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6.1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艺术原理 的原始碼
←
艺术原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艺术原理.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3.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5866370.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981098/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艺术原理'''》,文艺学、[[美学]]著作。罗·普·科林伍德著。 本书收编于《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从表现主义的角度出发,对艺术的审美本质进行了考证和辨析。首先从艺术与技艺的差别入手,驳斥了传统的再现理论。认为,西方传统的“摹仿说”完全符合“技艺”的基本特点,即根据预定的计划,以可作分解的工艺手段,去制做某种成品以满足外在的目的。而这一切显然不符合艺术的定义。进而,认为把再现艺术分成“巫术艺术”和“娱乐艺术”两类,前者积累情感以实现外在的目的,后者释放情感以实现感官的愉悦,它们都不是真正的艺术。作者继承并发展了克罗齐的美学思想,认为真正的[[艺术]]只能是表现。他将思维分为意识与理智两种不同的形式,认为审美是思维在意识形式中将感觉经验转化为想象的活动,通过想象,主体意识到自己本来没有意识到的情感,把无意识的情感提升到自觉的情感,使之获得表现。因此,艺术不是对现成情感的表现,而是对情感的探测和完成。这种观点比之克罗齐的表现主义较为强调了审美活动中的理性内容和社会意义。本书也因此而被视为表现主义美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成果。(参见第41页) ==相关信息==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为书籍文献的综合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的工具书<ref>[https://www.fox2008.cn/ebook/21szjy/TS013020/0016_ts013020.htm 工具书有哪些类型],中学生读书网</ref>。选收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综合性科学、社会和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各个[[学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以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作品为一条词目;古籍<ref>[https://www.docin.com/p-213368169.html&endPro=true 古籍目录分类及演变],豆丁网,2011-06-01</ref>中个别篇章,习惯上认为有特殊意义的,也独立设目。一部著作一般只在一卷出现。少数著作是几个学科不可缺少的,在有关各卷互见。互见[[条目]]用(参见第 页)注明。 ==视频== ===<center> 艺术原理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艺术原理 第一课</center> <center>{{#iDisplay:t316065tkm4|560|390|qq}}</center> <center>艺术原理 第十二课 </center> <center>{{#iDisplay:c3243nrjwaj|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艺术原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