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2.1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聚珍版 的原始碼
←
聚珍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聚珍版'''即活字本。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库全书》时,因种类繁多,耗费巨大,主管刻书事务的大臣金简乃建议刻制枣木活字摆印书籍。乾隆准其所请,并改"活字"名为"聚珍"。为此,制成大小活字25万余枚,既经济又简便,事半而功倍。中华书局创制仿宋体铅字,排印书籍称"聚珍仿宋本"。<ref>[https://wenda.so.com/q/1531844186213969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共有多少种]360问答</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img.kongfz.cn/20140120/181045/18104594L8K0_b.jpg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意义 == 木活字印刷术在清代应用甚广,尤以武英殿最为辉煌。前后共刻制二十五万三千五百个大小枣木活字,印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一百三十八种,二千三百多卷,谱写出历史上制造木活字数量最多、印书最丰的不朽篇章。 从金简《[[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中所记载的木活字制作及印刷技术,比王祯的《造活字印书法》更为详尽、严密、科学,在工艺规范、技术路线、生产调度中显现出前所未有的严谨、科学与规范,这是活字印刷术接近顶峰的表现。这篇杰出的木活字印刷文献不但为研究中国的活字印刷技术史提供了最为详尽的材料,而且体现了十八世纪中国印刷工场的标准化生产与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整体管理水平,也为世界标准化发展史谱写了闪光的一章。 来历 清代以木活字排印之书。在刻印《[[四库全书]]》中善本时,因仿宋人活字版式,镌木单字25万余枚。清高宗乾隆以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凡排印之书,首有高宗题诗十韵,每书首页首行之下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世称武英殿聚珍版书。 四库总目提要记载:"金简实司其事,因枣梨繁重,乃奏请以活字排印,力省功多。得旨俞允,并锡以嘉名,纪以睿藻。行之三载,印本衣被于天下。金简因述其程式,以为此书。" 金简著有《[[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记述印造经过,内容详备。以后各地仿效,有14个省用木活字印书,以诗文集居多。其他如绍兴府、常州府、徽州府等地的几千种家谱,十之七、八为木活字本。木活字印刷术在中国古代盛行,仅次于雕版印刷。 == 颁行 ==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颁发聚珍版于东南各省,并准所在锓木通行。先后承命开雕者有江宁、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这些仿聚珍版刻印之书籍,通称为"外聚珍",而将武英殿聚珍版称为"内聚珍",以示区别。 == 流程 == 1、成造木子;⑴制木条。⑵平准木子厚度。⑶平准木子。⑷木子检验。 2、刻字; 3、字柜及其它用具的制作:⑴[[制字柜]]。⑵造槽版。⑶制一分通长夹条。⑷制半分通长夹条。⑸一分长短夹条。⑹制半分长短夹条。⑺制顶木。⑻制中心木。⑼制类盘。⑽制套格。 4、摆书; 5、垫版; 6、校对; 7、刷印:⑴印套格。⑵[[刷印]]。 8、归类; 9、逐日轮转办法。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聚珍版
」頁面