(其英文转写Sheng Hsuen)得到灵感,并成为自己的笔名。又一說[[艾思奇]]是「愛(馬克)思(伊里)奇(列寧)」的縮寫。 祖先為成吉思汗麾下駐守騰衝的將領。 据李氏家谱记载,其先祖名叫[[里黑斯波]]。据[[王丹一]](艾思奇妻子)介绍,里黑斯波是[[成吉思汗]]大军南下时的一名将领,奉命驻守腾冲安寨,到艾思奇这辈已是第18代后裔。 ==畢生捍衛唯物主義== 艾思奇一生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宣傳、研究。 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闡釋,積極探索馬克思主義與自然科學的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文藝的結合、馬克思主義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 且作了一個重大貢獻: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 ==生平== 1925年,艾思奇考入雲南省立一中,讀書期間接觸到馬克思主義,並與[[聶耳]]結為好友。後隨父母離開騰衝隨定居昆明,早年留學日本,九一八事變後回國。 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赴延安,先後在抗日軍政大學、陝北公學、延安馬列學院等機關單位任教。 1944年7月,與王丹一結婚。 1959年,曆任中央高級黨校副校長、哲學研究室主任,中國哲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長期從事馬列主義哲學的宣傳教育工作。 1966年3月,心臟病發作在北京逝世,享年56岁。 ==中國理論領域的忠誠戰士== 艾思奇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宣傳和教育工作,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化和大眾化。被認為是毛澤東的御用哲學家。 [[毛澤東]]評價他為「中國的理論領域的忠誠戰士」<ref>[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817001065-260301?chdtv 中時電子報 - 毛哲學導師艾思奇 故居就在和順]</ref> ==「艾思奇思想」的研究== 艾思奇去世後,王丹一幫忙從事「艾思奇思想」的研究。 五十年內相繼主持出版了《艾思奇文集》兩卷本、560萬字的《艾思奇全書》八卷本等一系列著作。 2016年7月19日,王丹一去世。告別儀式給予高規格:李鵬、朱鎔基、溫家寶三任前總理、在任七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員等,均贈送了花圈。 ==艾思奇紀念館== [[File:艾思奇紀念館.jpg|thumb|right| [https://i1.kknews.cc/SIG=1a9tq2r/119o0006so88398ns9os.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google.com/search?q=%E8%89%BE%E6%80%9D%E5%A5%87%E6%95%85%E5%B1%85&rlz=1C1AVFC_enTW864TW864&sxsrf=ALeKk000xMMJFEXeHyVXUl0XR5KUp6T6Sg:1582936088804&source=lnms&tbm=isch&sa=X&ved=2ahUKEwjMz5m6wPXnAhUqxosBHYC6AcgQ_AUoA3oECBoQBQ&biw=1202&bih=618&dpr=1.5#imgrc=sUzYJCnR80Ky-M「中國新聞網 - 艾思奇紀念館」] ]] 艾思奇故居位於和順鄉水碓村,為磚石楸木結構,中西合璧的四合院。有串樓通欄,雕花格扇,西式小陽台,顯得古樸典雅。館內展覽了艾思奇的很多圖片和手稿。 「艾思奇紀念館」是騰衝有名的一個景點,在大門頭懸有“艾思奇紀念館”匾額,在西樓和廳樓上陳列着艾思奇的生平事迹。<ref>[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sp/sp/shipin/cns-d/2020/01-23/news9068510.shtml 中國新聞網 - 艾思奇紀念館]</ref> ==著作== 《大眾哲學》 《辨證唯物主義綱要》 《哲學與生活》 《實踐與理論》 曾參與主編《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等。 ==故居== 艾思奇故居位於雲南省騰衝縣和順鄉水碓村,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參考資料== [[Category:革命家]] [[Category:哲學家]] [[Category:中國人]] [[Category:教育學家]] [[Category:110 思想、學術概說]]
返回「
艾思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