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96.1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致白居易(廖春波) 的原始碼
←
致白居易(廖春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致白居易'''<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6445377/pexels-photo-6445377.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致白居易》'''是[[中国]]当代作家廖春波的散文。 ==作品欣赏== ===致白居易=== 乐天台鉴: 见字如晤,别来无恙。时隔一千二百多年,再读大作《[[与元九书]]》,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故欲不揣冒昧,谈点学习体会。不当之处,诚望教正。 你说,天地人各有文章,天有日月星“三光”,地有金木水火土“五材”,人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可惜《[[乐经]]》在汉朝以前亡失)。《诗经》列六经之首,因为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又云,因其言,经之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缘其声,纬之以音乐上宫商角徵羽和音韵上唇齿喉舌牙“五音”。“音有韵,义有类。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 再言,“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还语,“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 以上观点,我都赞同。更难得的是,你在实践方面也颇有建树,如与元稹倡导诗歌的新乐府运动,发扬了自《[[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尽管因做谏官与旧官僚斗争和诗作讽刺统治阶级而受到迫害,你仍在贬为江州司马的三年写下著名长信《与元九书》和千古绝唱《[[琵琶行]]》。历史公认,你在唐代存诗最多,比杜甫更能直面现实,深刻反映民生疾苦,无情揭露封建罪恶,绝大多数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然而,作为一代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你却在晚年开始消退锐气,人生观走向消极应世。特别是年过七旬闲居洛阳后,常与裴度、刘禹锡等举行诗酒文会,“尽风光之赏,极游泛之娱,美景良辰,赏心乐事”,过着山林隐士般的生活,并与香山寺僧人结社,捐钱修庙,沉浸于佛教营造的氛围之中,直至去世。 现在文坛也有一种危险思想倾向和不良社会风气,作者缺乏生活[[基础]]和文化底蕴,诗文沒有真情实感或是故作矫情,不讲“六义”,“五音”不全,念不顺口,过目即忘,脱离现实,[[无病呻吟]],粉饰自我,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穷不独善,达不兼济,守不住道。这是否与你出入世复杂交错以致晚节不保有关呢?若无关系,如何解决,敬请明示。 夏末秋初,夜不能寐。引笔灯前,不知深浅。唯求知心,指点迷津。多有打扰,谨表谢意。建安再拜! <ref>[http://www.chinawriter.com.cn/l 中国作家网]</ref> ==作者简介== 廖春波,重庆仲裁委国际仲裁员,万州区司法局二级调研员、公职律师,自由译者,爱好文学。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致白居易(廖春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