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25.1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的原始碼
←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1.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6728350901&di=56e24ddc4d30fa0276bf926274c7aeaf&imgtype=0&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sinacn15%2F177%2Fw640h337%2F20180717%2Fb798-hfkffam2945193.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87%AA%E6%88%91%E6%9D%A5%E9%BB%84%E5%B7%9E%2C%E5%B7%B2%E8%BF%87%E4%B8%89%E5%AF%92%E9%A3%9F%E3%80%82 图片来源]]]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出自宋代[[苏轼]]的《[[寒食雨二首]]》<ref>{{ cite web | url=https://so.gushiwen.cn/mingju/juv_9ad698ae0656.aspx | title=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 author=古诗文网 | date=2020-02-11 | language= | accessdate= }}</ref>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File: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2.jpg|缩略图|左|[https://ss2.bdstatic.com/70cFvnSh_Q1YnxGkpoWK1HF6hhy/it/u=68987284,3002522176&fm=26&gp=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87%AA%E6%88%91%E6%9D%A5%E9%BB%84%E5%B7%9E%2C%E5%B7%B2%E8%BF%87%E4%B8%89%E5%AF%92%E9%A3%9F%E3%80%82 图片来源]]] 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 年年爱惜春光想将它挽留,春天自管自归去不容人惋惜。 今年又苦于连连阴雨,绵延两个月气候萧瑟一如秋季。 独卧在床听得雨打海棠,胭脂样花瓣像雪片凋落污泥。 造物主把艳丽的海棠偷偷背去,夜半的雨真有神力。 雨中海棠仿佛一位患病的少年,病愈时双鬓斑白已然老去。 春江暴涨仿佛要冲进门户,雨势凶猛袭来似乎没有穷已。 我的小屋宛如一叶渔舟,笼罩在濛濛水云里。 空空的厨房煮着些寒菜,潮湿的芦苇燃在破灶底。 哪还知道这一天竟然是寒食,却看见乌鸦衔来烧剩的纸币。 天子的宫门有九重,深远难以归去,祖上的坟茔遥隔万里不能吊祭。 我只想学阮籍作穷途痛哭,心头却似死灰并不想重新燃起。 注释 ⑴寒食:旧历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 ⑵“两月”句:言两月来雨多春寒,萧瑟如秋。 ⑶胭脂雪:指海棠花瓣。 ⑷“暗中”两句:《[[庄子·大宗师]]》:“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用以喻海棠花谢,象是有力者夜半暗中负去。 ⑸何殊:何异。 ⑹不已:一作“未已”。 ⑺濛濛(méng):雨迷茫的样子。 ⑻庖(páo):厨房。寒菜:原特指冬季之菜,此系泛指。 ⑼“那知”二句:是说见乌衔纸才知道今天是寒食节日。见,一作“感”。 ⑽“君门”句:宋玉《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注曰:“君门深邃,不可至也。”九重,指宫禁,极言其深远。 ⑾“坟墓”句:谓诗人祖坟在四川眉山,距黄州有万里之遥,欲吊不能。 ⑿“也拟”句:晋阮籍每走到一条路的尽头,就感慨的哭起来。这里隐言拟学阮籍途穷之哭。 ⒀死灰:指上面“乌衔纸”的纸钱灰,隐用汉韩安国的话,《[[史记·韩长孺传]]》:“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燃乎?’田甲曰:‘燃则溺之!’” ==赏析== 第一首借寒食前后阴雨连绵、萧瑟如秋的景象,写出他悼惜芳春、悼惜年华似水的心情。诗人对海棠情有独钟,并多次在诗中借以自喻,其《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中说:“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且对自己与花“天涯流落俱可念”的共同命运,发出深深叹息。这首诗后段对海棠花谢的叹惋,也正是诗人自身命运的写照。他对横遭苦雨摧折而凋落的海棠,以“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的绝妙比喻,正是对自己横遭政治迫害、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的命运的借喻。<ref>{{ cite web | url=https://hanyu.baidu.com/shici/detail?pid=4e72600b305042c484584e7870dceb59&from=kg0&highlight=%E8%87%AA%E6%88%91%E6%9D%A5%E9%BB%84%E5%B7%9E%EF%BC%8C%E5%B7%B2%E8%BF%87%E4%B8%89%E5%AF%92%E9%A3%9F | title=寒食雨二首 | author=百度汉语 | date=2019-12-22 | language= | accessdate= }}</ref> [[File: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3.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6728523273&di=57ea1c67aaa5e7bc8af401ed73d75805&imgtype=0&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sinacn15%2F193%2Fw640h353%2F20180717%2F30f3-hfkffam2945580.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ps=1&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8%87%AA%E6%88%91%E6%9D%A5%E9%BB%84%E5%B7%9E%2C%E5%B7%B2%E8%BF%87%E4%B8%89%E5%AF%92%E9%A3%9F%E3%80%82 图片来源]]] 假如说前一首诗表现贬谪之悲还较含蓄,第二首则是长歌当哭,宣泄了诗人心头无限的积郁。诗中先描写雨势凶猛,长江暴涨,似欲冲入诗人居所。而风雨飘摇之中,诗人的小屋如一叶渔舟,飘荡于水云之间的状况“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二句,描写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与艰难,表现了诗人在黄州时常迫于饥寒的窘况。诗人从前在京师、杭州等地,每逢寒食佳节,曾经有过许多赏心乐事,如今却只有满目萧条、满目凄凉,他不由得悲极而发出“那知是寒食”的设问。寒食、清明又是祭祖、扫墓的日子,看见“乌衔纸”,诗人这才恍悟,当前确实正是寒食节令,这故作回旋的笔墨,突显了诗人痛定思痛的心情。诗人以直抒胸臆的手法明言君门九重欲归不能,亲人坟墓远隔万里欲祭不可,于是篇末说是要学阮籍穷途之哭,又反用韩安国典,表示对政治的冷淡和忧谗畏讥的心情。 在艺术特色上,《[[寒食雨二首]]》分别以人声韵与上声韵传达诗人苦闷的心境。通篇紧扣寒食节的主题。章法结构紧密,虚实相间。还以“空庖”、“寒菜”、“破灶”、“湿苇”等空寒物象,突现窘迫的物质生活;以“纸”、“坟墓”、“死灰”等死亡意象,渲染凄怆悲凉的基调,风格沉郁,显示出一种沉稳悲壮的人格力量。但是,作者即使在“春江欲入户”的艰苦环境中,仍不失那份天真的童心。大水都快淹进门了。他还在想象“小屋如渔舟,潆潆水云里”的那种乐趣。这正是东坡独特、可爱的地方。他很少作愁苦的呻吟,更不会无病呻吟,还时不时展现几分幽默感,如“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小屋如渔舟,潆潆水云里”,几乎已经从忍受苦难升华为诙谐欣赏的态度了。 贺裳《载酒园诗话》说诗人“黄州诗尤多不羁”,认为此诗“最为沉痛”。黄州时期,苏轼写了不少旷远清超的诗词,但这首诗实在写出了他最为真实、沉痛的内心感情。诗人手书此二诗的真迹至今犹存,也可见其对此二诗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三月寒食节。东坡依然处境艰难,生活凄凉。心情孤郁。经过险恶的政治斗争和牢狱的折磨,东坡的个性收敛了许多。这两首诗充分表现了这种心境平和之后的无奈和绝望。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参考文献==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