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39.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舒芬 的原始碼
←
舒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舒芬</big> ''' |- |[[File:舒芬1.jpg|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 名: 舒芬 字: 国裳 号: 梓溪 所处时代: 明代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南昌进贤 出生日期: 1484年 逝世日期: 1527年 主要作品: 梓溪文钞 主要成就: 正德十二年(1517)状元 |} '''舒芬'''(1484—1527),字国裳,号梓溪,明代南昌进贤(今属南昌县塘南乡梓溪大队)人,经学家,正德十二年(1517)状元。 著有《[[舒文节公全集]]》(又名《[[梓溪文钞]]》),去世时年45岁。 舒芬气度不凡,体貌修养,恃其意气而不肯屈于人下,严正不徇情。闲居时整天没有厌倦的样子,晚上就反思过失自责,把倡导和阐明成就独到的学说作为自己的责任。<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152254a63726.aspx 舒芬],古诗文网 , 2021-01-01 </ref> ==人物经历== 舒芬自幼聪慧,七岁能诗,十二岁作《[[驯雁赋]]》,被南昌知府荐为博学弟子。登第后,出任翰林院修撰。舒芬为官清正,敢言直谏,正德年间(1506—1521),因谏阻武宗常以打猎巡游,寻欢作乐,荒废朝政,被贬谪为福建市舶副提举。嘉靖间,又因哭谏世宗而入狱,并夺俸三个月。不久,舒芬母亲病故,扶枢南归。他因虑国忧民,积郁成疾,于嘉靖十年含恨悲愤而逝,世人称之为“忠孝状元”。万历三十六年(1608),神宗追谥为文节。同年,进贤士民于县城坛石山建文节祠,纪念其文华节气。 舒芬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舒文节公全集]]》(又名《[[梓溪文钞]]》)十八卷,全书分内集八卷,外集十卷。还将文天祥、谢枋得的诗文、传记等编辑为《[[成仁遗稿]]》。 ==家庭成员== 根据舒芬母亲(聂氏墓志铭)及舒芬行实,舒芬子(泰)字赠君号绍溪(墓志铭)记载,舒芬爷爷(霜筠),父(舒发)儒林郎.号野江翁,舒芬生有二子:长子(泰),次子(奉);五个孙子:琛. 琇.枥.璨.璪。子孙枝繁叶茂才人辈出。 ==人物轶事== 舒芬与进贤门 [[南昌]]府的南城门,原先叫抚州门,后来为何改称进贤门呢?事情是这样的:相传明朝正德年间,进贤有个才子姓舒名芬,赴京殿试,考中了头名状元。当舒芬衣锦荣归来到南昌城时,江西的巡抚亲自到章江门迎接,设宴款待,并赠给一匹枣红马,让舒芬骑马逛街,在南昌城内游览三天。一次,[[巡抚]]在宴席上问舒芬:“状元公何日返故里省亲?”舒芬答道:“南昌城池坚固,建有七座城门。我不知何处是回故乡之路?”一侍郎忙答:“抚州门直通进贤县。”“那是抚州人的呀。”巡抚理解舒芬的意思,第二天就着人把“抚州门”改为“进贤门”。舒芬骑着枣红马,回故乡省亲。在巡抚大人的护送下,走到抚州门,看到城楼上写着“进贤门”三个大字,赫然醒目,忙翻身下马,向巡抚大人一拜,表示[[感激]]之情。其实这位巡抚大人,也并非是以一县之称来命省城一门之名,而是表示“思贤欲渴”之意。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50 中國史料]]
返回「
舒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